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動物園裡的猴子更喜歡交通噪音,而不是大自然的聲音

2021-01-09 騰訊網

猴子們被允許在交通噪音、禪意噪音、自然、雨聲和舞曲中選擇。

研究人員發現,芬蘭一家動物園的猴子對交通噪音的偏好「明顯」超過了對叢林噪音的偏好。

赫爾辛基Korkeasaari動物園的猴子籠子裡安裝了一個裝有傳感器的隧道。

這讓白臉的薩奇猴子們可以選擇是聽交通噪音、大自然和傾盆大雨的播放列表,還是聽禪宗音樂和舞曲。

芬蘭阿爾託大學的研究員Ilyena Hirskyj-Douglas博士說:「我們原以為它們會喜歡更平靜的聲音,比如禪宗音樂,但實際上它們引發的噪音更多的是交通噪音。」

在這些猴子中,交通播放列表是最受歡迎的選擇,它們還會為自己或彼此梳理毛髮。當播放交通播放列表時,它們有時會睡覺,而當其他噪音響起時,它們不會睡覺。

該動物園的研究協調員科西·品諾寧說,道路的聲音模仿了動物們的一些自然交流方式。

她說,在野外,這些動物「用尖銳的嘶嘶聲、吱吱聲和嘶啞聲來保持聯繫」,這表明它們可能也會在交通噪音中聽到這些噪音。

這項研究是一項實驗的一部分,旨在研究如何利用科技改善圈養動物的健康狀況。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這是第一次通過聲音實驗讓動物完全控制它們想聽的聲音。

他們希望這些發現能讓動物園在未來為籠子裡的動物提供額外的刺激。

Hirskyj-Douglas博士說,有一天這些動物可以自己控制燈光或溫度設置,也許還可以玩遊戲。

她說:「技術非常開放,我們才剛剛開始在這個領域架起橋梁。」

作為下一步的一部分,研究小組計劃在隧道內安裝屏幕,如果猴子願意,它們可以觀看。

白面薩奇猴原產於南美洲的北部國家。

儘管人們普遍認為它們不吃香蕉,而是以種子、堅果、昆蟲和一些水果為食。

相關焦點

  • [新聞早報-吉林]國際熱點 芬蘭動物園猴子更喜歡交通噪音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1月11日 10:22 視頻簡介 國際熱點:芬蘭動物園猴子更喜歡交通噪音
  • 研究顯示:動物園猴子喜歡交通噪音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研究人員發現,芬蘭一家動物園的猴子「極其」偏愛交通聲響,而非叢林之聲,儘管它們或許天生適合在雨林中跳躍翻騰。據法新社赫爾辛基11月6日報導,研究人員通過實驗來探究技術如何改善圈養動物的健康。
  • 2隻大熊貓把芬蘭動物園吃到破產?!芬蘭哭著喊中國接回家
    去年中秋節,芬蘭動物園為了讓兩隻熊貓寶貝不思鄉,專門請了一整隻合唱團,面對著活動區內的熊貓,為他們深情款款地歌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道熊貓寶貝聽懂了幾分,但芬蘭人對熊貓的熱愛,已經躍然紙上,誰看了都說一聲絕。
  • 為什麼動物園不讓猴子吃香蕉了?
    導語:最近英國佩恩頓動物園給猴子們戒了香蕉。為什麼不讓他們最喜愛的食物了?實際上野外的猴子平時很少吃香蕉,香蕉等水果對她們就像蛋糕對我們一樣。英國夥食舉世聞名。連佩恩頓動物園(Paignton Zoo)的猴子都受其荼毒。
  • 武漢動物園斑馬、大象等動物進行噪音脫敏訓練
    自1月1號起武漢動物園閉園進行改造,改造期間將對園區現有場館設施進行升級,更新展陳方式,打造成國內一流動物園。為降低施工期間噪音對動物的影響,園方正陸續對園區內動物進行噪音脫敏訓練。武漢動物園斑馬、大象等動物進行噪音脫敏訓練.mp31:51由於野生動物對噪音較為敏感,改造期間施工噪音可能會對動物的健康、發育、繁殖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對敏感動物進行噪音脫敏訓練,可以避免因施工噪音引起野生動物發生強烈的應激反應。
  • 哭鬧的小寶寶聽聽白噪音,為什麼可以讓他瞬間安靜?
    劉醫生說:「通俗的說吧,白噪音就是類似下雨的聲音,或者海浪拍打巖石的聲音,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這種聲音可以起到一定安神和治療作用,尤其對於嬰兒,更是一種「和諧」的聲音。小孩子聽了這種聲音,會幫助他停止哭鬧的。」「真的有這麼大作用嗎?」小黃有點不相信。
  • 芬蘭動物園因資金困難或將熊貓送回中國 該動物園回應:假的!吃的好...
    芬蘭動物園因資金困難或將熊貓送回中國 該動物園回應:假的!吃的好著呢!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芬蘭動物園或將熊貓送回中國】針對前段時間有媒體報導稱芬蘭艾赫泰裡動物園因陷入資金困難或將熊貓送回中國一事,《環球時報》記者向該動物園求證,18日得到的郵件回復稱,園方沒有討論過送還熊貓的事宜,對熊貓食用竹子的供應也從未延誤。
  • 和大自然密切聯繫的動物園,可以看盡動物,讓人無法忘懷
    因為對新加坡有一點嚮往,和朋友就去新加坡玩了,在我去過的各種動物園來說它可以算是第一了。園內特別的設計,讓人在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動物生存空間中體驗到儘可能近距離的接觸,當然不是站在裡面了。不過轉上一圈真的會把人熱虛脫。
  • 動物園1隻猴子用石頭砸碎玻璃,猴哥為何沒進化成人類?
    然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不是米勒也不是任何一個明星,而是一隻「逆天」的猴子。下面讓我們一探究竟吧!!猴哥--猴哥初印象猴子這個名字其實是一個靈長類動物的總稱。和我們人類還沾親帶故,若不是幾百萬年前進化時「走了偏門」今天或許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世界將存在二個人種。當我們去野生動物園時,發現很多猴子都會上前和遊客討要食物,甚至有的會上前動手來搶,這種行為可謂是把許多人對猴哥的好印象都統統毀掉了。雖然猴哥這方面顯得很讓人討厭和反感,但是猴子也有極為機智的時候。
  • 走進聲音的世界 魔術般的白噪音淺談
    我們在媽媽的子宮當中聽到的聲音代表著最為溫暖的愛的聲音,聽到別人的咒罵聽到的是最影響心情的聲音,聽到海浪的聲音是最為寬廣的聲音,甚至我們還能通過樹木聽到大自然的聲音,聲音的世界如此神奇,但是你真的走進過聲音的世界麼?
  • 大自然的聲音——溪水長流
    這裡的水流不算太大,不像瀑布般震耳欲聾,所以不用仔細分辨就能聽得出水流的聲音層次,至少不會誤以為是收音機沒有信號時候的嘶嘶聲。這段聲音在整個可聽範圍(20~20000Hz)頻率內的功率密度是基本均勻的,也就是接近白噪音的頻率分布狀態,而白噪音是一種具有治療作用的聲音,可以一定程度的屏蔽低頻噪音,使人專注和促進睡眠。
  • 芬蘭動物園獨家回應:不缺竹子,沒有討論送大熊貓回中國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冀昱樵】針對前段時間有媒體報導稱芬蘭艾赫泰裡動物園因陷入資金困難或將熊貓送回中國一事,《環球時報》記者向該動物園求證,18日得到郵件回復稱,園方沒有討論過送還熊貓的事宜,對熊貓食用竹子的供應也從未延誤。
  • 北京動物園猴子抱團取暖,猴哥也怕冷
    今天北京一處動物園裡的猴子抱團取暖的視頻被曝光之後,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在很多網友看了視頻之後,都對這些猴子表示同情。是的,猴哥也怕冷,今年的天氣不同於往年。雖然現代社會進步很大,人們家中都有暖氣,但是零下十幾度的天氣,這讓人們出行非常的不便。在動物園裡拍視頻的這個遊客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把這個特殊的視頻拍攝了下來。讓人們更加地理解了動物們的世界。
  • 日本動物園猴子叫聲像大叔 如果動物能發出人聲…
    &nbsp&nbsp&nbsp&nbsp東北網7月26日訊 據報導,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東山動物園裡有一隻猴子因叫聲很像大叔,吸引了許多遊客慕名前來。這隻雄性合趾猿名叫keiji,據推測其年齡在30歲以上。
  • 眼鏡男動物園看猴子,卻被擺了一道,網友:這一掏,難受
    有人假期喜歡宅在家裡休息,享受著難得的休息閒暇時光,認為工作這麼久了得好好的在家休息休息,懶得出門折騰。而有人卻喜歡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時光,去一些有趣的地方遊玩,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雖然會走的一身累,不過充實了自己的內心。
  • 邯鄲動物園猴子住綠藻汙水池 園方:正設法處理
    邯鄲動物園猴子住綠藻汙水池 園方:正設法處理時間:2020-11-15 16: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邯鄲動物園猴子住綠藻汙水池 園方:正設法處理 最近又迎來一個動物園的話題,河北邯鄲動物園一頭非洲獅子死亡,動物園工作人員表示:不存在獅子死亡的情況,那頭獅子是在休息
  • 四年級作文:大自然的聲音
    大自然有許多聲音。靜下心來,你會發現它們正在滋潤你的心靈。在森林裡,你會聽到鳥兒的歌聲;天空中,烏雲密布之後,你會聽見雨沙,沙,沙的聲音;可我認為最霸氣、最酷的聲音,就是雷公的怒吼了。雖然它的聲音不是最好聽的,但,它完全是大自然的聲音。最奇妙的,當然還是「大合奏」了。看,雷公憤怒了!轟隆隆,轟隆隆!聽,泉水在歌唱!叮叮咚咚,叮叮咚咚。樹葉被風吹動,沙沙沙,沙沙沙!溪流歡快地奔向前方,譁啦啦,譁啦啦!大自然的聲音真奇妙!
  • 一動物園猴山被汙水包圍 ,水面浮滿綠藻,網友:獅子已死,救救猴子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河北邯鄲一野生動物園,猴子園區內的生態環境惡劣,園區假山周圍全是汙水池。楚天都市報記者搜索發現,該動物園前幾日曾發生獅子死亡事件。>涉事動物園猴子住在長滿綠藻的汙水池14日,一段網傳視頻顯示,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佛山野生動物園的猴子園區,猴子們在中間的假山上活動,四周都是汙水,水面浮滿綠藻,而通往園區內部的部分樓梯間也被汙水浸泡。記者注意到,汙水覆蓋了猴區大部分面積,猴子們被「孤立」在假山上。
  • 80後小夥化身大自然錄音師
    目前,他上傳到網絡的大自然聲音播放量已達數千萬。為治失眠,網上搜到「白噪音」聲谷是個80後,老家在桂林,如今在杭州工作,職業是網際網路產品設計和運營。因網際網路工作節奏快、壓力大,聲谷曾長期失眠且比較嚴重。「我在網上看了一些白噪音治療失眠的文章後,就嘗試著去聽這些聲音,聽了後發現效果挺好,對我來說還挺有幫助的。」
  • 芬蘭地圖上的神秘地名
    Kuusisaari/雲杉島在人口稀少的國家,人們早先主要通過水路進行交通運輸,於是很自然地就根據其對應於河流和湖泊的位置來命名這些地方。其它地區的地名似乎聽上去更為合適一點:Mustikkamaa(藍莓地)是赫爾辛基動物園附近的一個島嶼,聽上去挺動人的;而赫爾辛基的城區之一——具有波西米亞風格並以眾多酒吧出名的Kallio,其恰當的翻譯就是「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