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真的是一種很方便的手工材料,它們隨處可見,種類繁多,從厚厚的瓦楞紙,到輕薄的餐巾紙,各有各的特點。
它們看似脆弱,卻也有著很靈活的操作空間,不同的紙張,可以製作出畫風百變的手工作品。
今天章魚君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位來自印度的手作達人的作品,她叫樂樂(Janaki Lele),她喜歡用紙製作動物雕塑。
瞧瞧這頭羊咩咩,卷卷的羊毛全部是用舊紙製作的,呆萌的樣子簡直太可愛了。
這件手工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是中空的,準備工作的第一步,不是收集紙張,而是要先吹一個氣球,羊咩咩胖胖的身體,就是在這個基礎上製作的。
我們可以用另一件作品來感受一下製作過程,一頭小飛象,主要用到的材料,除了紙張和膠水,還需要一個氣球。
吹出一個氣球之後,把它當作小飛象的身體,適當在上面畫一些標記,確定出四肢的位置。
之後以氣球為支撐來「塑形」,樂樂用了一種很「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把撕碎的報紙,用膠水粘貼在氣球表面,實際上比較考究的方法,是利用窄長的紙條,那樣粘貼起來會更加牢靠。
粘貼步驟需要重複好幾遍,只粘貼一層太薄,多粘貼幾層,每一層多塗抹膠水,這樣乾燥以後,會比預想的結實許多。
在這個階段把小飛象的四肢,耳朵的大致形狀,用硬一點的紙板添加上去,方便後期完善細節。
它的頭部是用很多厚紙條「拱」出來的半球形,其實利用小一點的氣球製作出另一個紙模,切出一半當作頭部也很不錯。
用碎紙片粘貼的好處是,哪裡不夠牢靠可以適當多粘貼幾層,直到效果令人滿意為止。
製作到這一步,很多人都喜歡用顏料塗抹做進一步修飾,不過樂樂沒有這樣做,而是找了一些純文字的廢紙來裝飾表面。
純文字的紙張顏色很素,不過滿身的字母看起來也很特別,翅膀部分她特意選用了灰色的紙張,製作的也很細緻。
最終的效果就像上面這樣,一頭滿身「花紋」的小飛象,伸開四肢趴在那裡,圓滾滾的樣子可愛極了。
一件手工作品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對細節的把控,樂樂的作品中就包含了很多細節,包括眼窩部分的處理,小象牙和鼻孔部分,以及後背隱約可見的脊柱效果。
長頸鹿紙藝雕塑是樂樂的早期作品,除了身體部分借用了氣球來製作,斑紋依然是用帶有文字的紙張粘貼而成,這似乎成了她製作手工的慣用方式。
樂樂原本是一名建築師,出於對手工的喜愛,她毅然決然地改行,成為了紙藝雕塑家,回想起我小時候用氣球粘貼出哆啦A夢儲蓄罐的時光,再看看別人家的作品,很讓人感慨,能把愛好當成事業來做,實在是一件讓人敬佩的事情。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點讚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