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地球上的星星》教育:相信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

2021-01-07 高小也

我的同事告訴我,她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很焦慮,比如,她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落後,就從立馬開始,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學習,希望達到一針見血的效果。

總是適得其反,雖然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但我孩子的表現卻一直沒有提高,看到孩子學習壓力這麼大,我也知道讓孩子休息一下,但是,看到別人的孩子上輔導班,我就忍不住讓孩子上輔導班。

據《中國兒童發展報告》,中國每個孩子每周大約有7個小時的課外班,家長希望通過家教提高孩子的成績,希望孩子能成才,然而他們孩子的學習成績卻並沒有得到提高,有的孩子甚至成績有所下降。

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時,他們總會感到焦慮,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輸給別人,例如,同齡的孩子已經學會了背誦唐詩和雄辯。

他們的孩子仍然口吃,說不清楚,當家長看到這樣的情況,他們總是對孩子認真批評,你可以看到別人的孩子怎麼樣,但是卻忽略了他們的孩子才兩歲。

這部電影是根據家庭中的教育問題改編的,我們也可以從電影中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這部電影是一部由著名的演員阿米爾Khan導演和表演的教育片。你可能沒聽說過這部電影,但我想你一定聽說過他的《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地球上的星星》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他獲得了印度地方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電影故事三大獎,他在中國的豆瓣網分數高達8.9。

電影中的星星是指問題孩子的伊夏,他對周圍的人漠不關心,直到她遇到新來的美術老師尼卡姆,在美術老師的悉心呵護和教導下,問題兒童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終於找回了自信,找到了自己。影片中給觀眾印象最深的是對孩子對伊夏父親和尼科姆老師兩種不同教育方式的影響。關於教育孩子,這部電影想告訴家長什麼?

一、不定義標籤

威爾遜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是他自己個性的工程師。」

兒童的獨立判斷能力不夠,他們常常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認識,孩子們會從父母那裡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例如,父母經常批評孩子愚蠢,漸漸地,孩子們真的認為他們愚蠢,不適合學習拋棄自己。所以家長要尊重孩子,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電影也是如此,因為伊夏拼寫能力差,當時許多老師和同學嘲笑他是個傻瓜和弱智兒童,他們經常直接叫他傻瓜,根本不在乎孩子的自尊心,對於伊夏來說,這無疑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陰影,他也因此變得絕望。

因此潛意識對兒童的發展非常重要,如果老師和家長經常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久而久之,孩子們逐漸缺乏熱情,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新來的美術老師認為伊夏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已經逐漸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這是給孩子貼標籤的影響,孩子的話會逐漸變成你說的話,所以家長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二、相信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

陶行知曾經說過,要想把一朵花培育好,首先要了解花的特性,然後根據花的特性澆水施肥。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根據兒童的特點,教育兒童被稱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理念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提出,但教育的發展並沒有實現因材施教的理念。

此外,他的繪畫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並不是所有的每個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師,所以家長應該把自己培養成好老師,學會對孩子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培養孩子,也許他們的孩子學習不夠好,但他們不能說他們的孩子有驚人的藝術天賦,不能教育他們的孩子一般,也許你的孩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

三、深入孩子的內心

伊夏的父親就像我們平時教育孩子一樣,當孩子們犯錯誤時,不管發生什麼,他都會首先批評他們,當伊夏在學校與其他孩子發生衝突時,他的父親去學校直接懲罰伊夏,他不在乎孩子們內心的想法,自然也不知道是不是孩子們的錯。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深入他們的內心,傾聽他們的真實想法,而不是武斷地解決問題,強迫他們聽從自己的意見。許多父母就像伊夏父親,當孩子犯錯時,他們會發脾氣,這只會破壞他們之間的關係。

四、父母應該看到孩子的光明。

李白曾在《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問題兒童伊夏在學校調查中不知道拼寫,但他在繪畫卻方面有驚人的天賦,有必要因為孩子不會拼寫而否定他繪畫的天賦嗎?我們不僅要看到孩子在生活中的缺點,更要看到孩子的閃光點與眾不同。

愛因斯坦,人類偉大的物理學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人們稱讚他的天資聰穎,然而這個聰明人三歲時不會說話,九歲時也不會說流利的話。

語言交際能力一直是愛因斯坦的弱項,受到師生們的普遍關注冷漠,教他拉丁文的老師斷言:「愛因斯坦,你長大之後一定沒有什麼出息。」

老師擔心泰愛因斯坦會影響別人的學習,所以他一直希望愛因斯坦退學,但是就像這個情況下,愛因斯坦卻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步。

愛因斯坦說他的成功的秘密是:「我成功的公式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說廢話!。」

從伊夏和愛因斯坦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們一方面可能沒有天賦,但他們必須有成功潛力,父母不能只看缺點而忽視閃光點,就像愛因斯坦一樣,他在通信方面沒有天賦,但在物理方面卻有驚人的天賦,因此家長需要看到孩子的閃光點,多了解、了解他們,才能遷就孩子。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凡事無絕對,存在即合理」,

每個孩子就像天空中獨一無二的星星,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光,世界上沒有壞脾氣的孩子,人之初性本善,問題兒童是由不懂得因材施教的教育者造成的。在教育孩子時,要看到孩子的閃光點,與孩子交流,發掘孩子的才華,而不是壓抑孩子的天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星星》教育引深思: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
    但是自己的孩子說話還結結巴巴,不能說清楚,家長看到這樣的情景,總會對孩子嚴肅批評,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怎麼樣,但是卻忽視了自己的孩子才僅僅兩歲。《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取材就是根據家庭中這樣的教育問題,我們也可以從電影中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 地球上的星星:在愛的教育下,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星星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一部教育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我相信在看過這部影片之後對於教育的意義會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是由印度天王級巨星阿米爾·漢導演並出演的一部電影,講述了8歲的小男孩伊夏和他「另類」老師的故事。伊夏是老師眼中不合格的學生,他數學很差、英文也不佳甚至連簡單的單字都拼寫不好,但他又是一個很特別的小孩,因為萬物在他眼中獨有色彩。
  • 《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尋找閃光點才能更好的教育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孩子是一個家庭乃至國家未來的希望。正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會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嚮往。每一個孩子都是落於人間的天使,都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無條件地關愛他們。一直以來,關於描寫孩子的影視作品很多,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部關於特殊兒童教育的影片——《地球上的星星》。
  • 地球上的星星: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星星
    作者:舸艦來源:開課啦星球(ID:kaikela87)你是否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擁有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美麗?印度影星阿米爾汗自導自演的一部獲獎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用將近三個小時,講述了一個學習態度很差的九歲兒童伊夏。
  • 《地球上的星星》:教育不是標準化競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瞧瞧這話說的多有水平,不僅讓蓋茨放下心結,還發現了自己思考能力的獨特優勢,從此以後更專注於自己的思想世界,這才有了他後來的種種創新和出其不意。好的父母和老師擅於發現孩子的獨特之處,給予他們舞臺去發揮和創造。但更多的大人,卻把孩子當作了流水線上的產品,沒有辦法接受他們的「特殊」。
  • 《地球上的星星》: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星星
    每個孩子都有某一方面的天賦如果沒有只是暫時沒找到打開它的開關——《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但其實我們忘記了,每個孩子都是千裡馬,只要因材施教,每一個孩子都會綻放出自己的光芒。就像這部電影的題目——《地球上的星星》。每顆星星都是孤獨的。他們離群索居,並不靠近其他星星。
  • 《地球上的星星》感動結局的背後,隱藏著對教育與人性的嚴肅思考
    他的作品敢於深刻批判印度的社會與教育問題,引發人們思考,《地球上的星星》就是其中之一。這部由阿米爾·汗自導自演的兒童劇情片一經上映就好評如潮,最終阿米爾·汗也憑藉此片獲得了Filmfare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十幾年過去了,這部電影依然在豆瓣享有8.9分的高評分,可以說這是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上佳之作。
  • 我在神墨看電影——《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
    樂觀戰「疫」,線上辦公的特殊時期,看一部好的電影,既可以「怡情」,也可以「養心」,藉助電影充實頭腦,愉悅身心,為積極響應總部號召「我在神墨看電影——神墨人觀影成長計劃」,鄂州神墨教師自發觀影並寫下觀影感想。   你是否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擁有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美麗?
  • 《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總有一天會走出路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兒童劇情型電影,影片由阿爾米·汗執導並參演,達席爾·薩法瑞,塔奈·切赫達,維品·沙爾馬等主演。影片於2007年12月21日上映。《地球上的星星》是印度著名男星阿米爾-漢自導自演的首部作品,推出後很快獲得熱烈響應,獲得印度本土電影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電影故事三項大獎,在出品大量電影的印度,官方選擇此片出徵奧斯卡,足見其的受歡迎程度。
  • 《地球上的星星》:每顆星星都應該閃爍
    《地球上的星星》是由印度國寶級的演員阿米爾汗執導並主演的一部兒童劇情類電影。該片講述了一個8歲的小男孩在他所讀寄宿學校的美術老師幫助下尋回屬於自己的那份純真與快樂的故事。該片於2007年12月在寶萊塢上映,第二年獲得寶萊塢多項獎項。
  • 阿米爾·汗《地球上的星星》- 這不光是電影,還是對教育的啟示
    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都會有自己的光芒,即使沒有其他夥伴那樣璀璨奪目,在某個特定時間裡也散發出屬於他們自己的璀璨光芒,但前提是要有一個會識「千裡馬」的伯樂。我想《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大家都應該不陌生,這部影片是著名印度演員阿米爾·汗執導並參演的電影。當我看了《地球上的星星》,我明白了一句話的真正含義:「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師的態度有時會決定一個孩子一生的命運。
  • 《地球上的星星》影評,每一顆都是獨一無二,不必摘星攜入囊中
    童年永遠只有一次,它是一個人成長中最美好的一個時期,每個兒童就像這個地球上獨一無二的一顆星星,他們有自己想要閃耀的地方,也有自己想要躲藏的角落,有句話說,錯過孩子的童年,就錯過了他這一生最需要你的時候。如果我們真的想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不妨放下你作為一個大人的姿態,去真正的走進他們的內心,不要用社會統一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得到所謂的「成功」。
  • 《地球上的星星》沒有孩子經得起挑剔,他們都是最美的星星!
    今天就來說說,《地球上的星星》,主人公也是所謂的「差生」,每每再看這部電影,總能想到童年中那個「張三,王五」。《地球上的星星》豆瓣評分8.9,超越95%兒童片的作品,2007年12月在多國一經上映,便好評如潮。這部由印度巨星阿米爾·汗執導並主演的影片,使得「閱讀障礙症」這個名詞被大眾熟知。
  • 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是星星,每顆星星都閃閃發光
    有關家庭教育的電影很多,但是關於老師教育孩子的電影卻很少。老師作為孩子的「第二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地球上的星星》便是一部講述一個八歲男孩和他所讀寄宿學校的美術老師的故事。
  • 《地球上的星星》:印度電影的又一佳作,你真的看懂了嗎?
    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這部由阿米爾汗執導並參演的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人都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只是因為教育方法不得當,所以才導致他們後天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中國有句古語,老師都應該看看這部電影,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實踐,以及對孩子的教育模式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要針對性的教育,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來對待我們的孩子,即使大的教育模式我們無法改變,我們也要儘可能多的幫助孩子保留一點天性,因為天性才是開啟天才之門的最好鑰匙,反觀今天的教育模式,唯分數論,唯考試論,而且許多的家長互相攀比,用分數來衡量自己孩子的綜合實力,分數高
  • 《地球上的星星》:靈魂碰撞的背後,是對愛和人性的追求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總有一天,他們會走出自己的路《地球上的星星》又名《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是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自導自演的一部關於」讀寫障礙「兒童教育的劇情片。該片於2007年12月21日在印度上映。
  • 用阿德勒心理學解讀《地球上的星星》,帶你看清教育的本質
    《地球上的星星》是阿米爾.汗導演並參演的一部教育題材電影。眾所周知,阿米爾.汗在印度被公認為良心導演、演員。他導演和參演的電影都能擊中人們內心深處最關注的事情,《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也不例外。這部電影也獲得了最佳影片獎。可見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認可。
  • 豆瓣8.9《地球上的星星》:解讀老師對孩子成長的意義及教育方法
    關於家庭教育的電影有很多,關於老師怎樣教育孩子的電影卻很少。作為孩子的「第二父母」,老師到底應該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我將結合自身的經驗,為你解讀。《地球上的星星》於2007年在印度上映,在豆瓣上有17.5萬人標記看過,且評分高達8.9分,評分好於97%的兒童片和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一個有讀寫障礙的8歲男孩與美術老師的故事。
  • 他們是來自天上的星辰——《地球上的星星》
    我們都喜歡有標準答案,而沒有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而這些的標準答案,往往造成了學生思維的千篇一律。我們都喜歡說嚴師出高徒,卻不懂得鼓勵孩子,給他們更多的信心,喚起他們的自我肯定。以往我們都習慣了批評應試教育,說它是「填鴨式教育」,但是真的要做到素質教育,按照我們現今的教育資源和固化的社會觀念,實現這個起碼要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
  • 這部電影關注「讀寫障礙」的孩子,他們也是地球上的星星
    前幾天爾曼看了一部電影,是由印度阿米爾·汗執導並主演的《地球上的星星》。影片講述的是8歲男孩伊夏因為成績不好,愛搗蛋,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問題兒童,腦子裡還充滿了各種匪夷所思的鬼點子。在又一次闖下大禍後,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往了寄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