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是一種常用家電啦
為什麼它可以快速加熱食物呢?
一起來看看揚揚老師的解答吧~
喜歡這個視頻的話
記得轉發分享到朋友圈哦
如果你想提問:
問題格式:名稱+年齡+問題
把你的問題直接在微信後臺留言即可!
關鍵知識點
微波是介於300到300000兆赫之間的一種電磁波,它的波長比無線電波還微小,因此被稱為微波。
微波爐加熱食物的原理,我們要從水說起。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兩個氫原子構成的,氧原子對電子的吸引力很強,所以水分子中的電子比較集中在氧原子那一頭,相應的氫原子那頭就少一些。整體來看,水分子是有一頭帶著正電,另一頭帶著負電的。在化學上,這種分子被叫做「極性分子」。
在通常的水裡,水分子是雜亂無章地排列的,正電負電衝哪個方向的都有。當水處在電場中的時候,正電的那頭就會轉向電場的負極,而帶負電那頭會轉向電場的正極,也就是所謂的「異性相吸,同性相斥」。
如果是一個靜止的電場,水分子們排好隊也就安靜下來了。如果電場在不停地轉,那麼水分子就會跟著轉,試圖和電場保持一順兒的隊型。如果電場轉得很快,那麼水分子們也就轉得很快,就會發生類似摩擦生熱的現象,水的溫度就升高了。
電磁波就相當於這樣一種旋轉的電場。用在微波爐上的電磁波每秒鐘要轉二十幾億圈,水分子們以這樣的速度跟著轉,自然也就「渾身發熱」,溫度就會升高,食物也就被加熱了。
不僅是水,其它極性分子也是可以被微波加熱的。通常的食物中都有水和其它極性分子,所以在微波作用下可以被迅速加熱。
想看更多視頻?
點擊下方火星人小程序
海量視頻等你觀看~
▼▼▼
更多視頻,還可以點擊原文關注我們的騰訊視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