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平均分子量的計算問題

2021-01-20 高中化學

一、平均分子量概念的引入

在了解到空氣的一些性質時,一般就會接觸到平均分子量的概念。對空氣的平均分子量為什麼是29,也會有濃厚的興趣。這時,實際上就可以引入平均分子量的概念。

例1,已知空氣中的氮氣佔78%,氧氣佔21%,氬佔1%。求空氣的平均分子量。

解,這個百分數指的是反映分子個數的百分數,是不難理解下面這個式子的。

    

當然,在介紹完物質的量概念,討論了分子量的多種計算方法,知道了氣體相對密度與分子量的關係,再進行平均分子量的計算。

例2,爆鳴氣是由2份氫氣與1份氧氣混合而成的。求其平均分子量。

解,在知道,相同情況下氣體的體積比就是分子個數比後,應該會列出下式,

    

對這種簡單的平均分子量的計算,可以總結出如下的兩個式子:

        ……(1)

及,……(2)

在一定條件下,這個式子還可用於計算混合氣體中某種分子的分子量,或者是計算其中某種分子的百分含量。

例3,已知某NO2與N2O4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為69。求其中NO2的百分含量。

例4,已知氧氣與另一氣態烴以5:2的體積比混合。混合後的平均分子量為30.3。求該氣態烴的分子量。

這些都是應該掌握的,最為基本的計算題。

但是,用上面這些方法來解決某些問題時,會顯得過於繁瑣。在適當的時候教師應該將這類題的解題思路及解題方法給予進一步的擴展。

二、分解反應進行完全時,氣體產物平均分子量的計算

與上述這些例子不同的是,還有一些題在本質上屬於,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的計算。也就是,要利用化學方程式來確定分子間的組成關係。

例5,在一定條件下加熱NH4NO3,,其分解反應要按下式,NH4NO3=N2O+2H2O,來進行。據此,求出反應後得到的N2O、H2O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

解,從化學方程式可明顯地看出,反應後得到的混合氣體中N2O與H2O的分子個數比為1:2。

當然可以套用上面的公式來解這個題。

有,。

但是,上面這個式子還可以寫為。

及,……(3)

這個式(3)的物理意義也是十分清晰的。在分解反應中每個NH4NO3分子被分成了3份。這樣分解產物的平均分子量就是NH4NO3分子量的三分之一。

解這類題的關鍵是找出分解反應前後的分子個數關係。平均分子量與分解反應後所生成的氣體分子數成反比。

例,6,計算在100℃以上時,(NH4)2CO3分解產物的平均分子量。

解,從方程式,(NH4)2CO3=2NH3+ CO2+H2O,可看出,原來的一個分子變成了4個分子。而(NH4)2CO3的分子量為96。

所以,平均分子量=96÷4=24。

應該注意的是,在平均分子量已知的情況下,還可以用這個式(3)來判斷,分解反應前後的分子個數關係,及更複雜一些的問題。

例7,NH4NO3在不同的條件下發生分解反應。可以按NH4NO3=N2O+2H2O,也可按2NH4NO3= 2N2+O2+4H2O,來分解。若反應後測得分解產物的平均分子量(在100℃以上)為23。求NH4NO3在這一條件下,是按哪一反應式來分解的?

解,NH4NO3的分子量為80。80÷23=3.48。

與後一方程式分解前後的分子個數比2:7=1:3.5,很接近。

所以,是按後一方程式分解的。分解產物為N2、O2和H2O。

比起驗算的解題方法,這個方法當然是要簡便了許多。

尤其是對不能用驗算法來解的這類習題,用這一方法的優越性更為明顯。

例8,NH4NO3在一定的條件,可以同時按NH4NO3=N2O+2H2O,及2NH4NO3= 2N2+O2+4H2O,兩式來分解。若在100℃以上測得NH4NO3分解產物的平均分子量為25。求,在這個變化中有百分之幾十的氮元素轉化成了氮氣?

解1,由NH4NO3的分子量為80。80÷25=3.2。

這個倍數當然是,兩個反應的理論增加倍數,及與其所佔比例有關的平均值。

設,氮元素轉化為氮氣,這個反應所佔的百分數為x。

從方程式可看出,與氮元素轉化為氮氣反應的理論增加倍數是3.5。而轉化為N2O的理論增加倍數是3。

則有,3.5×x+3×(1- x)=3.2

可解出,x= 0.4 = 40%。

解2,如果用式(1)來計算。

設,氮元素轉化為氮氣的分數為x。氮元素轉化為N2O的分數為(1- x)

從前一反應可看出,這個反應生成的N2O及H2O的分子數,可以分別用(1- x)及(2-2 x)來表示。

後一反應生成的N2、O2和H2O的分子數,可以分別用x、0.5x、2x來表示。

套用公式(1),有

        

由此也可解出x= 0.4 = 40%。

解3,如果用式(3)來計算。

進行如解2的討論後。將數據帶入式(3)。有

        

由此也可解出x= 0.4 = 40%。

總之,解3及解2,都比解1要麻煩了許多。

三、有關化學平衡的求平均分子量計算

平均分子量與反應前後分子個數比有簡單的關係。在可逆反應中,轉化率與分子個數的增加或減少也有簡單的關係。所以,有關平均分子量與轉化率關係的討論,也可按上面的思路來進行。

例9,把NO2充入一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反應2NO2   N2O4達平衡。測得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為69。求NO2的轉化率。

解1,設,NO2的轉化率為x。

從上方程式可看出,當令反應前分子數為1時,反應減少的NO2分子數為x,生成的N2O4分子數為0.5x。這樣反應後的分子數總為1-0.5 x。

反應前NO2的分子量為46。據式(3)有

    

可解得,x =0.667=66.7%。

為使能對這個解題方法有更深刻的印象,還可以進行如下的一些練習。

例10,一份合成氣,按N2和H2以3:7的體積比來組成。如由合成塔出來後其平均分子量為10.34。求H2的轉化率是多少。

解,原合成氣的體積(也就是物質的量)為3+7=10時。設H2的轉化率為x。則H2的轉化量(減少的物質的量)為7x。

由反應「3H2+N22NH3」可知,平衡時體系中總的物質的量要減少。物質的量減少的相對量為。

考慮到原合成氣的平均分子量為,。

有。

當然,如能直接寫出,。那就更好了。這個式子的物理意義為,左端分式的分子項是原10個分子的分子量之和,分母項則是達平衡後這10個分子所變成的分子數。兩者相除得到的當然就是平衡後的平均原子量了。

由上兩式均可解出,x=0.112=11.2%。

從這個例子還可以看出,較好的解題思路是:

當反應物是一種分子時,以這種分子數為1,看反應後增加或減少的分子數是多少,然後找出它與分子量的變化關係。

當反應物不止一種分子時,則沒有必要再把原分子數定為1了。可以按題意確定出,以一定數目的分子為考慮的對象(單位),分析在此基礎上分子數目的變化,然後找出它與分子量的變化關係。

作為這種類型題目的另一種變形,是已知體系的原組成、轉化率,求變化後的平均分子量。此時,也完全可以仿照上例的方式來解題。

例11,如H2和N2以8: 2的體積比混合。通過合成塔後,H2的轉化率為10%。求所得氣體的平均分子量是多少。

解1,對反應「3H2+N22NH3」來說,當H2與N2按8: 2的分子數來反應時。H2分子減少的數目為8×10%。從上方程式可看出,反應造成的分子減少總數為。

這樣,。

解2,用公式(1)的方法。如H2與N2分別為8與2摩爾。H2的變化量為8×10%=0.8(mol)。

對反應       3H2+   N2     2NH3

起始                               0

變化         -0.8   -0.8/3      +1.6/3

平衡         7.2    (2-0.8/3)     1.6/3

體系中總的物質的量為,7.2+(2-0.8/3)+1.6/3=9.47。

各物質的百分含量依次為:7.2/9.47、(2-0.8/3)/9.47、1.6/(3×9.47)。

        

這一解法所得的結果當然會與解1的結果相同。

總之,這三種解題方法各有最適宜的使用條件。


相關焦點

  • 配方設計:氨綸預聚反應平均分子量的計算
    一、分子量計算的意義及理論基礎:高分子是由小分子單體聚合而成的,雖然兩者的化學結構相似,但是物理性能卻有很大的差異,其許多優良的性能是由於分子量大而得來的,並且,這些性能還隨著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時,當分子量增大到一定數值後,高分子的強度、彈性等指標提高的速度又會減緩,最後趨於某一極限值。
  • 分子量計算
    Ø 通過與參考標準進行比較計算分子量[1]。Ø 利用Porod參數計算分子量[2]。Ø 利用體積相關性計算分子量與[3]。ATSAS軟體還支持兩種其他方法,如果安裝了ATSAS,RAW將顯示這些方法:Ø 通過將散射與已知結構進行比較來估算分子量[4]。Ø 通過貝葉斯推論從其他分子量方法計算分子量[5]。
  • 高考課程 化學 14 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量的計算方法
    名校名師完整全系列課程 化學 14 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量的計算方法 高考考點 大綱知識點-->《高考課程 化學 13 氣體相對分子量的計算
  • 氨綸聚合預聚反應分子量理論分析及計算
    一、分子量計算的意義及理論基礎:高分子是由小分子單體聚合而成的,雖然兩者的化學結構相似,但是物理性能卻有很大的差異,其許多優良的性能是由於分子量大而得來的,並且,這些性能還隨著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時,當分子量增大到一定數值後,高分子的強度、彈性等指標提高的速度又會減緩,最後趨於某一極限值。
  • 層析、電泳與蛋白質分子量測定
    如果知道這種成分在蛋白質中的準確數量,就可以計算出蛋白質的分子量。不過對於未知蛋白,一般只能計算出最低分子量。也可以測定多種成分的含量,或結合其它方法來計算真實分子量。滲透壓也可以用來測定分子量。在理想溶液中,滲透壓與溶質形狀無關,是濃度的線性函數。
  • 核酸分子量、拷貝數計算方法
    1A260 吸光度值=ds DNA50mg/ml=ss DNA33mg/ml=ss RNA40mg/ml(OD260) x (dilution factor) x [33 或40或50]/ (1000) = mg/mlMW = 克/摩爾 1 摩爾= 6.02 x 1023 摩爾分子(拷貝數)平均分子量
  • 初中化學-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下面我們來完成一個例題鞏固一下所學例1:計算 (NH4)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解:(NH4)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14+1×4)×2+32+16×4=1322.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例3:(1)計算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2)計算64t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質量。
  • 多元醇羥值、羥基含量與分子量之間的關係及計算公式
    羥值、羥基含量、分子量是關於多元醇性能、質量、品種以及配方設計時重要的參數和指標。3)分子量多元醇分子量一般是數均分子量。化合物分子量為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所以相對分子質量(Relative molecular mass),用符號Mr表示。相對分子質量在數值上等於摩爾質量,但單位不同,摩爾質量的單位是g/mol。
  • 端羧基聚酯樹脂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凝膠滲透色譜法檢測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摘要】選用Styragel HR 2色譜柱,通過對流速、柱溫等條件的探析,最終以0.35mL/min四氫呋喃(THF)為流速,40℃柱溫,進樣量50微升,進行分離,並以示差折光檢測器(RID)檢測,建立了對端羧基聚酯樹脂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檢測方法。
  • 關於氨綸及聚氨酯材料分子量的一些看法
    2、氨綸大分子的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對其性能有重要影響,在配方設計中,相對分子量的計算非常重要,顯然擴鏈反應中的終止劑是用來調節平均分子量高低的,平均分子量隨著終止劑比例的降低而升高,至於具體是怎麼調節或者說調節的結果是怎麼呈現出來的,有機會我們一起探討。
  • 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1.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1)相對分子質量就是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符號為Mr。如化學式為AmBn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Mr)= A的相對原子質量Xm+B的相對原子質量xn。(2)計算時的注意事項①計算相對分子質量時,一定要注意「+」 和「x」的正確使用。
  • 2020年高考生物最全面的計算公式:有關蛋白質和核酸計算
    [註:肽鏈數(m);胺基酸總數(n);胺基酸平均分子量(a);胺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總數(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質(和多肽):  胺基酸經脫水縮合形成多肽,各種元素的質量守恆,其中H、O參與脫水。每個胺基酸至少1個氨基和1個羧基,多餘的氨基和羧基來自R基。
  • 陰離子聚丙烯醯胺分子量和pam粘度有什麼關係?
    聚丙烯醯胺分為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和兩性離子,其中高粘性、粘度大的是陰離子聚丙烯醯胺,那麼陰離子聚丙烯醯胺的粘度和什麼有關?是不是分子量越大粘度就越大呢?首先,聚丙烯醯胺屬於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只要是高分子有機物的溶液粘度都是很大的,並且隨著分子量的上升粘度也隨之上漲,因此,陰離子聚丙烯醯胺分子量越大粘度也就越大。為什麼分子量越大粘度就越大呢?
  •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對吸收過程的影響研究
    PepT1可轉運 2—5肽 ,其中二肽的轉運速度最快,五肽以上的肽則不能運轉,因此分子量是影響多肽吸收率的關鍵因素。為了考察膠原蛋白肽的分子量範圍對吸收率的影響,我們進行了相關實驗。首先考察動物體內脯氨酸羥基化修飾比例隨時間的變化,在此基礎上選取3種不同分子量範圍的膠原蛋白肽,檢測經灌胃後大鼠血液和尿液中羥脯氨酸的含量及動態變化,在此基礎上考察膠原蛋白肽的分子量範圍等對多肽吸收速率的影響。實驗採用凝膠過濾色譜比較了兩種膠原蛋白肽和明膠的分子量範圍。
  • 臍帶血分離幹細胞的必備產品——羥乙基澱粉(平均分子量40萬單位)
    【醫療器械產品備案憑證編號】:津械備20170204號HES 是從支鏈澱粉衍生出來的,是富含澱粉的複合物,其生理和化學特性主要由羥乙基取代度即取代級、平均分子量決定
  • 如何計算蛋白序列的長度、分子量、等電點等信息
    ExPASy ProtParam在線獲取ExPASy ProtParam 是一款在線蛋白質分析軟體,它可以計算一個蛋白質序列的各種理化參數,例如胺基酸序列長度、等電點、分子量等等。其用法如下:輸入一條蛋白質序列:
  • 乙酸鈉投加量的計算 附實例計算
    而澱粉為多糖結構,水解為小分子脂肪酸所需的時間長,且在水中的溶解性差,不易完全溶於水,容易造成殘留和汙泥絮體偏多等問題。 研究表明,乙酸鈉作為碳源時其反硝化速率要遠高於甲醇和澱粉。其主要原因在於,乙酸鈉為低分子有機酸鹽,容易被微生物利用。
  • 乙酸鈉(碳源)投加量的計算!附實例計算!
    而澱粉為多糖結構,水解為小分子脂肪酸所需的時間長,且在水中的溶解性差,不易完全溶於水,容易造成殘留和汙泥絮體偏多等問題。研究表明,乙酸鈉作為碳源時其反硝化速率要遠高於甲醇和澱粉。其主要原因在於,乙酸鈉為低分子有機酸鹽,容易被微生物利用。
  • 分子量測試在工業生產中的重要性
    分子量(MW)是分子的總原子量。MW通過將分子中所有單個原子的質量相加來確定。當考慮聚合物時,分子量通常表示為平均值,例如M n(數均摩爾質量),M w(重均摩爾質量)和M z(z-平均摩爾質量)。聚合物的分子量表示為平均值,而不是絕對值,因為聚合物樣品含有不同長度的原子鏈的混合物。為什麼分子量在聚合物中很重要?
  • 高考化學複習:計算專題複習對策及高考出題點
    化學計算過程,主要是一個化學問題的數學處理過程,即對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量化過程。它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為基礎,以物質的量為中心,以量方程、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及溶液組成知識為定量工具,理解和運用化學概念、化學原理 ,進行對比、判斷、推理,這是化學計算的思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