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蕉 皮膚科楊希川教授
丨編輯:蕉 排版:Fanny 責編:kiki 審核:李雲
瘙癢,其實挺折磨人的,導致它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蚊蟲叮咬、溫度變化、真菌感染、食物過敏等因素,還有可能是朋友抓你腳底板,撓你腰間等人為因素(不是)。
但拋開這些不談,其實還有一個影響因素是你的精神和情緒,例如精神壓力大、過度緊張的確也會引起神經性皮炎。
雖然聽起來像是「我搞我自己」,但控制自己其實也沒那麼簡單,畢竟大家肯定也沒少幹過撕嘴皮、倒刺的事...
神經性皮炎是什麼?
神經性皮炎,特徵是陣發性劇癢和皮膚苔蘚樣變,因為瘙癢會使人反覆搔抓,不停地摩擦摩擦,引起皮膚肥厚,呈苔蘚樣,所以也稱之為:慢性單純性苔蘚。
與其他皮炎有區別的地方在於,神經性皮炎與皮膚搔抓障礙(skin picking disorder, SPD)有關,可能你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但強迫症你總歸熟悉吧,SPD就是強迫症以及相關精神障礙類別下一個單獨的診斷。
這類患者會有搔抓或者戳刺皮膚的衝動,因為他們想通過搔抓來緩解皮膚瘙癢帶來的不安,自己也曾多次嘗試減少和停止搔抓皮膚的行為。
對於他們來說,搔抓這個行為就像家常便飯,甚至有人覺得可以舒緩焦慮,帶來快樂,甚至可以為此抓上幾個小時。
總而言之,忍不住。
神經性皮炎是由什麼引起的?
神經性皮炎好發於頸部、耳後、肘部、眼瞼、骶尾部及會陰等處,病變部位常較局限,僅有少數為泛發性。
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主要是與精神、情緒因素有關係,無論是過度緊張、興奮、憂鬱,還是焦慮、急躁,都可以誘發或加重神經性皮炎。
另外,刺激性飲食(主要是辛辣、酒精)與不良嗜好(抽菸、酗酒)也有可能誘發加重本病。
神經性皮炎怎麼治?
雖然本病容易復發,但只要採取正確的治療方法,神經性皮炎的治療效果也很好,尤其是新出現的皮損,一般外用藥物1~2周就可以消退,所以建議早期積極治療。
治療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止癢,不過可以分為生理和心理兩方面。
● 心理
假如患者不是因為成癮物質、其它皮膚病或者精神病引起的皮膚搔抓,可考慮精神藥物治療或行為治療,讓患者不要再去搔抓或摩擦皮膚,打斷「瘙癢-搔抓」的惡性循環更加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 生理
① 局部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複方氟米鬆軟膏、滷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注意激素類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規範使用。
② 特別肥厚的地方可以晚上塗藥後用保鮮膜封包,以利於藥物吸收並避免搔抓。
③ 嚴重的病人,可用去炎松或得寶松針局部封閉治療。如局部有紅腫,繼發感染,則需用抗生素治療。
④ 如果瘙癢嚴重,可以口服撲爾敏、西替利嗪 、多塞平等抗組胺藥物,有些人口服加巴噴丁效果不錯。
神經性皮炎病程較長,常復發,積極治療很重要,當然也有很關鍵的一點是:
你要控制住你自己呀!
小助手已加:669人
抽獎已過三巡 獎品愈發誘人
滿1K-抽MAC口紅416
2K人抽Dior 999;3K人抽SK-II 神仙水
〔參考文獻〕
[1]Kelly KyungHwa Park, MD, MSLJohn Koo, MD. 皮膚搔抓障礙和相關障礙.UpToDate
[2]趙辨主編.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 下 第2版[M].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7.04.
〔免責聲明〕
本文數據更新於2020年09月17日
由「皮膚科楊希川教授」原創,旨在為讀者進行科普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如有皮膚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插圖來源:pixabay
封面設計:阿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