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全食是最容易觀測,也是辨識度最高的天文現象之一。相比於同一地區六十年一遇的日全食,月全食的出現頻率更高。但是本次月全食恰逢月亮位於近地點位置,而且全食時間為晚上8點51分到10點07分,長達1小時16分鐘,非常易於觀測。從天文學角度看,本次月全食全名叫」超級藍月月全食「,上一次出現還是152年前。究竟這次月全食有何特別之處,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吧。》》》推薦閱讀:1月31日晚有月全食 今晚我國大部分地區可觀測150年一遇超大月全食
152年一遇超級藍月遇上紅月亮
2018年中國地區一共可以觀測到兩次完整月全食,本次月全食是最適合觀測的一次。根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介紹,本次月全食為超級藍月月全食,上一次發生超級藍月月全食還是152年前的1866年3月31號。而且,本次月食觀測環境極佳,不論是月亮高度還是月亮大小,都是近些年來最容易觀測的一次月全食。
不過和大家想像中的有些不一樣,超級藍月月全食,不是一個超級大的藍月亮出現在天空。首先月亮在天空中距離地球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就好像每年都會出現超級月亮一樣,超級月亮就是指滿月時月亮處於近地點位置。今年1月2日,是2018年最大的一次滿月,月亮直徑比平時大14%,可視面積大30%。本次月全食,同樣是月亮接近近地點的位置,因此月亮大小接近於超級月亮,但是肉眼看上去,並不能直接看出大小差異。
超級藍月月全食,首先是超級月亮,這次月全食比普通滿月更大
所謂藍月月全食,並不是說月亮是藍色的,今天我們的月食,肉眼看上去依然是紅色的。藍月亮是天文學的術語。我們知道月亮運行周期是29.53天,接近於我們的陰曆紀年法,但是陽曆周期是一年365天,因此陰曆和陽曆之間存在一個周期時差,這意味著會出現一個陽曆月份中出現兩次滿月(1月2日和1月31日),天文學中,第二次出現的滿月稱之為藍月。一般,藍月亮並不多見,平均每32個月才會出現一次藍月亮,而藍月亮恰逢月全食,則是非常罕見的天文現象了。
藍月指的是天文中同一月份的第二個滿月,視覺上月亮依然是紅月亮
雖然我們叫做藍月,但是我們拍攝月全食,肯定會得到一個紅色的月全食。紅月亮在天文中相對常見,發生原因是因為地球擋住了部分太陽光,太陽光線經過地球的折射從而使得月亮看上去顯現出紅色。但是月全食下的紅月亮,並不是每次都能看得到,這一次藍月亮遇到紅月亮,更是難得。上一次精彩的紅月亮月全食發生在2015年4月4日,從食既到生光僅有12分鐘,是21世紀最短的一次月全食。
另外一點,由於月亮在地球陰影的位置不同,月食通常分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這一次中國大部分地區,將能欣賞到從半影月食到月全食的全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