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是很多人的生活好幫手,熱飯菜、蒸雞蛋、烤鴨腿……用它做飯真的是方便快捷。
但一直以來,「微波爐加熱食物會致癌」的說法就沒有消停過,還有人稱「微波爐會使食物營養流失」、「微波爐會產生大量輻射,對人體有害」等等。
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今天,嬌妹就來為大家揭開謎底。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微波爐加熱食物的原理。
它是通過電磁波讓食物中的水分子振動,產生能量後升溫,從而把食物加熱。由于振動頻率不同,微波爐的電磁波只能對食物裡的水分子「起作用」,對其他部分則沒什麼「共振」效果。
也正是如此,在封閉的環境下,這些電磁波對外界的影響很小,正規廠家生產的、帶有3C標誌的微波爐,是不會對人體產生有害輻射影響的。
事實上,無論是煎、炸、蒸、煮還是使用微波爐,任何方式加熱食物超過一定溫度,都可能產生致癌物。比如加熱超過120℃,食物內的胺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反應,就容易產生丙烯醯胺類致癌物;超過200℃,蛋白質就容易產生環胺類致癌物。
隨著加熱溫度升高,還可能會生成更多有害物質。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食物在加熱過度後,確實可能會產生致癌物。但是,日常使用微波爐能把食物加熱到那麼高的溫度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微波爐烹調時,主要是通過加熱水分子來讓食物變熟,在含有大量水分的情況下,加熱溫度是不會超過100℃的,只要水分沒有被蒸乾,食物就不會產生致癌物。不過,如果你錯誤地使用微波爐,把食物水分都蒸乾了還繼續加熱,那不僅可能產生致癌物,還很危險。
所以正確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不會致癌,大家可以放心!
而且相較於其他方式,微波爐加熱快,對食物營養成分破壞反而更小。
看到這兒,相信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吧。嬌妹在這還想分享一些使用微波爐的小tips,讓大家能更加健康安全地使用它:
1、勤擦拭微波爐內部,及時清理食物殘渣,避免細菌滋生;
2、適當分解大塊食物,以免微波穿不透,加熱不均,讓我們吃壞肚子;
3、放入微波爐的容器要選用陶瓷、玻璃或微波爐專用塑料,不要選擇金屬器皿,不僅無法加熱食物,還可能損壞微波爐;
4、像雞蛋、葡萄這種有外殼、外皮的食物,或是肉乾等水分含量低的食物,不宜使用微波爐加熱,以免爆炸或是燒焦。
好啦,今天的闢謠到這裡就結束啦。其實只要方式正確,微波爐還是很好用噠。
不說了,嬌妹要去用微波爐給自己熱個雞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