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常規賽繼續,在近兩戰接連擊敗國王隊的情況下,火箭隊坐鎮主場迎來西南賽區老對手獨行俠的挑戰。
由於火箭隊新任主帥塞拉斯曾是獨行俠隊的助教,並且塞拉斯幾乎將獨行俠進攻端的套路幾乎照搬到火箭隊。
加上兩隊核心東契奇與哈登都是缺戰一場比賽後回歸,也就讓這場對拼變得非常有看點。
比賽一開場,獨行俠隊就在東契奇的帶領下打出良好的競技狀態,迅速建立起兩位數的優勢,儘管隨後火箭隊狀態有所回暖,但獨行俠方面多點開花,還是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領先優勢。
次節火箭隊開始憑藉輪轉陣容不斷縮小分差,但考辛斯連吃兩次技術犯規離場,成為比賽的轉折點,獨行俠隨後狀態突然提升,而火箭隊追分勢頭不再,分差也再次被拉開到兩位數。
易邊再戰,火箭隊上下狀態所有回暖,尤其是在進攻端更是接連打出進攻高潮,一度抹平分差。
但進入末節決戰,火箭隊沒能延續第三節強勢的表現,反而在防守端接連犯錯,加上進攻端手感的下滑,最終沒能頂住獨行俠的攻勢,以100-113遺憾輸掉比賽。
球隊無緣三連勝的同時,也讓對手獨行俠避免遭遇兩連敗。
縱觀全場比賽,火箭隊在攻防兩端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問題,作為一名以進攻見長的教練,塞拉斯也在不敵老東家之後,在賽後的採訪中喊話全隊,表達自己對於球隊表現的不滿。
塞拉斯表示自己對於球隊在進攻端的努力感到失望,自己本希望能夠看到更多的移動與更多的戰術。
只不過,從這場比賽火箭隊攻防兩端的表現不難看出,對於這名新帥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火箭隊也是時候調整陣容了,目前這套陣容的兩大隱患已經暴露出來。
第一大隱患:沃爾與哈登到底誰打無球?誰更多扮演控衛角色?
正如上文所說,塞拉斯這名新帥照搬了獨行俠的進攻體系,圍繞內外核心的方式來打造球隊進攻,也就是東契奇+波神的模式,這也是火箭隊「考文頓換空氣」,硬為伍德騰出籤約空間的根本原因。
因為在塞拉斯的體系中,不僅需要一名能力全面的控衛,更需要一名可以提供投射的內線,伍德也在採訪中不止一次透露,塞拉斯希望他扮演波神的角色。
這也是火箭隊願意給考辛斯這名兩次遭遇大傷的球員一次機會的根本原因,因為他有不錯的投射能力。
從前幾戰的表現來看,塞拉斯還是保留了大部分德帥的進攻體系,也融合了獨行俠的進攻模式,開放的進攻體系讓火箭隊新援舊將打得都算舒服。
但在過了新鮮勁之後,回歸正常角色定位的火箭隊眾將,自然難免出現一定的磨合問題。
哈登與沃爾如何分配組織球權自然首當其衝,前幾戰哈登在前幾節明顯主動讓權沃爾,沃爾也投桃報李在末節給哈登更多機會,因此兩人也都打出不錯的表現。
但從本場比賽來看,此前的模式明顯不是塞拉斯有意為之,更不是明確的角色定位,而是兩名球星臨場的發揮,在這場比賽中,哈登就沒有讓權沃爾,導致兩人在分配球方面打得非常不舒服。
整支球隊在進攻端自然就如塞拉斯賽後所說,缺少移動球,也沒有執行足夠的戰術,因為雙核都想持球在手。
因此,塞拉斯想要捋順球隊進攻,首先就要解決兩大核心的角色定位問題,讓哈登習慣在常規時間更多去打無球,給沃爾更多展示的空間。
對於一名新帥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第二大隱患:伍德對抗不足,火箭內線厚度不足
早在本場比賽之前,火箭隊這一隱患就已經暴露,尤其是在對陣掘金時,伍德對抗傳統內線時,防守能力不足的問題就已經被詬病。
這也是火箭隊為何籤約考辛斯的原因之一,只不過,本場比賽,考辛斯早早離場,就導致球隊內線輪轉有些真空。
雖然伍德防守表現糟糕,但更多是角色定位的問題,他本就應當承擔4號位的角色,只不過,火箭隊硬是讓他出現在5號位而已。
因此,火箭隊完全可以再囤積一名類似霍華德、小加索爾這種善於對抗傳統中鋒的球員。
在使用小個陣容中,還可以使用伍德,但在部分場次中,可以完成一定的變陣,而不是希望伍德大小通吃。
因為這本身就是不現實的事情,畢竟他不是濃眉哥那個級別的球星。
向球隊索要特定的球員,對於塞拉斯這名新帥來說,同樣是一件不好解決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