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的防務網站的報導,美國海軍部長布雷斯韋特此前表示,美國海軍將定期到俄羅斯北極附近海域進行巡航,以挑戰俄羅斯在北極高緯度地區的擴張。那麼這番話明顯是針對俄羅斯在今年1月1日將北方艦隊升格為軍區的這個舉動,也可以看出來美國接下來將加大在北極地區和俄羅斯的爭奪。
北極在這些年越來越成為戰略熱點,環北極圈的國家都對北極提出了主權要求,還有其它利益要求。那麼為什麼北極現在越來越受到關注,成為一個香餑餑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冰層的融化使得北極航線的開通不再是夢,逐漸成為現實。那麼北極航道的開通有多大的作用呢?它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縮短北美以及亞洲到歐洲的航線,縮短的距離也可以達到幾千公裡,這對於世界航運業來說是充滿了吸引力,有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如果說北極航道開通, 現有的航運版圖肯定是要進行重新改寫的。正因為有著這麼巨大的吸引力,所以現在環北極圈的國家都對北極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而且紛紛加大在北極地區的投入。
俄羅斯是戰略眼光最遠的,而且它也動手最早。早在2014年的時候,它就把北方艦隊改為北方艦隊的聯合戰略司令部,並已經開始加大在北極地區的投入。當時這個北方艦隊的聯合戰略司令部除了原有海軍兵力之外,還加入了其它的陸軍兵力和空軍的兵力,包括兩個陸軍的獨立步兵旅,實際上就是第14集團軍下轄的第200還有80這兩個獨立的摩託化步兵旅,主要用於北極進行機動作戰。同時還投入了一個海軍陸戰旅,還有一個防空師。這些年俄羅斯也不斷加大在北極地區特殊裝備的研製和部署,像各種適應北極氣候條件的陸軍裝備、海軍裝備和空軍裝備都是在不斷地服役,比如說像米17北極型直升機 還有道爾防空飛彈系統、鎧甲防空飛彈系統等等,已經都陸續部署到北極地區。
據西方統計 俄羅斯在新西伯利亞群島,還有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以及北地群島和新地島組建了400個軍事基地和軍事設施,那麼其中機場就有13個,還有10個雷達站。因此俄羅斯憑藉它的地理優勢,已經在北極地區佔據了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它的兵力本身就比較強大,這些年它是越來越強,而且在今年俄羅斯正式將北方艦隊升格為軍區級別,由此也可以看出來,俄羅斯對於北極地區是志在必得。這樣一來的話,它跟周邊的北極圈的這些國家發生的摩擦肯定會越來越大。
特別是美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它尋求的就是掌控全球,對於北極這樣一個香餑餑自然是不可放過的。但是美國沒有太明顯的地理優勢,它面對北極的主要就是阿拉斯加,但是阿拉斯加缺乏良港,特別是深水港,這樣一來它的水面艦隊是很難在北極地區進行有效活動的。因此美國主要是用的是核潛艇 也就是像布雷斯韋特說的,美軍唯一優勢就是核潛艇,這也就是其要把核潛艇的數量提升到70至80艘的主要原因。這些年美國海軍也是越來越多的在北極地區進行巡航,但其先天缺陷也是比較大的,因為美國的核潛艇在北極地區以前部署得不多,這些年才開始陸續地去進行各種的實驗和試航。相比之下俄羅斯海軍核潛艇就不一樣,它們長年累月在北極地區活動,北方艦隊不管是攻擊型的還是戰略核潛艇,都具備衝破北極冰蓋的能力。而且衝破的冰層還是非常厚的,像2至3米的冰蓋它都能衝破,相對於美國來說,俄羅斯顯然是具有天然優勢的。
再一個就是破冰船,俄羅斯的破冰船是有50艘,而且很多都是大噸位的,甚至採用核動力。相比之下美國在這方面是極其缺乏的,它只有一些美國海岸警衛隊所屬的破冰船,而且能力還不是特別強,這也是美國海軍水面艦艇難以在北極展開大規模活動的主要原因。現在美國實際上也重建了第二艦隊,它的負責範圍已經擴大到巴倫支海,那麼按照布雷斯韋特的說法,美國海軍接下來不僅要深入到巴倫支海,還要到克拉半島一帶,這樣就可以給俄羅斯施加更大的壓力。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國現在和俄羅斯在北極的爭奪越來越激烈,這必然會導致兩國在北極地區摩擦越來越多。在冷戰時期,美蘇之間就不斷地爆發各種摩擦。現在在北極地區,如果美俄進一步地進行這樣的部署和爭奪,摩擦肯定是越來越大。
俄羅斯海軍還有它的空軍,現在肯定是部署得越來越強,和美國空軍和海軍這樣的交鋒肯定也越來越多,因為美國空軍決定在阿拉斯加沿北邊一線部署150架隱身戰鬥機,主要是F35,還包括一部分的F22,這樣的話它在空中力量方面顯然對於俄羅斯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但是在海上的話它沒有什麼明顯優勢。俄羅斯現在也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部署,但它除了部署像S400防空飛彈系統,還有像道爾、鎧甲防空飛彈系統之外,還把米格31,也就是能夠攜帶匕首高超音速飛彈的截擊機也部署在北極地區。
因此在未來的情況下,俄羅斯在打擊能力方面肯定是強於美國的,而且它佔有先天的地理優勢,所以未來在爭奪北極軍事優勢方面俄羅斯並不遜色,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它還是要強於美國的。這也使得美俄將來有可能在北極地區發生一些衝突,這種可能性是應該說是非常大的。當然了,大規模的戰爭美俄雙方都承受不起,因為兩國都有巨量的核武器,一旦交手後果肯定不堪設想,但是摩擦肯定是會不斷地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