導語:特殊兒童的教育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自閉症、多動症、甚至是讀寫障礙症,這些大腦神經系統的異常表現本身不是病,不可能通過藥物徹底治癒,只能發掘孩子的潛能因材施教。這個教育過程需要社會、教育機構、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收到顯著的效果。2007年12月21日在印度上映的電影《地球上的星星》,將鏡頭首次對準大眾眼裡的問題兒童,通過平實的表現手法,帶領觀眾深入一個讀寫障礙兒童的內心世界,用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探討面對讀寫障礙兒童群體,採取親情關愛和包容教育相結合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尚未明確病因的各種症狀出現在孩子身上。他們並沒有任何生理缺陷,卻在感知、學習、交流方面存在著明顯的障礙。無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在學習過程中因為成績不佳而屢遭嘲諷,讓這些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
作為國寶級的印度男星,阿米爾·汗最近幾年佳作不斷,在中國也是圈粉無數,家喻戶曉。在他的職業早期,曾自導自演了一部旨在宣揚對讀寫障礙兒童實行差別化教育的理念的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用孩子的視角審視傳統教育存在的問題。
遵循孩子的成長路線,真正釋放他們的天性,才能讓他們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電影裡的小主人公是一個滿腦子都是奇思妙想的男孩,但是學業的一塌糊塗讓父母失去耐心,讓他轉學到一所寄宿制學校,這樣的人生轉變讓他更加絕望。好在男孩遇到了一位良師,在他的細心教導下,從讀寫障礙的陰影中走出來,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部電影當年不僅在印度國內斬獲多項大獎,還參加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角逐,可見影響力之大。在國內同樣好評不斷,豆瓣評分達到8.9,在參加投票的觀眾中超過半數給了五星評價,成為給人足夠反思的一部佳片。
電影的難得之處在於:用敏感犀利的眼光,飽含關愛與感恩的情感元素,正視讀寫障礙兒童面臨的教育缺失,探究家庭與學校的職責和義務。
來自教育層面的啟發:一位負有責任心的老師帶給讀寫障礙學生的人生蛻變,意義非凡
電影給我們展示的就是社會家庭的生活日常:為了最大限度滿足孩子們的需求,父母早出晚歸,用勤勞和汗水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但是,快節奏的生活似乎讓父母無暇顧及與孩子的溝通,連靜下心來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
沒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們真實的內心世界不能被感知,變得越來越封閉。電影的小主人公便是如此,功課亮紅燈,被老師打上」壞學生「、」白痴「的標籤,被父母拋棄式的強制轉學,內心的痛苦只能獨自承受。
就像電影的宣傳海報所提到的那樣:每一個天資獨特的孩子,都需要一個懂他的老師。在傳統教育上,讀寫障礙學生無法集中精力專注學習,功課很差,長期拖班級後腿也是讓老師不待見,各種嘲笑和挖苦便隨之而來。
其實,這位老師取得這樣的成績,他只是比別的任課老師多了一份責任心,還有理解與耐心。現在的教育層面,更多的是應試教育和填鴨式教育、照本宣科,沒有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獨有的閃光點。
讀寫障礙兒童本身就容易被忽視,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痛苦。電影只是理想化的藝術表達形式,這種人生轉變只是個例,更多的是掙扎在特殊教育與傳統關懷教育之間搖擺不定,逐漸喪失生活的信心。
家庭關愛才是讓讀寫障礙兒童獲得新生的關鍵,家長扮演舉足輕重的重要角色
達席爾·薩法瑞飾演的小男孩伊夏是一名典型的讀寫障礙症患者,滿腦子都是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突發奇想。由於在拼寫、組詞、書寫等方面遇到困難,這些很多以基本讀寫為基礎的課程讓他學起來非常吃力。每一門功課都無法融入,老師的斥責和同學的嘲笑,讓他的人生充滿了無奈。
他的智商並沒有問題,也並非懶惰和弱智。只是,最簡單的數學題都不會,他匪夷所思的解題思路也讓人捧腹,糟糕的學習成績給他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在家人正視這種缺陷之前,他渴望被理解和接納。
從父親的角度來看,他的態度決定了伊夏的未來人生。顯然,他的做法讓人心寒。首先是急功近利,總想著通過捷徑去改變伊夏,想當然地讓他擺脫這種病症的影響,於是讓兒子轉學接受軍事化管教。這種想法過於簡單,甚至起到反作用。
其次是逃避現實,他只會一遍又一遍地質問人生為何遭受如此不幸,而不是去理性考慮怎樣改變伊夏的現狀。面對自己的兒子失去勇氣選擇逃避,傲慢演變成愧疚,這是一位父親最失職的地方。
相對而言,伊夏的母親則肩負著家庭的關愛。她是賢妻良母,在殘酷現實面前慢慢接受兒子患上讀寫障礙症的事實。兒子不聽話與別人打架被父親訓斥,母親的第一反應就是蹲下來檢查兒子身上的傷口,眼神裡充滿了心疼和責備。
所謂母子連心,母愛的力量在兒子身上得到了盡情的展現。輕吻臉頰的動作,實質上是在傳遞著關心和愛護,這些都是伊夏渴望得到的。
父親的逃避和愧疚,母親的關心和愛護,孰是孰非,不言自明。
應對世俗異樣的眼光,耐心與包容換來讀寫障礙兒童撥雲見日的一天,精神可嘉
阿米爾·汗飾演的尼克老師主張學生們堅持自己獨有的個性和思想,並引導他們自由的發展。通過一堂美術課,他發現了伊夏的小秘密。他排除眾難,說服校長讓自己採用獨特的教育方法,去迎合伊夏不同尋常的理解世界方式。
誠懇老師與特殊學生的對視,眼神中透露出純粹的心靈層面的交流與溝通。他敏銳地發現了伊夏身上的繪畫天賦,用自己的耐心和包容一點點地讓伊夏走出自卑和絕望的人生陰影。
為了讓伊夏建立自信,尼克老師不僅用伊夏能夠理解的方式教伊夏讀寫和計算,還破天荒地為他在學校舉辦畫展。尼克老師深信,伊夏是一個繪畫天才,他的繪畫天賦無人能敵,天資過人。
伊夏的自畫像說明了一切,不僅人物表情栩栩如生,色彩選擇也是相得益彰,充分展現出伊夏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在伊夏的健康成長之路上,非但沒有迷失自我,反而變得更加才華橫溢,這也是電影非常溫暖人心的一幕。
面對讀寫障礙的孩子,相對於社會和學校,父母的教育作用更為重要,需要長時間堅持
患上讀寫障礙症的孩子,通常思維過度活躍,造成身體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讓他們正常的上課受到影響。讀寫障礙是一種明顯的學習障礙,讓很多孩子不愛學習,成績差,興趣單一,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差生「。
讀寫障礙兒童在病理前期很容易被忽視,經常被誤以為孩子性格叛逆和貪玩。他們對學校有牴觸情緒,正常的課程學習存在諸多困難。看不懂數學題,無法閱讀文字,在中國,出現類似狀況的孩子還有很多,人們普遍缺乏對這種病症的認知。
學校的傳統教育模式並不能讓讀寫障礙學生取得長足進步,這就需要社會教育機構和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了。我國對於讀寫障礙的研究起步較晚,相對於西方國家完善的評估體系,漢語的閱讀障礙還沒有統一的診斷評估標準。
社會上開辦的針對改善讀寫困難的教育機構質量良莠不齊,而家庭幹預是當前行之有效的方法。首當其衝的是增加孩子的詞彙量,通過持之以恆的閱讀訓練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與正常同齡人相比,讀寫障礙兒童在閱讀方面的劣勢讓他們飽受痛苦和承受巨大壓力。他們渴望被理解和被包容,不想被誤認為是懶惰和智力低下。很多家庭對此極度焦慮,引發他們的過度敏感,嚴重者甚至有自殺傾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們在音樂、繪畫、機械等領域通常會表現出過人的天賦。父母的職責就是利用興趣激勵個性發展,讓他們在某領域成為佼佼者。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改善讀寫障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家庭關愛下的堅持不懈。
影片通過一個感動人心的勵志故事,以一個小孩的角度重新審視了特殊兒童在傳統教育層面所面臨的困境,對於平等教育和教育模式的創新進行了探討。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們的一舉一動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學校的教育模式固化單一,社會心浮氣燥缺乏耐心,這就需要父母承擔起孩子的人生導師責任。多多陪伴孩子,發現並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的特長,這才是這部電影在家長如何面對讀寫障礙孩子時所給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