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歡迎來到今天的初中物理微課堂!
這一系列的物理微課,都是江西省第一屆「名師杯」中學物理微課大賽的獲獎作品。
這些微課囊括了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必考題型、實驗操作等等方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由南昌市豫章中學的黃少紅老師帶來的《聲音的傳播》,本微課作品獲得了此次大賽的初中組二等獎。
你做好學習的準備了嗎?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發聲的物體叫聲源。人說話、唱歌時靠聲帶的振動發聲,婉轉的鳥鳴靠鳴膜的振動發聲,清脆的蟋蟀叫聲靠翅膀摩擦的振動發聲。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氣體、液體、固體都能發聲,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
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真空不能傳聲。
4.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
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
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等。
戳下圖,查看第一屆「名師杯」中學物理微課大賽作品集錦↓↓↓
▌編輯:小明(微信號:jxrmcbs-xiaoming,加我入群)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等資料版權都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轉載目的在於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稿酬,謝謝。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微課大賽手機客戶端,可查看更多微課視頻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