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氣象網訊 今天(2014年9月14日),9月第三個星期日是世界清潔地球日,讓我們一起來清潔地球。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的發展,廢料和生活垃圾的日漸增多,地球有限的自淨能力己難以承受日漸沉重的壓力。世界清潔地球日旨在號召全世界人民自覺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眼前做起,不亂扔雜物、不汙染環境,自覺清理各種廢棄物,轉變生產生活方式,低碳生活、綠色出行。
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
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
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溼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禦能力。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汙染防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生活廢棄物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
橘子皮:兩年。
皮革:50年。
玻璃:1000年。
菸頭:1~5年。
羊毛織物:1~5年。
易拉罐:80~100年。
塑料:100~200年。
尼龍織物:30~40年。
世界清潔地球日由來
1987年,澳洲人伊恩基南先生駕單人帆船環繞地球時,看到漂浮在海上的垃圾,深深覺得要做一些事。回到雪梨後,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發起了「清潔雪梨港日」。後來,伊恩又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在得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支持後,「世界清潔地球日」Clean Up the World Weekend (CUW Weekend)活動在1993年第一次舉辦。世界清潔地球日又名世界清潔日,時間是定在9月的第三個周末,現為全球最重要的環境保護活動之一,每年全世界有超過125個國家、4000萬人參加這個活動。
(責任編輯:顏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