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沒有孩子經得起挑剔,他們都是最美的星星!

2021-01-07 南巷舊人依

看在上帝的份上,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天賦和夢想。 ——題記

引言

在每個人的童年中,大概都有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夥伴,他成績很差,不寫作業,倒數第一,是家常便飯,調皮搗蛋,偷懶打盹,是司空見慣。於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差生,笨,低能兒,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今天就來說說,《地球上的星星》,主人公也是所謂的「差生」,每每再看這部電影,總能想到童年中那個「張三,王五」。

《地球上的星星》豆瓣評分8.9,超越95%兒童片的作品,2007年12月在多國一經上映,便好評如潮。這部由印度巨星阿米爾·汗執導並主演的影片,使得「閱讀障礙症」這個名詞被大眾熟知。

更加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這部電影,讓我們每個人都陷入沉思,那些格格不入的孩子,是否真的無可救藥?一直以來,是不是我們這些做家長和老師的,沒有發現他們與眾不同的表象下,藏著不可思議的天賦異稟?

為了方便沒看過這部電影的讀者更好地理解這篇文章,先來簡單敘述一下電影情節。

劇情介紹

8歲的男孩兒伊桑,是一個成績很差,無法掌握基本生活常識的孩子,他從來無法做對那些英語,數學題目,走路不知道避開水坑,沒有時間觀念,扔東西總是無法判斷方向和距離,自然而然沒有朋友,沒有人喜歡他,甚至他的父母,這樣的他,卻諷刺般的有一個常年第一名的哥哥。

然而,他腦子裡充滿了奇思妙想,對各種細小的事情觀察的細緻入微,和小狗玩耍,看小魚遊泳,似乎,他更適合和動物做朋友。

在他父親眼裡,伊桑一無是處,不懂事,不好好學習,總是給家裡惹麻煩,簡直一個不折不扣的熊孩子。

在老師的眼裡,伊桑根本就學不會那些a,b,c,d,成績極差,是一個無可救藥的低能兒,罰站,挨罵就更是家常便飯了。

直到有一天,他的父親忍無可忍,將他送到了寄宿制學校,離開了熟悉的家庭,分別了父母,這更加讓脆弱的他感到崩潰,老師的嚴厲批評,同學的無情嘲笑,讓伊桑徹底的陷入了恐懼和絕望,甚至是對最喜歡的美術也失去了興趣。

然而,伊桑無疑是幸運的,學校裡來了一名新的美術老師——尼克,第一次上課就以特殊的方式和同學們拉近了距離,尼克敏銳的主導到了這個不同尋常的孩子,通過檢查作業錯誤的規律,走訪伊桑的父母,他明白了,伊桑是患上了閱讀障礙症。

在老師的鼓勵,幫助,與引導下,伊桑慢慢的學會了寫正確的英文單詞和數學算式,原來,尼克老師小時候,也是如同伊桑一般的孩子。

在最後舉辦的畫畫比賽中,伊桑一舉戰勝了老師和所有學生,奪得了冠軍,重新找回了自信,曲折的童年終於開始走向正軌......

大多數學生都會遇到的各種角色

主人公伊桑這個充滿想像力和各種鬼點子的小男孩,因為患有「閱讀障礙症」,所以有著和所有人不同的表現,在他的世界裡,仿佛全世界都在和他為敵 ,父母的不理解, 同學的欺負嘲笑,老師不斷的懲罰,被稱作低能兒 ,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失落, 孤獨 ,古靈精怪,這些詞都已經變得和他息息相關, 被規則束縛的靈魂,在遇到尼克老師之後,才逐漸解脫。

形成巨大對比效果的哥哥影片中的哥哥形象,與伊桑形成了十分明顯的對比,成績優秀,常年第一名,懂事,反應快,認真努力,嚴守紀律,是所有老師和家長都喜歡的乖寶寶。生活在這種對比下的伊桑,就顯得更加的卑微與絕望。

嚴厲的父親電影中父親第一次出場,就給了伊桑一巴掌,隨後的指責,打罵,更是變得尋常,他像極了那些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的家長,致力於讓孩子實現自己未曾實現的理想,雖然表面冷漠霸道,但他對孩子的愛,卻一點也不少。

恪守教條的老師們在遇到尼克老師之前,伊桑遇到的所有老師,都是清一色的以成績好壞為標準,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因為成績差,這些老師為伊桑貼上了低能兒的標籤,仿佛為他貼上了一道封印,讓他永遠無法摘掉壞孩子的帽子。

堪稱伯樂的老師尼克 尼克老師是一個不循規蹈矩,突破常規教育思維的老師,如果說伊桑是美術界的千裡馬,那麼尼克老師就是那個伯樂,他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伊桑的生活軌跡。

柔情似水卻又恨鐵不成鋼的母親 在這部電影裡,母親可以說是對伊桑最好的一個角色了,她照顧伊桑的生活起居,雖然也時不時會發出「你怎麼還學不會」這種恨鐵不成鋼的感嘆,但她對伊桑愛的流露,完完全全體現了為人母的柔情。

絕望生活中的唯一光亮—瑞傑 伊桑在寄宿制學校遇到的第一個朋友,他對伊桑沒有任何嘲笑,異樣的眼光,在他的身上,能夠看到孩子最純真的一面。

處境艱難的孩子們,那絕望的心理世界

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尼克老師見到伊桑的父親,給了他一份有漢字的東西,讓他讀出來,父親說,我根本沒學過,尼克老師說,你不努力,不管父親如何反駁,尼克老師會說,你不聽話,不懂事。父親這才體會到孩子的艱難處境。

然而並不是所有陷入絕境的孩子,都能夠如此幸運的遇到他人生中的尼克老師,他們常常因為環境的影響,而讓自己的生活一直處於絕望之中。

試想,如果沒有尼克老師,伊桑的處境會是怎樣的呢,如同大多數我們曾經的遇到過的那些所謂的差生,早早輟學,進入社會成為廉價勞動力,自己的天賦永遠無法展現出來。

長期處於自卑和嘲笑中的孩子,會慢慢觸發他的心理防禦機制,由於習得性恐懼,塑造出迴避型人格,他們常常害怕批評與失敗而遠離集體,有著明顯的社交困難,表現出與集體格格不入的突兀感,引發惡性循環。

就像那個索羅門群島土著伐樹的故事,在這個島上,土著人民想要開墾新的土地,他們並不會用斧子把樹砍掉,他們只是圍著這些樹,喊叫,咒罵,一段時間後,樹就會枯萎掉。樹都受不了別人的嘲笑和不良情緒的影響,更何況一個心理防線十分脆弱的孩子呢。

情緒是會傳染的,你暴躁,孩子就暴躁,你開朗,孩子就開朗。

但是每一個孩子從生下來就是純潔的,常常是我們作為老師和家長的角色,用我們成年人的社會規則,和我為他好這樣的心態,去約束他們的天性,讓他們縮小了自己的優勢,放大了自己的劣勢。

身為孩子引路人的我們,該如何引導他們走向一條正確的道路呢?

查閱資料=關心?何為真正的關心?

影片中伊桑爸爸對尼克老師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太太上網查了下,她閱讀了有關閱讀障礙症的資料,我希望你能知道,我們不是對孩子漠不關心的父母。

的確,關心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一個親吻,一個擁抱,會讓孩子感覺到這世上存在的溫暖,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關心呢?我太太查了孩子所得病症的相關資料,就是關心了麼?當然不是!

「天下為公」的陶行知先生說過:

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提出,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強加於別人身上的思想,這種思想在教育上同樣適用。

很多家長小時候自己也不愛學習,自己也有拖延症,自己也喜歡刷抖音,玩遊戲,卻要求孩子像個乖寶寶一樣,既要學習好,又要不玩遊戲,不看電視。自己不願意去做的事情,卻要求一個小孩子去一絲不苟的完成,這怎麼說得過去的?

2.尊重孩子的理想,因材施教

電影中的伊桑,學習不好,但是畫畫能力極強,現實中不少孩子可能在學習上表現並不是很突出,但是在其他領域有著非常卓越的才能和強烈的愛好。

或是體育,或是音樂,或是美術。這些都是可以成為孩子發光點的方向,卻往往因為家長或老師的認知誤差,讓孩子失去了拓展自己特長和愛好的機會,因為在很多人眼裡,這些方向無法賺錢,不符合社會潮流,殊不知,技術有價,藝術無價。

3.別做對比,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唯一的星星

相信很多人都曾在爸媽口中聽到過,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樣,你怎麼不如人家,人家能做到你為什麼做不到,這樣類似的教育口吻。

總是拿孩子薄弱的地方,去和別的孩子的優勢做對比,怎麼可能比得過呢?如果是這樣的話,假如孩子問你,你怎麼不如隔壁小明的家長優秀?家長們又該作何回答?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誰禁得起別人的挑剔,別在對比中讓孩子的優勢消耗殆盡。

一部拍給大人的電影,沒有笨孩子,只有笨家長

1.每個孩子都是不可替代的精品

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那麼我們怎麼能用相同的規則,去判定所有孩子的好壞呢?

迪士尼的創始人華特·迪士尼,因為不擅長學習,卻有著非凡的繪畫本領,如同影片中的伊桑。如今遍布全球的迪士尼樂園,大家熟悉的米老鼠,都來自那個曾經不擅長學習的迪士尼手下。

如果當時他的父母逼迫他學習,放棄繪畫,還會有現在這樣的成果嗎?

2.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這個世界永遠逃不開二八定律的支配,20%的人會掌握著這個地球80%的資源,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在某個方面有著特殊的愛好與興趣,那麼他很可能就有著成為這20%的潛質,就看作為家長的你怎麼引導了。

真理往往就掌握在少數的思想獨特的人手中。那個做了兩個醜到極致的木板凳的愛因斯坦,小時候分不清X和Y,但有一天,他的相對論風靡世界,物理學的大廈徹底因為他而重建。他沒有那麼早的發光,只是因為沒到時候。

3.守得住寂寞,才等得到繁華

人們常說,從小看到老,這是一個天大的謬誤,看小時候的伊桑,像是一個問題兒童,但是他遇到了尼克老師後,生活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個孩子"開竅" 的時間都不同,這把鑰匙也不同,可能是一個人,如同尼克老師,可能是一個夢,一件事,甚至是一本書,一句話。不要心急,總有一天他會綻放出充滿魅力的光芒。

回顧一開始的伊桑,和最後的伊桑對比,引導方式的不同帶來結果的截然不同,足以看出,這世界上沒有笨的孩子,只有笨的家長和老師!

結語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總有一天,他們會綻放出自己的光芒,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地球上最閃亮的星星,不要因為一時的烏雲遮蔽,就否定他可能發出耀眼光芒的可能。

最後用電影充滿寓意的歌詞來結束這篇文章:

看看他們,新鮮的露珠,被葉子捧在手心,來自天堂的禮物,伸展腰肢,輕輕地滑落,這些精美的珠兒,閃著燦爛的笑容,千萬別錯過了,那是落在地上的星辰。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星星》: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星星
    每個孩子都有某一方面的天賦如果沒有只是暫時沒找到打開它的開關——《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但其實我們忘記了,每個孩子都是千裡馬,只要因材施教,每一個孩子都會綻放出自己的光芒。就像這部電影的題目——《地球上的星星》。每顆星星都是孤獨的。他們離群索居,並不靠近其他星星。
  • 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是星星,每顆星星都閃閃發光
    有關家庭教育的電影很多,但是關於老師教育孩子的電影卻很少。老師作為孩子的「第二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地球上的星星》便是一部講述一個八歲男孩和他所讀寄宿學校的美術老師的故事。
  • 地球上的星星: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星星
    作者:舸艦來源:開課啦星球(ID:kaikela87)你是否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擁有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美麗?印度影星阿米爾汗自導自演的一部獲獎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用將近三個小時,講述了一個學習態度很差的九歲兒童伊夏。
  • 地球上的星星:在愛的教育下,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星星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一部教育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我相信在看過這部影片之後對於教育的意義會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是由印度天王級巨星阿米爾·漢導演並出演的一部電影,講述了8歲的小男孩伊夏和他「另類」老師的故事。伊夏是老師眼中不合格的學生,他數學很差、英文也不佳甚至連簡單的單字都拼寫不好,但他又是一個很特別的小孩,因為萬物在他眼中獨有色彩。
  • 《地球上的星星》世界上沒有笨孩子,孩子都是一顆顆閃耀的星辰
    《地球上的星星》又名《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同樣是阿米爾汗的經典作品之一。在最受歡迎的前十名印度電影中,至少有8部是阿米爾汗的作品,這也奠定了他在印度電影史上的「國寶」級地位,外界甚至稱譽為」堅持電影夢想的天才「。
  • 他們是來自天上的星辰——《地球上的星星》
    比方說,印度學校和中國學校都很注重學生的書面成績,而這些直接轉化為學校對升學率,重點率的絕對重視。我們都喜歡有標準答案,而沒有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而這些的標準答案,往往造成了學生思維的千篇一律。我們都喜歡說嚴師出高徒,卻不懂得鼓勵孩子,給他們更多的信心,喚起他們的自我肯定。
  • 《地球上的星星》影評
    看著滿天的星星,在蒼茫的夜空中散發著光芒。每顆星星都有自己本身所特有的光芒。 由阿米爾.汗精心製作並領銜主演的《地球上的星星》 是一部關於教育題材的電影。正如那每顆閃亮的星星一樣,每個孩子都會綻放自己獨特的光彩。
  • 《地球上的星星》:每顆星星都應該閃爍
    《地球上的星星》是由印度國寶級的演員阿米爾汗執導並主演的一部兒童劇情類電影。該片講述了一個8歲的小男孩在他所讀寄宿學校的美術老師幫助下尋回屬於自己的那份純真與快樂的故事。該片於2007年12月在寶萊塢上映,第二年獲得寶萊塢多項獎項。
  • 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
    每個孩子,都是地球的上的星星,這部電影,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小編最近熬夜,在看電影,有些電影,熬夜也要看完,不然會後悔。比如,《地球上的星星》,一開始,是家裡的一個小可愛要看,我就給他放了這部電影,剛剛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第一感覺就覺得這名字很好聽,地球有了星星才會更加美麗,也特別留意這部電影。大半夜,心血來潮,拿著電腦放電影,看著看著,許久沒有流淚的我,有好幾次都淚崩了。
  • 《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尋找閃光點才能更好的教育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孩子是一個家庭乃至國家未來的希望。正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會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嚮往。每一個孩子都是落於人間的天使,都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無條件地關愛他們。一直以來,關於描寫孩子的影視作品很多,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部關於特殊兒童教育的影片——《地球上的星星》。
  • 每一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最閃耀的星星
    他出演的很多電影都是非常值得觀看的,2008年,他通過自導自演的一部電影獲得了寶萊塢最佳導演獎,這部電影就是《地球上的星星》,豆瓣評分8.9,非常值得觀看,具有很深的教育意義,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哦。
  • 《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是千裡馬,就看我們是不是伯樂了
    《地球上的星星》有沒有這麼一種感覺,當我們想說點什麼卻又無法訴諸語言時,是很「憋屈」的。就像是被人扼住了咽喉般,俗話叫有苦說不出,啞巴吃黃連,讓人心煩意亂。那麼,尚未具備完善表達能力的孩子呢?在《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印度電影中,主人公小伊就患有這種特殊的疾病:閱讀障礙。不可否認,印度電影近些年發展迅速,總是能出現一些「驚為天人」的作品。有些作品極其詼諧不合邏輯,但是有些電影卻比很多「大製作」更發人深省。小伊一直有閱讀障礙,可是他的父母老師,包括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可能他們根本不知道有這樣一種疾病的存在。
  • 《地球上的星星》影評: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珍貴寶藏
    導語:《地球上的星星》影評: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珍貴寶藏Hello,大家好,我是小依影評在我的印象裡每個教室裡都會存在調皮搗蛋的孩子,而這些孩子常常被老師們稱為「問題學生」,當老師對待這些「問題學生」時往往會採取兩個極端。要麼放任不理,要麼嚴厲批評。
  • 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
    沒有差學生,只有壞老師。斑斕的圖畫與童真的質樸,構築了《地球上的星星》別樣的感動,每一個孩子都會是特別的,而我們能否以有愛,包容,耐性,關懷的態度去看待那些「特別」的孩子,成為了該作對教育與成長的啟迪,只要老師能擁有陽光的亮度,每位學生能會是一顆閃耀的星辰。1.歌舞過於冗長,濫用慢動作和說教,但衝著視覺創意還是給到4星。
  • 《地球上的星星》: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孩子!
    由印度出品的《地球上的星星》,雖說和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從拍攝手法和主題表現來看,印度電影發揮了它獨有的風格。雖然無法超越經典,但也讓人過目難忘。在劇情方面,《地球上的星星》講述了以八歲男孩,以及就職於寄宿學校美術老師之間發生的一個動人的故事。
  • 「每一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是阿米爾汗主演的又一部經典的教育題材電影。小主人公伊桑是一名低年級的小學生,出身在典型的印度中產階級家庭,媽媽是全職主婦,爸爸是上班族,還有一個學霸哥哥。小伊桑活潑好動,頑皮搗蛋,具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很喜歡畫畫,但學習對他來說簡直就是災難,經常受到老師的指責,同學的嘲笑。
  • 這部電影關注「讀寫障礙」的孩子,他們也是地球上的星星
    前幾天爾曼看了一部電影,是由印度阿米爾·汗執導並主演的《地球上的星星》。影片講述的是8歲男孩伊夏因為成績不好,愛搗蛋,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問題兒童,腦子裡還充滿了各種匪夷所思的鬼點子。在又一次闖下大禍後,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往了寄宿學校。
  • 地球上的星星: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前一段時間因為特別忙碌,鮮少去看電影,近期突然閒暇,剛好看到朋友圈一老師推薦了《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看完,引起了我深沉的思考。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名叫伊桑的男孩十分喜歡觀察、喜歡色彩、喜歡畫筆,他總能從身邊的事物中找到快樂。
  • 星星的孩子,會發光
    在醫學上,也有這樣這種病症——自閉症,我們也會將患有自閉症的孩子稱為星星的孩子。今天要講那這個故事,就是一個有關於自閉症孩子的的故事。由印度「國寶級」的演員加導演——阿米爾·汗所執導和主演的治癒系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於2007年12月21日在全國上映,該影片講述了一個關於有著讀寫障礙的孩子的故事。
  • 思考《地球上的星星》教育:相信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
    我的同事告訴我,她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很焦慮,比如,她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落後,就從立馬開始,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學習,希望達到一針見血的效果。總是適得其反,雖然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但我孩子的表現卻一直沒有提高,看到孩子學習壓力這麼大,我也知道讓孩子休息一下,但是,看到別人的孩子上輔導班,我就忍不住讓孩子上輔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