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於2007年上映,由印度著名導演阿米爾·汗執導的,併兼其主演。處處留有深意的看點加上極其細膩的拍攝手法,讓觀眾有著很深的代入感,不自覺地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以及對孩子的教育問題。
片中主要講述了9歲男孩伊桑天生在讀寫方面存在障礙,學習成績差強人意,在老師和父母的眼中屬於壞孩子,即使有畫畫天賦的他飽受周圍人的嘲笑、冷漠以及不關心。父母無奈之下,將他送到學校,始終抑鬱不自信的伊桑遇到了拉姆老師、並在他耐心的引導和充滿智慧的教育方式下,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賈樟柯說:有一種電影要求很長時間的積澱,有一種需要閃電般的靈感。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送給家長和老師的一封信,更是幫助孩子樹立自信的一種激勵。拉姆老師感同身受換位交心的教育方式發人深省,值得每一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去學習。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不能讓這些「星星」們失去該有的美麗。
孩子「心靈的創傷」難以填補,「強人所難」的教育方式值得深思。
1. 分數不是一切,更不是評價孩子好壞的依據
人們總喜歡拿可視化的標準來評價一個人,長相的美醜來決定一個人的善惡;公司業績的高低就是一個員工的好壞;家長老師們更喜歡拿成績把孩子分成高中下三等,成績成為了「眼中釘肉中刺」,孩子的一切都是由成績說話的,這是教育的悲哀。
片中男孩伊桑在讀寫方面存在先天障礙,拼音數字就像跳動的音符在他眼前飛舞,小小的他就留了級。父母和老師認為他無可救藥,昨天背的,第二天就忘得一乾二淨。他喜歡畫畫,在這方面有著極高天賦,他常常將自己的孤獨畫在紙上,將同學對他的嘲笑和老師的冷眼相待憋在心裡。
久而久之伊桑開始變得自閉,他認為爸爸媽媽疏遠了他。不難看出,因為成績,一個僅9歲的孩子遭受著世上最殘酷的對待,幼小的心靈在最需要關心的階段反而飽受痛苦。伊桑奔跑在街道上,悶在房間裡,面對著不理解自己的父母,他完全不知道在寄宿學校裡如何待下去。
成績只是孩子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表現而已,它跟孩子的好壞沒有任何關係。葉聖陶對兒子的教育就大大不同,他認為:教育並不是為了分數,只要能培養能力,分數低也沒關係,我們教育孩子是幫助孩子達到目標,而不是達到家長的目標。
2. 「頑皮」是天性,絕不是「惡劣」的代名詞
孩子的天性是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他們的頑皮是因為覺得身邊的事物好玩而已。他們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是他們的特權,作為家長如果將這樣的天性當做是惡劣的行為,這將會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伊桑本是很淘氣的,他和同學打了架,作為家長好好教導幾句就可以了,可是伊桑的家長沒有這麼做。爸爸對伊桑大吼大叫,一手甩過來就是一巴掌,把伊桑的嘴角打壞了,在他眼裡伊桑的淘氣總會帶來麻煩。
之後伊桑變得鬱悶,受到同學欺負也不敢再還手,他害怕爸爸打他,所以他總是孤獨的一個人。
冰心說過: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頑皮是孩子的天性,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頑皮的孩子是動力氣質的孩子,好奇心盛,表現力強,好以自我為中心,做事有主見,也比較善于堅持。如果引導得當,會對孩子有很大幫助,更有可能成為有創造力的天才。
不難發現幾乎家長的教育方式如出一轍,他們將孩子當成實現自己目標的工具,更是將他們當做自己的影子。正如片中伊桑的爸爸,老師拉姆對爸爸說過:「孩子學習絕不是為了你的野心。家長和老師對孩子不正確的理解對孩子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心靈創傷,讓他們以為自己真的就是不行。
拉姆老師的「換位—交心的智慧教育」。
1. 什麼是「換位——交心」:
首先換位指的是兩個人分別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將位置對調,這是一種常見的思考方式和人際交往方式;然後再進行交心,所謂交心是指換位之後要體會對方的所感、所想,這樣便形成知己知彼的局面,才能更好地與他人溝通。
拉穆老師最開始見到伊桑時,看他悶悶不樂,只是以為他有心事。但是當他每次見到伊桑時,從眼睛裡仿佛看到了求救的信號。他不理解這個孩子在想些什麼,便在日常生活裡對他格外關注。他想著伊桑被欺負的場景,同學們的無情嘲笑,老師們對他的百般吼叫,心裡愈發難受,不自覺地流出眼淚。
面對連大人都承受不住的冷眼嘲笑,一個9歲孩子該是多麼抑鬱。於是他對伊桑的父母說:關心,很重要,能使治療事半功倍,讓孩子感覺被需要。偶爾的一個擁抱或親吻,會讓孩子感受到人間之暖。
2.拉姆的「換位——交心」是如何幫助伊桑走出陰霾:
①以歌舞帶起上課氛圍,以故事拉近心靈。
拉姆上課首先就是要和孩子們唱歌跳舞,歡快的上課氣氛會使孩子們得到更好的放鬆,所以孩子們只有在他的課上才能放飛自我,盡情描繪自己的想像。上課最重要的就是帶動氛圍,拉姆作為年輕教師,他是極力贊同這一點的,他也沒有想到他獨特的教育方式會拯救一個孩子脆弱的心。
拉姆真正和伊桑走近心靈是在課上講了一個故事:在這世上有許許多多名人,在他們小的時候也都因為讀寫存在障礙,導致了同學老師的不平燈看待,像愛因斯坦、達文西。可是在後來他們突然名聲遠播震驚世界,並沒有因為讀寫阻礙自己的人生。這為伊桑帶來的極大的鼓勵和自信。
以前伊桑的生活是度日如年,孤獨地在樓頂望風,垂頭喪氣是每天的常態。但是現在不同了,拉姆老師帶給他生活的希望,他能很清楚地感受到拉姆老師對他的期望以及那溫暖的笑容。他聽著拉姆老師的故事,在心裡默默地祈禱:我可以的!
古人說「以詩會友」,而拉姆則是「以事交心」。在現實生活中以講故事方式接近孩子們的內心不失為一種教育方法,講故事就是在流露真實情感,拉進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拉進情與情的交流。小孩子天生對情感是最敏銳的,他們童真的天性會本能的保護自己,判斷誰是好老師誰是壞老師,誰對自己好或者不好。
②時常鼓勵孩子,讓孩子體會自由的快感。
拉姆認為,課本上的知識是有限的。因此,每個月他都會帶孩子在外面上課,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創造,樹枝、草葉、甚至垃圾都可以。大自然是造物主,那小孩子則是創造家。伊桑在課上聽拉姆講到達文西在很久以前就畫出了直升機的模型,他的內心是激動的。因為拉姆老師讓他感覺到自己不是一無是處的,他也可以發明可以創造新的東西。於是伊桑就利用樹枝、皮套等拼接了一個飛機模型,放在水裡漂遊。
其實這是拉姆精心安排的,孩子們看見伊桑的創造深感佩服,並為其鼓掌。這是伊桑第一次接收鼓勵,自己十分害羞也不敢相信,原來拉穆老師對自己是如此關心。任何人都喜歡自由的感覺,因為在自由中自己是主宰,可以做任何事,這足以將伊桑身上的鎖鏈解開,讓他和同學在自由的環境裡共同成長。
在片尾拉姆特意舉辦了一次孩子和老師共同參加的畫畫比賽,這對伊桑來說是最大的鼓勵,這也是使伊桑走出陰霾的關鍵。伊桑將自己獨到的想像全都描繪在紙上,這是他最開心的時候。
家長們該如何用「換位——交心」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智慧教育?
1. 「換位——交心」智慧教育是將目光高度和孩子平齊,站在孩子角度出發。
十幾歲的孩子如果沒有天才般的智商,能把算數弄明白已經很不錯了,家長們卻總要求孩子懂得超過他們理解範圍的知識,相差二三十年的人生經驗這不是苛刻孩子嘛。
理智:家長在和孩子交流前先保持理智,衝動永遠是魔鬼。先想想孩子為什麼犯錯,在哪裡犯的錯,該如何避免再次犯這個錯誤,如果家長自己犯這個錯誤該怎麼做。所以用理智的思考靜下心來將事情從頭到尾捋一遍。不僅會避免一場家庭戰爭,更是會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久而久之孩子有什麼事情自然就會告訴了。
交流方式:當家長分析完事情緣由後,該想想怎麼和孩子交流。片中的拉姆老師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拉近距離感,家長也是可以的。打是親罵是愛,但這是情人之間的,如果用在孩子身上那可就沒天理了。絕對不能以打罵,大吼來批評孩子,這種方式很極端,會導致費力不討好。雖然嚴厲的批評能在一定程度使人進步,但這屬於逼迫進步,帶給孩子的只有壓力。家長應該是想想自己犯錯誤時,希望他能以什麼方式教育自己,這樣孩子也會心服口服。
教育目的:家長應該思考為何要教育孩子,明確教育目的是讓孩子變得更好而不是讓孩子對自己產生仇恨,更不是引發戰爭。要將自己為什麼教育孩子以容易讓他們理解的方式告訴他們,這樣會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
「換位——交心」不僅僅會對孩子的成長起積極作用,更是對家長的一種磨練。家長需要克服暴躁的脾氣以及改變不耐心的性格,將自己融入孩子這一角色,保持同等高度的交流。有時候不難發現,孩子說的也不無道理,是自己把事情想的複雜了。
2. 興趣學習會事半功倍,讓孩子興趣激發過程中健康成長。
任何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孩子更是如此,充滿好奇心的他們會忘我的對自己感興趣的額事情著迷。伊桑在畫畫上很有天賦,這是大家公認的,拉姆就是以興趣出發幫助他走出黑暗,伊桑以後的人生肯定和畫畫分不開的。好的興趣將會陪伴孩子一生。
大膽嘗試:如果孩子對一件事情感興趣,要鼓勵他大膽嘗試(當然是在合理範圍內的)。對於學習不好的孩子,也不要打壓他們對其他事物的好奇。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就像五個手指頭各有長短,總不能都一樣長吧。
共同學習:雖然家長已是成年人,但是有句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學習感興趣的事,會讓孩子有一種安全感,孩子會以家長為榜樣,甚至再到一定程度上成為可以交流的對象或朋友。
獲有成就感:孩子在某一件事情上有了成就感,他會覺得自己很適合這個興趣,並會更深入的去學習,而且還不用家長督促。成就感可以來源於家長的鼓勵和獎勵,多帶孩子們去參加比賽和活動。拉姆就是利用這一點,讓伊桑在畫畫比賽中勇奪第一名,讓自己覺得原來我在畫畫這方面這麼厲害。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他們的童年只有一次,良好的教育會為他們帶來諸多益處。跟孩子交心,其實可以說是讓家長再次回到童年。雖然時光不會倒流,但是和孩子交心會讓家長感受到小時候的那種幼稚和天真,甚至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位著名教育家說過:童年的星空、童年的遊戲、美好的童年。啊,我懂得小孩子是那麼可愛。我想做個傻小孩,讓未來充滿童真
結語:
《地球上的星星》長達2小時對孩子教育的探索,讓我深有感觸。這些在天上閃亮的「星星」們是需要我們用心託起的,耐心的引導,正確的方式是重中之重。你們是否對於孩子的教育成長有更深入的理解呢?關注我,歡迎討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