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網購的朋友應該知道,在阿里系的電商平臺中,付款之時一般會連同快遞費用共同支付,然後坐在家裡耐心等快遞上門就行,這個規律對於國內很多省份都適用。可是對一些欠發達省份的人群來說,免郵費卻難以執行,這些地區主要集中在我國的大西北地區,幅員遼闊然而人口密度很低,甚至部分地區荒漠化的程度還比較重。
令人欣慰的是,在阿里的主持下,往日的大西北荒漠地區開始出現明顯改觀,而且部分荒漠化地區已經得到有效治理。尤其是阿里商業版圖中的支付寶,在2016年就上線了螞蟻森林,對荒漠化的治理工作有重要貢獻,既解決當地人的部分就業問題,而且還曾拿到聯合國授予的「地球衛士」獎。
螞蟻森林邏輯上算是一款社交遊戲,用戶在手機端通過積攢能量就能實現線上種樹,而用戶所種的每一棵樹,都將在荒漠地區開花結果,整個過程中,用戶並不需要額外付款。從種植到落實乃至到後續的維護,統統都是阿里買單,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想必很多人都好奇,阿里花費巨資打造的螞蟻森林,在4年過後究竟是什麼樣子呢?最近螞蟻森林官方就公布了數據。
在螞蟻森林誕生於2016年8月,首次種植的是螞蟻森林的梭梭林一號園林。此次螞蟻森林官博公布的2017年與2020年的對比相當明顯。2017年的梭梭林,從圖片上看上去,數量顯得有些稀少,遠處已經看不到樹木的影子,而2020年情況就有所不同,所有的樹木都整齊進行排列,重要的是,4年的時間當中,之前栽種的樹依然長勢良好,它們像衛士一樣守護著腳下的領土。
另外,在2017年時,螞蟻森林整個樹木的選項只有四種,給用戶留下的選項比較少,但是到了2020年,螞蟻森林公布的樹木證書類型就已經高達64個,用戶可以用自己積攢的能量選擇更高端的樹木,為治理荒漠化進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實螞蟻森林能在4年間有如此成就,背後離不開阿里的資金支持,更離不開超過5億用戶的參與,而看到此次官方披露的數據對比,看到4年的變化如此明顯,真是令人感動的一件事。要知道在2017年,螞蟻森林用戶只有2.3億,種樹量只有1025萬,約合14萬畝。可一年之後的2018年,總參與用戶就達到3.5億,種樹5552萬,總面積76萬畝。
後續在2019年4月,螞蟻森林的樹木正式突破1億,此時5億人次的參與造就140萬畝樹木的總面積。直到今年的5月份,螞蟻森林的參與用戶直逼6億,種樹超過2億,總面積已經高達274萬畝,為世界的植被覆蓋率都做出突出貢獻。有數據顯示,全球綠化面積超過25%的淨增長出自於我們國家,而這幾年下來,累計減少的碳排放超過1200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在支付寶螞蟻森林的頁面中,支付寶已經加裝攝像頭,最新的圖片已經上傳成功,而所有的用戶都能在手機上看到螞蟻森林細小的轉變。更有意思的是,螞蟻森林結出的果實已經開始上市銷售。
俗話說積少成多,也許你認為你沒有做什麼,但是你的舉動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做出了貢獻。當然,所有的成長不能用數量來定義,但是每一份堅持必定有它獨特的意義。看到這4年間螞蟻森林的變化,你心裡有沒有一絲絲感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