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勝.又名許法勝,道號竹山老人。畢業於延邊大學美術學院,師從李愛國,霍春陽,賈廣健,未君等名家。1969年生、國家一級美術師、中書協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北京東城書協美協會員、民進北京會員、2013-2014研修北京大學李愛國工作室,北京光彩集團籤約畫家,北京九州書畫藝術研究會員,長白山國畫院副院長,現居北京職業書畫家。
許永勝·花鳥作品
國畫大師許永勝荷花作品賞析
國畫荷花作品欣賞:中國古代詩句中對荷花的描寫非常之多,當然最經典的也就是:出淤泥而不染。一句話說出了荷花本身所具有的內在品質,突然之間仿佛荷花是有靈性的,面對外界的幹擾從不被汙染,多麼偉大的品質。所以在國畫花鳥畫中,荷花一直是代表之一,今天就詳細來欣賞幾幅從白山黑水走出來的畫家許永勝的國畫荷花的代表作品。
許永勝·花鳥作品
誰都知道,在當今的畫壇上要想闖蕩出一點名堂很難。而這難,對於許多畫人來說,也許難在削尖腦袋都投靠無門。但這是一種喪失人格的投機之難,從本質上說是與藝術之難不可同日而語的。在我的眼裡,真正的藝術之難,恰恰是難在面對種種包括投機機會在內的誘惑時所堅守的風骨和自信。從白山黑水一路走進京城的現代工筆畫家許永勝就是這樣一位令人敬佩高潔之士。
許永勝·花鳥作品
從傳承有序的中國畫史上看,傳統的工筆花鳥畫經過千年的傳承,名家大師代不乏人。多少在這塊園地中耕耘的藝術家廢寢忘食、孜孜以求,但時到如今,即使筆筆精到的大作都難以與時代同步。實踐已經證明,單從水墨技巧上去超越前賢已是難乎其難。因此,如果詩意和功法是中國古代文人畫的品評標準的話,那麼,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則需要在詩意的背景上注入「時代」的色彩。
許永勝·花鳥作品
我一向認為,藝術家是時代精神最敏銳的感知者,正因真正的藝術永遠與時代精神相連,所以,一件好的藝術品就是時代的見證者和風向標。許永勝的現代工筆畫好就好在能夠在大家習以為常的形式和技法上打破傳統工筆的古老框架,在一種緊隨時代的審美關照中表達著自己的性情。
許永勝·花鳥作品
看許永勝先生的畫,給我的總體感覺是筆觸現代而情系故國。他的畫不是以氣魄見長,而是象一闋闋的宋元小令,在小中見大的追求中體現著高貴的雅致。因此,從總體看去,閒花添豔,野草生香,對沉浮於都市紅塵中的人們是一副很好的清涼劑
許永勝·花鳥作品
我很喜歡他的月下荷花圖。面對著一幅幅天籟般的荷花,悉心感覺其中的氣息與律動,那藍色純淨的月光,綠幽深邃的荷塘,仿佛剎那間就把我們在紅塵中翻滾的靈魂蕩滌一空。再看他的技法,西畫著色的借鑑,富有現代裝飾風格的構圖,功力深湛的中國傳統線條巧奪天工般的結合在一起。通過線條和色彩,筆觸和肌理的有機融合,在極富現代裝飾意味的構圖中,以一種中國傳統詩詞般的氣韻貫穿在整個畫幅之中。尤其是他那大膽而有序的用色,奇妙地體現出光與色在不同環境中的強弱變化,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許永勝·花鳥作品
面對他的荷花系列,遠觀,你能感到天地空朦,水塘如鏡,夜色如洗,境界空曠,恬淡清新之中一種大超脫的幻境籠罩身心。荷花花葉清秀,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自古就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寄託著人們心中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汙的高潔追求。蓮花有並蒂同,荷花心者,為一蒂兩花,且「蓮」與「憐」諧音,是男女好合、夫妻恩愛的象徵;蓮花多子,故可寄託多子多福的願望,多子的蓮蓬也象徵著多多生子。
許永勝·花鳥作品
用大寫意的手法展現了盛夏之荷的磅礴與婷美,寫意荷本身就有一種磅礴的氣勢,它渲染了盛夏荷生命旺期的姿態,大片厚重的荷葉,亮麗的荷花,色彩恰到好處,濃淡適宜,而且所畫之荷,是以復瓣蓮花為主,又用幾隻白鷺加以點襯,更能顯出荷塘中魚蝦豐富。把這幅佳作掛在家中自有一份清淨和寧遠,與屋外的紛雜自然隔離,看著這幅清新脫俗的荷會使人躁動的心沉靜下來,獨處之時,還自己一份寧靜與平和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許永勝·花鳥作品
近瞧,你可以細心揣摩荷葉葉片極強的脈絡感以及菊花花瓣和小鳥羽毛難得的質感。在用墨上,很乾很淺的墨,卻有很深很柔的情,看著就讓人懷念那些過去了的田園風光,整幅作品有著一股凝固不散的清氣在迴蕩。在畫面布局的構思上,他的畫妙在能夠於簡約中透出一種很強的視覺張力,寧靜中散發出悠遠的意味。從藝術理論的角度看去,中國藝術從來就是寫「心」的藝術,畫家筆下所描繪的景物,不管是人物、山水還是花鳥,也不管是寫實、變形或者抽象,都是一種「心」的表達。
許永勝·花鳥作品
許永勝·花鳥作品
許永勝·花鳥作品
許永勝·花鳥作品
許永勝·花鳥作品
許永勝·花鳥作品
許永勝·花鳥作品
許永勝·花鳥作品
許永勝·花鳥作品
許永勝·花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