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二堡(pǔ) ,東北旅遊購物著名的景點,東北女人心裡的時尚巴黎。」
聽完東北朋友安利後,第一時間去搜索地圖的人可能會一臉懵。
「堡」是個多音字,分別讀音(pù)、(bǎo)、(bǔ)」,能聽見這個字第四個讀音(pǔ)的,一定是東北來的朋友給你安利佟(tónɡ) 二(èr) 堡(pǔ) 了。
佟二堡這個常住人口只有4.3萬的遼寧省燈塔市的下轄鄉鎮,怎麼就能在東三省的江湖地位這麼高呢?
佟二堡成功圈粉大東北的原因,可以歸功於東北人對貂的愛屋及烏。
如果說宇宙盡頭是鐵嶺,那宇宙的中心必須得是佟二堡。畢竟裘皮業是佟二堡的經濟主導產業,全長兩公裡的皮草大街,成了東北大姑娘、小媳婦、老太太的精神家園。
東北知名脫口秀藝人李雪琴,多次在段子裡聊佟二堡
對東北人來說,這一年之中就沒有不適合買貂的時候,「春天清倉,夏天反季,秋天上新,冬天應季」。
一年四季「佟二堡免費直通車,天天發車」。
只要有人牽頭,一群人有商有量就登上了開往佟二堡的大客車。
在佟二堡免費班車覆蓋不到的城市,佟二堡daytour也曾是旅行社的熱門項目。時到今日,依舊有白天佟二堡自由活動,傍晚溫泉大世界的一日遊產品。
據媒體報導,在佟二堡最繁華的時候,「每天開往這裡的免費旅遊大巴車就有80多輛,小汽車有3500多輛,客流量能攀升至五萬」。做捎腳生意的電動車司機回憶起來,也是「一天到晚都是拉不完的生意」。
姜思達曾在《奇葩說》裡這麼說過,「我不同意刷爆信用卡買包,我只同意刷爆信用卡買貂,貂這個東西,在東北真的就是信仰。」
就連客車側翻,也不能阻擋大家買貂的熱情。
據華商晨報報導,2014年隆冬,一輛前往佟二堡的旅遊巴士在高速公路上側翻,在傷者送往醫院後,其餘的乘客從天窗裡爬出來,一路步行到高速路口,等待另一趟車繼續去佟二堡買貂。
東北偶像劇《鄉村愛情》 裡,謝大腳的這件貂,成功給全村女生種了草。
老一輩東北人眼裡,買件貂可比買個鑽石強多了,在冬天凜冽的寒風裡夠實在。
特別是零下幾十度裡,手機掏出來一會都能凍關機。為了愛豆努力拍攝的站姐,也在零下的哈爾濱街頭放棄營業,連夜買貂。
一個人有沒有貂,一方面能看出來家庭財力狀況,一方面能看出他的家庭地位。
「沒結婚前就有貂了,就能看出爸媽對孩子的寶貝程度。」
「要是結婚了有沒有貂,就能看出她在的老婆婆和老公心裡的地位。」
這個段子當然不只是消費主義的迷魂湯,畢竟在動輒零下三十度還颳大風的東北,風度跟溫度並存的終極奧義,還得是穿貂。
每年冬天下完雪,東北阿姨就開始合計著端一盆雪,用雪揉一揉洗貂。少數暴力洗貂的阿姨,還在短視頻的加持下成為全網焦點。
就在上周,北京零下18度,讓穿著超長羽絨服的大家瑟瑟發抖,朋友圈裡一片哀嚎的同時,去某寶搜索加厚羽絨服應急也得悄悄問客服一句:「這衣服,黑龍江能穿麼?」
在得到客服肯定的回答後才敢果斷出擊,畢竟能在東北歷練過的羽絨服,才能扛得住北京零下18度的水深火熱。
但你要問東北的朋友羽絨服暖不暖,他可能沉思一會回答你,整個貂吧。
「穿上坐拉磚拖拉機都不怕凍。」
隨著環保意識和動物保護概念深入人心,現在東北大街上穿貂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曾經輝煌的佟二堡已經日漸沒落,大部分商家也走上了直播帶貨這條新路子。
圖/《中國人的一天》
畢竟在這個年代,海南有房就跟手上有貂效果一樣,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