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發生抗議光伏企業汙染的群體性事件,具體為某矽片製造生產廠商因涉及生產汙染排放而導致廠門食堂被砸、行政樓被砸轎車被掀翻,目前海寧環保和市局環境監察支隊會調查相關情況並依法作出處理。
此消息一出,業內引起一片譁然,資料顯示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過程中,某些產業鏈環節存在一些發展中的問題,比如上遊企業存在高汙染高能耗的環節,需要提純多晶矽,因此會產生高達十幾種危險及有害物質,還涉及到四氯化矽有毒氣體的排放、尾氣回收不合理、矽烷洩露引起的爆炸等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是下遊和終端用戶所不能完全了解的。
正因為涉及相關汙染問題,一旦企業無法做到循環生產及適當的汙染源處理,那麼就很容易出現問題。這個事件為國內光伏企業敲響了警鐘,太陽能光伏是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能源,光伏企業需要穩住陣腳、藉機苦練內功,不能讓這個朝陽綠色產業蒙受陰影。很多業內專家把今年的市場不景氣看作為產業整合的一個分水嶺,對於一家有長遠規劃的企業或者是當前的上市企業而言,這個時期更需要兩手抓,如果說前面幾年是資本積累的時代,那麼接下來對於大企業走的必將是技術革新之路。中小企業的資源沒法和大企業比,要想和大企業同期發展不被整合兼併,當務之急是要適當減產甚至停產,必要時候裁員是必要的,增強現金流才是度過冬天的王道,先生存下來再談發展。
一方面是企業自身存在著一些問題,另一方面市場的不景氣使情況變得更糟糕。
2011年上半年過去了,由於各國政府光伏補貼削減,加上眾多企業去年過度投資擴充產能,引發太陽能市場急劇下滑。自今年初以來,太陽能電池和矽片現貨價下跌約40%,目前已低於許多製造商的現金成本。業內市場分析師預計今年太陽能行業幾乎不會出現增長。縱觀今年光伏股(海外上市企業)的漲跌行情,跌多於漲,業內相關證券評估預計這種情況最多跌一段時間,但現在見到的所有光伏股票幾乎連續6個月不停在跌,每隔一段時間出來一條新聞「以XX企業領跌」。8月份時業內約70%的人表示看好第三季度,但如今經歷9月德國漢堡光伏展後,這70%的人開始動搖自己之前的信心。據悉,9月初德國漢堡、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同期舉辦了光伏展會,然而透過展館現場及企業反饋我們可以發現,其均延續了2011年一貫的「冷清和低迷」,除了各參展商繼續高打「技術牌」、「成本牌」以外,手裡的「市場牌」並不見多。
企業自身的困難加之今年光伏產業形勢不太景氣,內憂外患,眾光伏企業自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在這樣嚴峻的時刻,光伏行業的所有成員,不能市場一亂企業各自亂,那就沒有未來發展可言,一定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及早準備。國內一些大型光伏企業如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太陽能等公司表現出較好的主動性,積極開拓除歐洲以外的光伏市場,從6、7月的群雄爭鹿美國市場,到8、9月爭相開拓非洲以及其他增長明顯的光伏市場,其中不乏企業很早就已開始在這些國家的布局,為此,當行業發展低谷來臨時受到的影響與損失沒有那麼大,表現相對從容。
再看我國政府方面,在當前低迷時期,太陽能光伏企業們需要政府提供一些支持。前段時間發改委價格司推出了中國首個全國範圍內適用的光伏固定上網電價,近日,中國援助非洲的41個太陽能項目正式啟動,援助總金額約6億元人民幣。中國政府接二連三的相關政策與項目推動被業內認為是中國政府針對前期歐洲調整光伏補貼,中國太陽能企業遭受很大影響而採取的救市之舉,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我國光伏企業以信心。日前,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在中國蘇州光伏產業發展論壇上,就建議業內企業面對今年低谷一定要堅持、堅持再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