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和俄羅斯的紛爭:斯瓦爾巴群島為何成為北極潛在的火藥桶?

2020-12-06 每天一點冷芝士

法律條文的模稜兩可,俄羅斯人的民族情感,資源誘惑加上戰略意義,讓斯瓦爾巴群島成為北極火藥桶,矛盾數十年來不可調和。

挪威以北700公裡,北冰洋之上,坐落著斯瓦爾巴群島,面積16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挪威的五分之一大小。也許有的讀者對它有所耳聞甚至去旅遊過,因為這一地區對中國公民免籤,中國還在這裡修建了黃河站。但少有人知的是,這裡是北極的是非之地,雖然主權屬於挪威,其實爭議不斷,是不少國家眼中的一塊肥肉。

地理位置

白紙黑字,證據不確鑿

這片陸地1596年由荷蘭探險家命名,是捕鯨的風水寶地,荷蘭、英國、丹麥、挪威都想把這塊利潤豐厚的土地搞到手,還沒等爭出個結果,鯨魚和海象的數量就因過度捕殺而迅速減少,捕鯨業衰落,各國也就失去了爭的興趣,斯瓦爾巴群島一直保持無主的狀態。

捕鯨業

20世紀初煤礦開採興起,英美相繼在島上開了煤礦公司,近在咫尺的發財地,挪威當然也不甘落後。直到21世紀,煤炭產業依舊是斯瓦爾巴群島的支柱產業,2007年的收益為20.08億克朗,對比一下旅遊業賺了3.17億克朗,就知道煤炭生意做得有多興旺了。

曾經的煤礦工地

事不宜遲,1910和1912年,挪威、瑞典和俄羅斯開了兩次會來討論管轄權的問題。很快,相似的劇情重演,還沒討論出個結果,一戰爆發了。

戰爭期間挪威保持中立,但提供了商船支援,戰後挪威趕緊以此為籌碼撈一筆,要求得到斯瓦爾巴群島的主權來補償自己商船的損失。不給,道義上說不過去,給,那可真是天上掉餡餅砸到挪威腦袋上了。

最終《斯瓦爾巴條約》將該島主權授予挪威,但所有籤約的締約國都可以自由進出該島,享有平等的捕魚、採礦等商業活動權利。這看起來是個公平的解決方案,挪威的要求滿足了,其他國家也不吃虧。

但落到細節上看,這個條約含糊不清,哪些領海算是斯瓦爾巴群島的?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又該怎麼算?這些都沒說清楚,這個誕生於現代國際海洋法之前,含糊不清的條約,是斯瓦爾巴群島爭議的根源。

守著寶藏如履薄冰的挪威

若是摳起字眼來,《斯瓦爾巴條約》說的是將絕對主權完全授予挪威,且並沒說領海以外的海域該怎麼辦。再搬出《現代國際海洋法》,於是挪威覺得斯瓦爾巴群島的大陸架和領海以外兩百海裡,只有自己有權利在這塊地方賺錢,條約賦予各國的商業活動權利只有在島上才算數。

想圈地獨吞?冰島和西班牙首先跳出來抗議,並打算提交國際法院,有的國家威脅要採取「必要措施」來維權。挪威也不敢一意孤行,把嘴仗演變成武鬥,它小心翼翼地建了個漁業保護區,而不是完整的專屬經濟區。

海域劃分

哪怕只是漁業保護區,氣氛都劍拔弩張,1994年,冰島漁船用小型武器抵抗挪威海岸警衛隊,挪威發射了兩輪炮彈然後把船扣了,冰島首相直接把這事告到國際法院。

而戰鬥民族就更狠了,2002年俄羅斯派了北莫爾斯克號驅逐艦去這片海域,俄方官員明確放話:如果挪威海岸警衛隊敢幹預俄羅斯漁船,那就擊沉挪威警衛隊的船。面對這樣的力量展示,挪威外交部慫了,的確沒敢扣俄羅斯漁船。

北莫爾斯克號

北極是俄羅斯人的麥加聖地

爭議的第二個原因,在於俄羅斯的民族觀念。1919年巴黎和會瓜分戰利品時,俄羅斯沒有受到邀請,對於背著它籤的《斯瓦爾巴條約》,俄羅斯本就心懷不滿。

俄羅斯副總理迪米特裡·羅戈津曾經發推特表示:該地區與俄羅斯人的情感緊密相連,北極是俄羅斯人的麥加,挪威人讓他們的遊客坐著雪地摩託來這片土地探索蘇聯遺產。

俄副總理羅戈津

羅戈津的另一個身份是俄羅斯北極委員會主席,他曾在2015年出現在斯瓦爾巴群島,這是俄羅斯的暗示:斯瓦爾巴群島不是挪威的一部分,至少羅戈津可以自由地出現在這裡。事實上,斯瓦爾巴島民有10-20%都是俄羅斯公民。

對俄羅斯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場爭奪資源和利益的鬥爭,更關乎俄羅斯的民族自豪感。蘇聯極其重視北極權益,四大艦隊之首北方艦隊,前身就是北冰洋艦隊,艦隊基地位於科拉半島,大部分都在北極圈內。俄羅斯人戰鬥民族的名聲在外,若是加上民族情緒的共鳴,一旦爆發衝突無異於引爆了一顆炸彈。

看得見吃不著的石油誘惑

原因之三來自於能源的誘惑。2008年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北極圈至少有地球13%的石油儲量和30%的天然氣儲量。近年來,挪威對斯瓦爾巴群島周圍兩百海裡的油氣預估翻了一倍,這意味著這片海域之下埋藏著數十億桶石油,簡直是擺在各國面前的一個聚寶盆啊。

北極石油地圖

但很可惜的是,只有陸地上能夠自由開採,這是斯瓦爾巴條約允許的。大陸架的石油和天然氣,至今也沒有對外開放,石油可比鱈魚貴重多了,除非這片是非之地有了能服眾的主人,不然沒人敢貿然開採,名義上的主人挪威也不敢。

1944年,蘇聯向挪威施壓,要求把斯瓦爾巴群島置於挪威和蘇聯的共同管理之下。挪威又不是傻子,蘇聯一旦名正言順地插手就沒自己什麼事了,經過議會秘密辯論,挪威頂住壓力拒絕了蘇聯的要求。

1985年挪威做出試探,宣布要開闢一個新的石油勘探區,劃的範圍只超出了斯瓦爾巴群島南部界限一點點,就收到了蘇聯的警告和英國的重點關注,最終挪威政府沒有做出任何行動,讓這件事被遺忘。

當本家和對頭利益一致

豐富的油氣資源本來就吸引了眾國家的目光,偏偏斯瓦爾巴群島的戰略意義也很要命,想不招惹是非都難。前文提到俄羅斯的北方艦隊,這是俄羅斯最大一支海軍力量,是俄羅斯「堡壘」防禦體系的主心骨。而斯瓦爾巴群島的鄰居,就是北方艦隊的母港摩爾曼斯克,北方艦隊的戰艦和潛艇要想進入大西洋必須經過斯瓦爾巴群島和格陵蘭島,堵在王牌艦隊家門口了,此地對俄羅斯的軍事意義不言而喻。

黑色箭頭為斯瓦爾巴群島,橙色箭頭為摩

而在北約內部,斯瓦爾巴群島問題簡直是對聯盟凝聚力的重大考驗。冰島、丹麥、西班牙和英國都明確反對挪威對斯瓦爾巴群島周圍海域的管轄權,和俄羅斯一個態度,就連老大美國,雖然表面上支持挪威,但對周圍海域的經濟權利仍持保留意見。

能夠把本家和對頭的利益統一到一條戰線,挪威還真是捧著個燙手山芋。如果俄羅斯打起經濟利益的幌子在斯瓦爾巴群島採取行動,該如何應對,可能會導致北約內部嚴重分裂。

防禦工作任重道遠

法律條文的模稜兩可,俄羅斯人的民族觀念,資源誘惑加上戰略意義,讓斯瓦爾巴群島成為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火藥桶,緊張氛圍很有可能升級成軍事衝突。零和博弈的時代早已過去,侵略不如合作共贏。分歧一時半會兒肯定無法調和,那麼,如何預防潛在的危機呢?

需要提防的頭號餓狼是俄羅斯,俄羅斯在北極毫無顧忌地進行軍事擴張,挪威若要在軍事實力上和俄羅斯平起平坐,不知道要攢多少年的本錢,況且,勢均力敵、針鋒相對也無益於解決爭端,不靠譜。

挪威需要的是一支常年在北極訓練、可以在惡劣氣候中行動、具備兩棲作戰能力、且能針對俄羅斯的「小綠人」(不佩戴任何國籍標識的特種兵)的部隊。這才是確保談判能夠進行的籌碼。

海軍陸戰隊隊員訓練

於是,一支海軍陸戰隊(MRF-E)在挪威建立起來,這支部隊可以說是專門為了北極防務而生,首先要學習大量北極生存的專業知識,一次在北極生活好幾個月,應對極寒天氣已經成了日常生活經驗。

第二,海軍陸戰隊,顧名思義必須是兩棲專家。挪威本身軍事實力不強,但有財大氣粗的美國做後盾,為這支部隊出人又出力。既派遣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加入,又提供兩棲艦艇用於訓練,並且定期輪換,保持刀刃始終鋒利。短板在於破冰能力不足,因為美國的破冰船嚴重短缺。

第三,這支部隊雖然規模不大,只有約700人,但長期和其他夥伴部隊進行多國演習,培養出相當的默契,是一塊哪裡需要哪裡搬的好磚。一旦面臨侵略,海軍陸戰隊會和挪威的北方旅合作,成為北約防禦的前沿梯隊。

儘管有這樣的利器,防禦工作仍然任重道遠。俄羅斯是北極理事會的成員,挪威不屬於歐盟,而且和歐盟在斯瓦爾巴群島海域捕魚撈螃蟹的問題上徹底鬧僵了,唯一指望得上的恐怕只有北約了。

2017年五月,北約議會在斯瓦爾巴群島主島開了個研討會,說明北約已經承擔起這一責任,努力解決成員之間關於領海之外的分歧,盟國之間分歧的時間越長,內部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導火索也就更可能被點燃。這個北極的潛在火藥桶,是終將被引爆,還是能夠走向和諧呢?

【作者:竹子】

【編輯:每天一點冷芝士】

相關焦點

  • 斯瓦爾巴群島上的俄羅斯風情
    典型的俄羅斯建築、隨處可見的俄文、酒吧中出售的伏特加……,在挪威屬的斯瓦爾巴群島,記者處處感受到的卻是濃鬱的俄羅斯風情。  挪威屬斯瓦爾巴群島目前的總人口約為兩千四百人,其中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佔百分之六十二,而對群島享有完全主權的挪威人只佔百分之三十八,這種情況在其他國家恐怕是很少見的。
  • 北極科考隊抵達斯瓦爾巴群島
    北極科考隊抵達斯瓦爾巴群島 >   中國科學探險協會組織的北極科考隊於當地時間19日凌晨3時15分抵達挪屬斯瓦爾巴德群島首府。中國科學家將在這個群島建設中國首個北極科學探險考察站,並以此為基地,進行為期3年的多學科、綜合性科學考察。  考察隊由中國科學院專家及記者17人組成。他們於16日從北京啟程,於當地時間17日凌晨進入北極地區。他們是從挪威的特羅姆瑟前往斯瓦爾巴群島開展科考工作的。
  • 斯瓦爾巴群島是一個位於北極圈北部的挪威小島
    斯瓦爾巴群島是一個位於北極圈北部的挪威小島; 大致位於挪威和北極之間,它擁有超過2.500名永久居民,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北部的居民區,我聽說這個群島的少數事情之一是天氣條件可能很惡劣,而惡性北極熊是最大的威脅,事實上,北極熊(3.500)的數量甚至超過了人類,那麼為什麼你會去斯瓦爾巴德
  • 旅行:關於中國人可免籤踏上的歐洲土地——斯瓦爾巴群島
    2004年7月28日,中國首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正式成立。中國成為第8個在這裡建立北極科考站的國家,黃河站也是中國繼長城站,中山站之後的第三個極地科考站。
  • 斯瓦爾巴群島算不算我國的飛地?我國到底有沒有「飛地」?
    這塊土地就是斯瓦爾巴群島。從地理位置上說,斯瓦爾巴群島距離挪威和俄羅斯更近一些,因此島上活動的人也多以挪威人和俄國人為主,但是兩國都沒有對該島進行過有效的行政管理。當斯瓦爾巴群島被發現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後,美國、英國、法國、挪威、丹麥、瑞典、荷蘭、日本和義大利等18個國家紛紛對該島嶼提出主張。
  • 被稱為歐洲最不尋常的神聖之地的斯瓦爾巴群島
    這就是歐洲最不尋常的島嶼——斯瓦爾巴群島。斯瓦爾巴(挪威語:Svalbard)是位於北極地區的群島,亦是挪威最北界的國土範圍。它坐落在歐洲大陸北方,約佇立於挪威大陸與北極點兩者正中間。群島橫跨北緯74°到 81°、東經10°到35°。
  • 一隻北極熊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營地殺死一名男子後被射殺
    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當局稱,在偏遠的斯瓦爾巴群島一處露營地,一名男子被一隻北極熊咬死。 朗伊爾城是挪威北極斯瓦爾巴特群島的主要定居點,該群島位於挪威大陸以北800多公裡(500英裡)處。 州長辦公室在其網站上的一份聲明中稱,這隻北極熊被旁觀者開槍擊中後,被發現死於附近機場附近的一個停車場。
  • 中國人出國只有兩個地方不用籤證:除了南極,還有斯瓦爾巴群島
    由於我國與世界接軌的比較晚,造成了我國人民出國旅行的不方便 ,出了國很多地方處需要籤證,然而中國人出國,也有兩個地方是不用籤證的,一個是南極,而另一個是斯瓦爾巴群島。南極大家都知道,那麼斯瓦爾巴群島你可了解?
  • 2004年,中國為啥把首個北極科考站建在了歐洲的挪威?
    北極地區通常被認為是北極圈以北的地區,這裡的的中間地帶是一片海洋北冰洋,周邊則是陸地和島嶼,這些陸地和島嶼分別屬於八個國家:美國、加拿大、丹麥的格陵蘭、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俄羅斯。北極地區中間水體北冰洋那部分的面積約為1300萬平方公裡,北極圈以內的陸地和島嶼的總面積約800萬平方公裡。北冰洋的總面積約為1475萬平方公裡,主要分為兩部分北極海區和北歐海區。
  • 2004年,中國為啥把首個北極科考站建在了歐洲的挪威?
    北極圈以內的島嶼眾多,面積最大的是位於北美的格陵蘭島(屬於丹麥),格陵蘭島面積約為216萬平方公裡,大部分位於北極圈內,另外還有伊莉莎白女王群島(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世界第十大島,屬加拿大)、新西伯利亞群島(俄羅斯)、北地群島(俄羅斯)、新地島(俄羅斯)、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俄羅斯)、斯瓦爾巴群島(挪威)等等,這些北極圈的島嶼的總面積約為400萬平方公裡。
  • 氣象站警報:挪威北極群島出現有史以來最高氣溫!北極熊或將滅絕
    但遠在歐洲北部的北極圈內,全球變暖與極端熱浪卻一刻沒有停歇,據挪威氣象局報導,北極圈內的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上周六(7月25日)創下有史以來最高氣溫。根據最新科學研究,北極地區的全球變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
  • 斯瓦爾巴群島:一個禁止出生和死亡的地方,只為不被「汙染」
    最接近北極的可居住地區之一——斯瓦巴爾群島斯瓦巴爾群島又譯為斯瓦巴爾特,或者斯皮次卑爾根群島,意思為冷岸海岸,這裡是挪威最北界國土範圍的屬地,想必很多人都對於這個地方不熟悉。斯瓦巴爾群島雖然條件惡劣,但這裡是最接近北極的可居住地區之一,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大約有3000人,整個斯瓦爾巴群島的面積在6.2萬平方公裡左右,雖然面積不小,但是大多數地區都被冰雪所覆蓋,僅有的綠色植物,是小極地柳和矮樺木。
  • 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和斯瓦爾巴大學部籤署合作協議
    中國科學探險協會今天和挪威斯瓦爾巴大學部籤署合作協議,雙方決定加強在北極科學研究方面的合作。  根據協議,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和斯瓦爾巴大學部將主要在北極高空大氣物理、地質、生物和冰川學領域進行合作研究,雙方將互換科學家和留學生,並進行中國和斯瓦爾巴群島相關地區的科學考察數據的對比研究。此外雙方還將共同促進中國科學家在斯瓦爾巴群島上建設北極科學考察站。
  • 探索北極的門戶斯瓦爾巴群島:致想像的盡頭
    挪威斯瓦爾巴群島在挪威語中意為「冷岸」。這裡是人類向北推進的最後一個定居地,也是探險家探索北極的門戶。朗伊爾城位於北緯78度,距離北極點僅1300公裡,是施瓦爾巴群島中最大的島嶼——斯匹次卑爾根的首府。城市坐落在冰川侵蝕的山谷中,以一位1906年到來的美國木材商人朗伊爾命名。
  • 氣象站:挪威群島氣溫再破紀錄,超正常水平十幾度
    但遠在歐洲北部的北極圈內,全球變暖與極端熱浪卻一刻沒有停歇,據挪威氣象局報導,北極圈內的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上周六(7月25日)創下有史以來最高氣溫。根據最新科學研究,北極地區的全球變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斯瓦爾巴特群島是挪威北部唯一有人居住的群島,距離北極約1000公裡,以北極熊的存在而聞名於世。
  • 地圖看世界;盤點挪威的海外領地
    挪威在9-11世紀的北歐海盜時期,曾不斷對外擴張;9世紀開始生存於挪威的北歐海盜集團曾到達諾曼第島,冰島,格陵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等島嶼,甚至還到達過北美洲海岸。布韋島在1928年成為挪威海外領地,處於南極條約組織《南極條約》凍結的土地範圍之外,挪威極地研究所定期對該島進行考察。(布韋島景色。)2,斯瓦爾巴群島。斯瓦爾巴群島意為冷岸海岸。
  • 挪威擁有哪些海外領土?
    斯瓦爾巴群島風光斯瓦爾巴群島是位於北極地區的群島,12世紀最早由挪威人發現,1596年荷蘭航海家巴倫支20世紀初,斯瓦爾巴群島發現豐富的自然資源,歐洲多國均宣稱對該島擁有主權,為防止為爭奪斯瓦爾巴群島主權而發生戰爭。1920年,在國際聯盟的主導下,1925年美國、英國、法國和挪威等33國籤訂了《斯瓦爾巴條約》,《斯瓦爾巴條約》規定挪威對該島擁有主權,所有籤約國公民在斯瓦爾巴擁有平等的經商權;同時該地區為永久非軍事區域和自由經濟區,該地區民眾安全由挪威政府負責。
  • 與南極相比,北極有什麼?
    北極圈內大部分區域是冰封的海洋,而陸地部分,則分別屬於加拿大、美國、俄羅斯、芬蘭、挪威、瑞典、丹麥、冰島等國的領土。▲ 拉普蘭地區薩勒克國家公園內薄霧籠罩的河流和山峰。中國的北極活動早於南極,但是中國的北極考察卻晚於南極考察。
  • 北極怎麼玩?這一篇或許說清楚了
    北極主要以海洋為主,海洋佔了總面積的60%。這與南極主要以南極大陸為主不同。 北極地區的範圍很廣。通常我們所說的北極地區指的是北極圈(66°34'N)以北的地方。北極圈穿越了8個國家:挪威、冰島、芬蘭、瑞典、俄羅斯、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丹麥屬地格陵蘭。抵達這8個國家之一,進入北極圈以北的地方,就算進入了北極地區。
  • 這個群島禁止死亡,建有地球種子的「備份硬碟」,中國人免籤進出
    這個任何靈丹妙藥都無法實現的理想,在靠近北極的一個群島上得以成為「現實」,因為這個群島上禁止死亡。當然,人固有一死的自然法則依然有效,他們拒絕死亡的方法只不過是將死亡進行轉移。在靠近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屬於挪威,這裡有一項令人稱道的奇怪規定,那就是禁止任何人在群島上死亡。如果病重了,必須得回到挪威本土上治療,這裡甚至不允許出生,在預產期一個月之前,孕婦必須離開群島,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杜絕在群島上出現死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