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聯手一線醫護向海外分享抗疫經驗,5天超140萬人瀏覽,《Nature...

2020-12-05 大眾證券網

由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並資助,數十位中國「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編寫的《新冠肺炎防治手冊》,日前獲得世界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和國際奧委會等多方推薦,另有7種語言版本將於本周發布上線。


圖:Nature官網推薦

該手冊開放全球免費下載,自3月18日上午8時手冊全球直通站發布以來,截至3月22日24點,累計已有140多萬人瀏覽了該頁面,手冊被下載超40萬次。所有瀏覽用戶中,來自海外的用戶佔比高達67%,其中,菲律賓和美國的分列海外國家來源前兩名。

鑑於海外疫情發展勢頭嚴峻,社會各界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將這份新冠肺炎防治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人。其中,國際奧委會就向日本、法國、美國等所有冬、夏奧運會舉辦國奧組委及相關體育機構分享了該手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還在官網對手冊進行推薦。

官方組織之外,大量的用戶也在用轉發等多種方式分享該手冊。日前,一位以色列90後就自發列印了300份手冊送到了當地兩家最大的醫院。這兩所醫院也是當地新冠肺炎患者接診定點醫院。

圖:中文版手冊封面

馬雲曾表示:「今天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著了火的森林裡,觀望、恐慌、無知、不作為和亂作為都是不負責任的,我們必須有所行動!」在他看來,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是應對當前疫情最寶貴的財富,這也是發起這份手冊的初衷,希望幫助海外醫護人員「不必從零開始」。

為了讓儘快將這份經驗整理並分享給海外醫護工作者,僅用1周時間,手冊中英文版發布上線。基於阿里巴巴達摩院智能人機協同平臺和多個專業翻譯團隊的努力,預計本周內,義大利語、法語、日語、波斯語(伊朗)、西班牙語、德語,印尼語7種語言版本也將發布上線。另有俄語、荷蘭語、泰語、韓語、葡萄牙語等更多語種手冊也在加緊翻譯中。

據介紹,這份手冊是在中國國家衛健委防控及診療指南基礎上,綜合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上千位一線醫護人員的實戰經驗總結而來。內容涵蓋了預防、診療和重症護理等多個部分,還特別針對患者不同分型的救治原則及診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類問題提供了細緻全面的解答。

過去兩個月,作為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定點收治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接收患者超2/3為重症及危重症的情況下,創下了醫護人員「零感染」、疑似患者「零漏診」、確診患者「零死亡」的「三個零」奇蹟,被稱為浙江省抗新冠肺炎「定海神針」。


相關焦點

  • 中國社會組織的海外抗疫:跨界抱團,覆蓋六大洲上百個國家
    這批物資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和馬雲公益基金會提供。 圖源:新華社 據統計,截至3月26日,中國社會組織計劃及已開展的全球抗疫行動已覆蓋六大洲至少104個國家,佔有疫情的國家的比例達53%。有業內專家表示,中國社會組織此次積極參與海外抗疫非常值得肯定,同時「走出去」還面臨經驗、渠道等問題,以及如何更好處理關稅、外匯管理等政策瓶頸。
  • 東平縣啟動春風行動 「一對一」關愛抗疫一線醫護子女
    2月13日,在送媽媽去湖北黃岡的離別現場,尹資源向媽媽承諾。尹資源是東平縣實驗中學八年級的學生,他的媽媽是該縣中醫院內科護士長。得知媽媽要去支援黃岡,雖然十分不舍,但是尹資源還是雙手支持媽媽的決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來,東平縣有不少像尹資源媽媽這樣的醫護人員衝向疫情一線。
  • 抗疫一線耀眼的「火焰藍」
    他們是抗疫一線耀眼的「火焰藍」,是永遠在逆行的消防指戰員。當得知轄區內醫院將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時,他們深入醫院開展消防安全上門服務,築起安全的屏障;當醫院的收治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時,他們主動扛起了轉運醫療廢棄物和轉移康復患者的重擔,與病毒「零距離」同行;當城市逐漸甦醒,他們又擔起了洗消殺毒和助力企業安全復工復產的任務。
  • 馬雲基金會請多名參與新冠病毒治療的一線臨床醫生,花了一星期的時間寫了一本醫院、醫生和護士的治療護理手冊,今天上線
    無意中上網瀏覽到:馬雲基金會請了很多參與新冠病毒治療的一線臨床醫生
  • 網上連線美國英國義大利 中國抗疫經驗這樣分享給世界
    從患者診療的有效藥物到醫護人員防護措施,再到安裝人工膜肺等手術執行的具體條件,短短一小時的會議乾貨滿滿。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除中國外、151個國家和地區逾12萬例患者感染,部分國家死亡率超過6%。連日來,浙江省多家醫院收到來自海外求助,專家和醫護團隊採用視頻連線、郵件交流等方式,與世界同行分享浙江經驗。
  • 網上連線美國英國義大利……中國抗疫經驗這樣分享世界
    從患者診療的有效藥物到醫護人員防護措施,再到安裝人工膜肺等手術執行的具體條件,短短一小時的會議乾貨滿滿。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除中國外、151個國家和地區逾12萬例患者感染,部分國家死亡率超過6%。連日來,浙江省多家醫院收到來自海外求助,專家和醫護團隊採用視頻連線、郵件交流等方式,與世界同行分享浙江經驗。
  • 同心抗疫再繼續,人民國肽為抗疫一線捐贈價值60萬元肽健康產品
    同心抗疫再行動。3月6日,人民國肽集團愛心小隊走進北京醫院和首都醫科大佑安醫院,為奮戰在一線的抗疫醫護人員,送去價值60萬元肽健康產品,助他們補充營養,為他們抗疫加油!用生命守護生命,從1月下旬開始到現在,50多天的時間,他們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沒有春節、沒有假期,甚至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們還缺乏醫護用品,是他們的責任擔當,是他們的無私奉獻,是他們的醫者仁心……順利實現一個個清零。奉以鮮花,致以祝福。
  • 泰安東平縣啟動春風行動 「一對一」關愛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
    2月13日,在送媽媽去湖北黃岡的離別現場,尹資源向媽媽承諾。尹資源是泰安市東平縣實驗中學八年級的學生,他的媽媽是該縣中醫院內科護士長。得知媽媽要去支援黃岡,雖然感到十分不舍和擔憂,但是尹資源還是雙手贊成媽媽的決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東平縣有不少像尹資源媽媽這樣的醫護人員衝向疫情一線。
  • 中國留基會《全球抗疫英雄譜》電子書向社會發布
    2020年3月30日,基金會開設「全球抗疫英雄譜――奮戰在國際抗擊新冠肺炎(COVID-19)一線的醫護人員」欄目,通過編輯、翻譯國際媒體刊發的人物報導稿件,以官網官微為輿論主陣地,積極宣傳疫情期間全球醫護人員的英雄事跡,傳遞國際合作抗疫的正能量。
  • 聯手恆大鐘南山抗疫進展神速 哈佛醫學院院長:史無前例
    哈佛鐘南山恆大共同召開線上會議今年2月,恆大集團攜手哈佛大學、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成立"中美新冠病毒肺炎科研攻關專家組",因匯集中美最頂尖醫療科研專家,被網友稱為國際抗疫"豪華天團",一舉一動備受關注。5月15日,哈佛醫學院召開線上媒體發布會,首次披露三方合作抗疫最新進展。
  • 上海交大醫學院線上培訓傳播抗疫護理「中國經驗」
    圖說:抗疫護理創新防護用品捐贈予特多醫護工作者 來源/主辦方供圖昨天深夜,一場特殊的防疫培訓在「雲端」進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特多衛生部主辦,上海交通大學護理學院承辦的「中國上海-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護理專項視頻培訓會上
  • 中聯重科、愛爾眼科、步步高和鹽津鋪子等公司成湖南抗疫...
    截至5月15日,愛爾眼科已向海外捐贈近57萬隻口罩,防護服1.1萬套,護目鏡1.2萬副,外科手套1萬副、核酸檢測試劑1萬人份。大年三十,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就帶領公司啟動啟動馳援武漢行動,正月初三,第一批價值一百多萬元的防護服、N95、KN95口罩、防護目鏡等醫用物資就送往武漢。
  • 川普發表驚人言論,將矛頭對準一線醫護
    美國最新更新的疫情數據顯示,當前全美累計的確診患者已經超過900萬,死亡患者也上升至一個新高度,超過23萬人,疫情隨時可能徹底失去控制,在所有人面臨感染新冠的風險,將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時,讓人沒想到的是,川普非但沒有針對持續惡化的疫情做出反應,反而質疑死亡數據真實性,且突然開啟甩鍋模式,將矛頭對準美國醫護人員。
  • 美國聯邦政府儲備的抗疫醫療物資所剩無幾,巴西亞馬遜雨林原始部落...
    世衛組織:確診病例將在幾天內升至百萬當地時間4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世衛組織對疫情的迅速升級和全球蔓延深感關切。「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我們將見證確診病例升至100萬,並有5萬人死亡。」在美國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市,一些醫護人員講述了自己在抗疫一線的經歷。同天,位於紐約中央公園東北部的野外公園開始接收新冠肺炎患者,大約70名志願醫護人員在這裡工作。該野外醫院位於紐約市一醫院附近,旨在為這家醫院分流患者。
  • 國際頂尖醫學期刊邀中美一線抗疫專家「雲相約」 探討疫情防控走向
    各國醫護人員和科研團隊都義無反顧地投入了這場敵暗我明的戰爭。截至2020年4月22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已發表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相關文章近80篇,其中11篇文章來自中國團隊。自疫情初期,中國科研和醫護人員便積極發聲,與全球共享新冠病毒數據、臨床病例及研究進展。
  • 匹克研發3D列印「解放耳朵神器」 馳援湖北一線醫護人員
    核心提示:正值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關鍵時期,中國運動品牌匹克傳出好消息:該公司3D列印研發團隊根據醫護人員的需要,研發出了一款口罩調節器,通過3D列印工藝迅速實現生產,並陸續將產品免費捐贈給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新冠病毒疫情牽掛著每一個人的心。
  • 一切為了治病救人——中國抗疫生命至上的生動實踐
    「如果疫情捲土重來,醫院管理方面有何經驗分享?」……4月23日下午,一場特殊的視頻交流會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舉行,提問的是以色列阿什杜德醫院相關負責人,回答的是金銀潭醫院一線的醫務人員。「近期我們舉辦了多場類似的跨國視頻會議,以色列、加拿大、德國等國的很多醫院希望分享我們救治患者的經驗。」
  • 廣東援鄂醫護人員走進南航講述抗疫故事
    8月22日,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以下簡稱「南航」)舉辦了一場以「感恩同行,為愛護航」為主題的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中山大學各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的15個家庭走進南航,共同回顧「抗疫」經歷,分享「抗疫」故事,近距離參觀飛行員訓練模擬機,了解飛行員成長經歷。
  • 外國留學生倒時差同步學習 向家鄉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留學生「倒時差」同步學習 向家鄉分享中國抗疫經驗受疫情影響,許多高校尚未正式開學,採用網絡課堂的方式確保學生「停課不停學」。不少來華求學的留學生為了跟上學習進度,也堅持每天上網課,他們還積極向身邊的朋友分享中國的防疫經驗,期待自己的國家能與中國攜手,降低疫情所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