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測量船是對太空飛行器及運載火箭進行跟蹤、測量、控制和數據傳輸的專用船舶,也是航天測控網的海上機動測控站。航天測量船的主要任務是在海上進行跟蹤、遙測戰略飛彈的飛行軌跡及彈著點;測量人造衛星、太空梭、宇宙飛船等在宇宙空間的飛行數據,並進行遙控和傳輸指令等。
隨著我國運載火箭和衛星技術的發展,早在1965年,就研究論證建設我國遠洋靶場測量船的問題。根據我國國情和適應運載火箭、應用衛星的試驗需要,我國航天測量船直接定位於採用單船精確定位體制的大型綜合航天測量船。
2020年5月20日中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6號奔赴太平洋執行衛星海上測控任務,也是對全船新加裝設備和測控能力提升的真實檢驗,將為後續執行包括火星探測、嫦娥五號等在內的一系列重大任務打下基礎。
針對新海域航行、新設備參試、新船員多、疫情影響大等任務特點,遠望6號船精心開展關鍵備件測試、薄弱環節梳理、技術狀態驗證等準備工作。全體船員有信心、有能力奪取大修改造後的首發任務開門紅。
新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還將採用光纖構建船內綜合信息傳輸平臺,各大系統能夠充分利用這個平臺擴展業務功能,以實現測量船與陸上各系統中心聯網,共享信息資源,並具備海上聯合會診的能力,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新船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建有健身、可容納300餘人的多功能廳等艙室,每個船員房間都設有衛生設施。
遠望六號航天遠洋測量船
於2008年4月12日正式交付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使用,它採用當今航天、航海氣象、電子、機械、光學、通信、計算機等領域最新技術,滿載排水量25000噸,抗風能力可達12級以上,可在南北緯60度以內的任何海域航行。
船上安裝了S波段統一測控系統、C波段統一測控系統和C波段脈衝雷達等大型測控設備,能夠完成對火箭、衛星、飛船等各類航天飛行器的海上跟蹤測控任務,並能與任務中心進行實時通信和數據交換。
2018年5月5日,遠望6號出航,前往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發射過程中的海上監測海域,完成星箭分離等關鍵動作的測控任務。
「遠望」號測量船系統複雜,設備眾多,集測量控制系統、通信系統、船姿船位測量系統、航海氣象系統、船舶動力系統於一體,代表了我國電子、計算機、通信、光學、氣象、自動控制、精密機械等學科和造船工業的先進水平。
航天測量船的搭載儀器設備裝置:
通常由通用船舶平臺和試驗特裝兩大部分組成。船舶平臺包括船體、動力系統、航海系統和輔助系統;試驗特裝就是測控系統,包括外測設備、遙測遙控設備、微波統一設備、船姿船位測量設備、計算機系統以及通信系統和氣象系統等。其中船姿船位測量設備又包括慣性導航設備、衛星導航定位設備、光電經緯儀、變形測量系統;通信系統主要包括衛星通信、天地超短波通信、短波和超短波通信、數據傳輸、調度指揮通信、時間統一、電視通信網絡管理和集中監控通信保密等;氣象系統包括GPS導航測風設備、船用多功能衛星雲圖接收機、自動填圖分析設備等。
航天測量船集造船、機械、微電子、現代通信、計算機、光學等領域的先進技術於一體,被稱為「海上科學城」。其中,航海系統主要由船舶定位系統、組合導航系統、氣象觀測與預報系統、救生和甲板機械設備等組成。航天測量船航海系統的任務是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在測量任務的實施過程中,保證測量船按照任務要求的工況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