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口算什麼,武漢光谷才是宇宙中心

2020-12-06 騰訊網

光谷廣場綜合體聽起來像是一個工程,實際上除了表面上的光谷廣場,還有包括公路隧道、地鐵隧道、地鐵站和地下商城在內的四大工程同時在地下疊加進行。清華土木工程系博士在文章中認為它是中國乃至亞洲範圍內最複雜的地下工程。三條地鐵線,兩條市政公路隧道,一個地下公共空間,你跺你也麻。

上個月,一條#武漢建成亞洲最大城市地下綜合體#的消息突然登上了微博熱搜,十一假期武漢的光谷就已經突圍成全國熱門商圈Top1。

微博截圖

看看評論區武漢網友敲鑼打鼓放鞭炮的熱烈氣氛,和老藝術家一起過早的外地同事露出了疑惑且略帶不屑的神情:四捨五入不就是修了個超大防空洞嗎?看把你們武漢人給激動的。

微博截圖

老藝術家在廣州的街頭勉強吃完最後一口蘸著花生醬的邪教熱乾麵,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夏蟲不可語冰,沒有在武漢生活過的人哪裡知道,這條消息的重點根本不是亞洲最大,而是綜合體的所在地——光谷。

魔幻的武漢光谷/圖蟲創意

如果你有一個武漢的本地朋友,當你提出要去爬黃鶴樓或者去戶部巷吃地道的武漢小吃時,他臉上一定會露出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武漢戶部巷

這時候,你只要話鋒一轉,假裝通情達理地說「那我們去光谷逛逛吧」,那麼無論什麼樣的無理要求他都會答應你,即使是花八十塊錢在黃鶴樓的電梯裡體味古人登高望遠的詩意與歷史的滄桑浮沉也完全沒有問題。

武漢人表示你們外地人怎麼就知道黃鶴樓

武漢的城市宣傳口號是「武漢,每天不一樣」。

老藝術家每次過年回家的時候,都會看到武漢計程車司機對著手機導航裡的林志玲自言自語「個斑馬,昨天這條路還能走的」。

在這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只有光谷寵辱不驚,保持著自己的相對靜止,仿佛在告誡形色匆匆的人們,慢一點,讓靈魂跟上。

「師傅,光谷走不走撒?」

「不走!」

過光谷的感覺,像經歷一場羅生門

翻翻#武漢建成亞洲最大城市地下綜合體#的熱搜評論區,會發現雖然大家都在感嘆光谷修了很久,但在到底有多久這個問題上卻是眾說紛紜。

這個問題有太多人問過了

有人說從他大學入學修到了研究生入學,有人說小學畢業修到了大學畢業,最誇張的甚至說光谷已經修了快二十年了。

這些各執一詞的回憶都言之鑿鑿,如同長江上的迷霧一般經年不散。光谷到底修了多久,成了橫亙在每個武漢人心裡的一道羅生門。

人們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混亂的記憶,歸根結底是因為光谷不是一天建成的。

2001年,武漢東湖高新區被國家批准為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

俯瞰光谷廣場綜合體,很像加速器/圖蟲創意

這時候的光谷周圍只有一片低矮的民房,匆匆種下的綠化帶,偶爾有幾輛車出現,顯得轉盤空曠蕭條。

最醒目的標識物大概是轉盤中央白色的風帆狀建築。從2004年開始,光谷加速了。

光谷廣場綜合體/圖蟲創意

2號線一直延伸到了光谷廣場,世界城·光谷步行街、光谷資本大廈、大洋百貨、光谷國際廣場均在幾年間擺上日程。

以「光谷」為關鍵詞在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搜索,可以清晰地看到光谷的各類工程項目每年沒有消停過。

日前完工的地下綜合體是在2014年才打圍動工的。

光谷變身

其實,人們在談論光谷的時候未必說的是同一個光谷。

上班族所定義的光谷,是那個常年便秘的光谷地鐵站C口

光谷站C口限流/圖蟲創意

對於司機來說,光谷則是以轉盤為核心的光谷廣場,在那裡他們消磨掉自己的大好時光。

光谷廣場常年堵車/圖蟲創意

而在周邊的高校學生以及外地遊客看來,世界城步行街和大洋百貨才是光谷的靈魂所在。

光谷步行街盛況/圖蟲創意

這些興建於不同年份的建築承載著不同人群的回憶,這些回憶又在一次次的重複中互相拉扯、交融,造成了一場群體性的記憶錯亂

這種群體性記憶混亂並不少見,從「具」字裡面是兩橫還是三橫,到歌詞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還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 」,再到86版的《西遊記》中有沒有真假美猴王的劇情,那些信誓旦旦的記憶實際上早已被時間篡改。

在國外這種現象則被成為「曼德拉效應」,源於有多人聲稱自己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電視上看到過曼德拉的葬禮,而事實上曼德拉一直到2013年才去世。

不過,在看到光谷綜合體建成的照片後,老藝術家眉頭一皺,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大家應該知道,光谷素來就有宇宙中心的外號

乍一看真的很像宇宙中心/微博截圖

根據老藝術家在義務教育階段積累的深厚物理知識以及多年來對劉慈欣著作的細心研讀,很明顯,所謂的光谷地下綜合體只是不想引起混亂的幌子,宇宙中心的名號並非空穴來風,它真實的面目其實是光谷行星發動機。

記憶混亂則是因為大型量子實驗中擾亂了時空,創造了平行宇宙。多個宇宙的光谷記憶並沒有坍縮為一個,而是疊加在一起,成為了武漢最神秘的都市傳說。

光谷:我太難了

光谷綜合體剛修好的時候,不明真相的市民表示:五年時間,就修了這麼個發光變色的過山車隧道?

光谷晚上看就像發光的過山車隧道/圖蟲創意

顯然,這裡犯了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錯誤。只要我們把視線從光谷綜合體這浮誇的外表上移開往地下看看,就會發現,地下更浮誇。

光谷廣場綜合體聽起來像是一個工程,實際上除了表面上的光谷廣場,還有包括公路隧道、地鐵隧道、地鐵站和地下商城在內的四大工程同時在地下疊加進行

清華土木工程系博士在文章中認為它是中國乃至亞洲範圍內最複雜的地下工程。三條地鐵線,兩條市政公路隧道,一個地下公共空間,你跺你也麻。

在修建中的光谷廣場。

光谷廣場綜合體工程不僅複雜,而且體量龐大,簡直難上加難。

在直徑兩百米的圓盤之下被分為三層外加一個夾層。

整個工程總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大概是23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最深的地方挖了三十四米,相當於在地下修了11層樓。土方開挖量達180萬立方米,約等於20個地鐵站的總和。

正式通車以後將會有16個出入口,每小時可以通過24萬人,高峰期日均可通行人流40萬人次。

光谷廣場地鐵站人流量堪比春運/圖蟲創意

之所以建這麼大,是因為光谷並不存在早晚高峰的說法,它每時每刻都在勇攀高峰。

不久前據媒體報導,整個光谷的總人口已經突破了180萬。其中光谷關東街道50平方公裡的面積,人口就超過了一百萬,按照我國的城市劃分標準,就是一座中型城市。

根據東湖高新區公安分局數據顯示,2011年關東街道人口為22萬人,去年底為95萬人。

這大概是一個什麼水平呢?

1950年到1970 年,矽谷人口每隔15分鐘就有1人遷入「矽谷之心」聖何塞市。相比之下,光谷關東街過去8年,每隔5分鐘就有1人遷入。

誰能想到,最初以中國矽谷為目標的光谷,率先在人口壓力方面迎頭趕上。

同時由於光谷在頂層設計時制定了園區主導的社會管理體制,所以光谷實際上形成了由八大園區組成的巨型公司,而沒有正式的行政區劃。這才導致了關東街街道辦「37名工作人員管一百萬人」的新聞出現。

新聞截圖

在這些背景下,光谷廣場綜合體可以說是逼出來的亞洲最大。

武漢的終點與起點

在老武漢人的印象裡,光谷約等於城鄉結合部或者菜地

武昌看不起漢口,漢口看不起漢陽,只有在看不起光谷這件事上,三鎮人民才能停止內鬥、達成共識。

即使2018年光谷貢獻的GDP已經佔全市GDP總量的31%,連續兩年緊隨中關村排名全國高新區第二,隱隱有成為武漢第四鎮的趨勢

武漢園區GDP名列前茅

雖然今天很多老武漢人對於光谷的印象還停留在「亂」和「堵」。不過也正是這種忽視,得以讓光谷成為武漢版圖上的一塊飛地。

光谷自主創新示範區。圖/7th CISM Military Word Games

2015年,騰訊科技的一篇名為《出了雷軍周鴻禕,湖北卻消失在中國網際網路版圖》的文章引起廣泛關注。而作為湖北的心臟,坐擁多所國家重點高校的武漢也是出了名的留不住人。

在眾多的討論和回應中,有一個觀點逐漸凸顯出來:「武漢是一座興於碼頭又困於碼頭的城市」

現在說到「大武漢」,很多外地人會覺得武漢人不謙虛。連北京都沒自稱大北京,武漢就想在「大」字輩上和上海平起平坐。

然而歷史上靠著九省通衢、水路樞紐的地位,武漢一度成為發達程度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都市。只是隨著公路、鐵路、航空等現代交通運輸的發展,以及改革開放以後經濟重心向東南沿海的偏移,武漢碼頭也就漸漸失落在蕭瑟的江聲裡了。

碼頭繁華不再,碼頭的文化和傳統卻留了下來。

武漢東湖遊船收隊回家/圖蟲創意

從好的方面來看,武漢人精明能幹、有江湖義氣、肯吃苦,但它的另一面卻是密密麻麻的人情網絡和繁瑣的親疏關係。

外鄉人來到武漢,如果拜錯了碼頭,就只能鎩羽而歸。

光谷的出現在這個人情網絡上撕開了一個口子,紮根在這裡的新武漢人沒有繼承碼頭文化的那一層暮氣,卻復甦了碼頭文化的那一分包容五湖四海的氣度

武漢的包容是為人稱道的/武漢城市24小時

光谷的「堵」當然是配套生活設施不足導致的。

但在全國大部分城市都依靠房地產和招商引資拉動地區經濟發展的浪潮下,光谷選擇了將大部分的土地用於高新產業的研發孵化,才使得它能從全國114個高新產業園區中脫穎而出,與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一起並列三大自主創新示範區。

從光谷看新武漢人的誕生/圖蟲創意

二十年前,光谷還是武漢的終點,在無人注意的邊緣孤獨生長。

如今的光谷卻已然成為武漢的新起點,靠著它的「亂」攪動了一江春水。

老藝術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面對外地來的朋友,武漢人終會驕傲地說,去什麼戶部巷,爬什麼黃鶴樓,走,帶你去光谷逛逛!

參考資料:

《關山大道停電背後:光谷城市公共治理的危與機》 光谷客 2019.8.6

《光谷之思:光谷的精神是什麼?》 光谷客 2017.7.17

《光谷的孤獨,武漢不懂》 光谷客 2015.4.28

《3條地鐵2條主幹道在此「疊羅漢」,這可能是亞洲最複雜地下綜合體了》網易新聞 2019.6.21

【今日話題歡迎留言討論】

你怎麼看武漢的光谷傳奇?

今日作者

曹徙南

相關焦點

  • 砥礪十年,武漢這個數字產業基地,將是武漢的下一個「宇宙中心」
    光谷被稱為「宇宙中心」大家都知道吧,因為這裡發展很快,集中了很多高新企業,是武漢高新科創中心,所以光谷的網友自豪地稱這裡為「宇宙中心」。但其實宇宙中心這個名號最開始說的是北京的五道口那塊,也就是中關村,所以只要發展快速高科集中的地方都可以說是「宇宙中心」。
  • 光谷這一全新地標,才是未來的「宇宙中心」
    一張地圖帶你清楚了解中國建築科技館周圍有什麼高空俯瞰,武漢高新大道以北,科技一路以南,湖北省科技館新館形似一枚活字印刷的字模,亦宛如一塊騰飛的晶片,嵌入光谷核心。旁邊一顆巨大的「玻璃球」與它相伴,「方」與「圓」相互呼應。
  • 「宇宙中心」五道口,再會!
    「宇宙中心」五道口,再會!, 可能我們記憶裡的五道口真的就慢慢地沒了! 等到寫完了這篇文章嘆口氣的我們都不在了以後, 五道口可能就真的沒了。
  • 這就是光谷!未來的「宇宙中心」!
    記得當初搬走的時候,光谷給我的印象就是人潮洶湧的地鐵C出口,以及堵的水洩不通的大轉盤,以至於在漢口居住的那5年裡,朋友每次約我回光谷看看,我都直接拒絕,順便還要抱怨一句:又偏又遠,人又多,到哪裡都堵,我才不去呢!
  • 北京五道口房價10萬一平 網友:宇宙的中心
    【華聲在線導讀】北京五道口地處四環之外,非城市中心地段,但房價卻貴得出奇。最近有媒體報導,該地段某小區一套37平方米的小戶型二手房,竟報出350萬元的價格,均價高達10萬/平方米,有網友調侃道,「這才是北京的核心、宇宙的中心」。
  • 如何看待武漢光谷3年後經濟總量2000億,服務人口200萬的目標?
    對於光谷,咱的態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用光谷的新觀念來衝擊老武漢得過且過的守舊狀態,另一方面,作為一個黃陂人,眼看著光谷吸收了武漢的大部分高新產業,眼看著絕大部分黃陂的大學生畢業後必須過江去光谷就業不能回來建設黃陂(或者大漢口)而感到憂慮。我相信,像我這樣看待光谷的武漢土著有不少。希望光谷多多反哺武漢其他城區,讓武漢土著也能感到與有榮焉!
  • 又一座宇宙中心!北京驚現「南城五道口」!
    南城君,近日研判發現,在北京南城的南三環到南四環之間,驚現一條「金融科技走廊」(南城君原創名詞:麗澤金融商務區—花鄉豐臺科技園):這條走廊以首都經貿大學為中心,連接麗澤金融商務區——花鄉豐臺科技園,成為黃金咽喉要道,未來的天壇醫院、口腔醫院也都在這個走廊上。
  • [公告]武漢光谷聯合集團有限公司:13光谷聯:2013年武漢光谷聯合...
    武漢光谷金融港 金融服務外包、金融後臺 建築面積79.35 萬m2,分2 期 建成,在售 武漢創意天地 藝術原創、工業設計等 建築面積38.7 萬m2 建成,在售 武漢研創中心資料來源:公司提供 2018年公司實現產業園銷售收入18.39億元,其中園區銷售收入18.24億元,同比略有 下滑,收入主要來源於合肥光谷金融港、青島研創中心(工業)等項目的銷售結轉;配套 住宅銷售收入0.14億元,同比下降56.25%,主要系武漢麗島2046項目、武漢麗島美生已經 基本銷售完畢且剩餘可結轉面積不多所致。
  • 從光谷人才外流到鄭州,武漢能看到什麼
    從光谷人才外流到鄭州,武漢能看到什麼?一種觀點認為,武漢在湖北一家獨大,光谷在武漢一家獨強,這導致武漢房價高企,市內各區發展不均,光谷集中太多資源,對武漢整體發展弊大於利……武漢光谷對此觀點不敢苟同,光谷和其它區不同,如青山完全靠政策,而光谷至少是半市場化,並且光谷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還不是武漢的,只是省託管給武漢市管理的;武漢市想往北發展,湖北省想向東發展,為了降低交易成本,產業集群集中化是大趨勢
  • 上海交大、廈大、電子科大等高校代表走進光谷 武漢國家級產業基地...
    全國200餘家高校部分代表,在武漢國家級產業基地人才對接洽談會上紛紛表示,看好武漢及光谷產業潛力。高校點讚武漢產業吸引力:「由點成片成鏈了」全國200餘家高校的部分代表參觀了武漢東湖高新區和企業。電子科技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張倩曦介紹,武漢在該校畢業生流向城市中排名靠前,「每年都有百來畢業生來武漢,其中的大部分就到了光谷。對光谷,我不陌生,這裡有許多優質企業。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希望結成校地協同、創新發展的情誼紐帶,與武漢光谷企業進一步深化交流,在人才聯合培養、產業學研用協作、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拓展合作深度和廣度。」
  • 約會五道口 打卡網紅地:海澱區學院路喊你玩轉"宇宙中心"
    人民網孟竹 攝 人民網北京9月10日電(孟竹) 9月9日,學院路街道五道口西街一號熱鬧非凡,「八大學院」老物件展、學院路科技星球環遊展、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即將開園……一場名為「約會五道口,點靚學院路」的沙龍正在進行。
  • 武漢光谷世界城廣場採用「鑽石切割」設計理念,讓人過目不忘!
    商業空間設計公司天霸設計今天就以武漢光谷世界城廣場為例來說明。武漢光谷世界城廣場採用「鑽石切割」設計理念,成為了「城市鑽石」,成為讓人過目不忘的商業項目。武漢光谷世界城廣場外立面效果圖世界城廣場是光谷步行街上的商務綜合體,包括8.4萬方中高端購物中心、一棟高級寫字樓
  • 風暴中的武漢光谷,為何牽動全球科技產業神經?
    尤其是武漢的存儲晶片產業,作為我國存儲晶片產業有望趕超國外巨頭的中堅力量,包括英特爾、三星、新思科技、應用材料等半導體產業鏈巨頭均在武漢設立了工廠、研發中心或辦事處,已有「牽一髮而動全身」之勢,在疫情以武漢為圓心向全球兇猛襲來的當下更顯緊要。
  • 武漢向東,用「航天夢」點亮光谷北岸
    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落成,是推動我國商業航天事業發展的&34;,更是加快武漢新洲發展的&34;。&34;飛架長江光電之捷聚合航天速度隨著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落成及光谷光電子產業的迅速發展,讓武漢從&34;向&34;加速奔跑,新興產業逐漸成為武漢向東的&34;。
  • 光谷到底是個什麼谷?
    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那時僅有幾個小村莊佔地24平方公裡因為距主城區較遠這裡一度被戲稱為「武漢地圖外兩釐米的地方」此後經過6次東進南擴到2010年5月光谷擴容近22倍面積增加至518平方公裡足足有大半個新加坡大小成為名副其實的「大谷」
  • 馬曉偉主任調研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和光谷方艙醫院
    馬曉偉主任調研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和光谷方艙醫院 2020-03-09 1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光谷有半個新加坡大小,還有一特點大家想不到
    武漢光谷區域面積達518平方千米,新加坡國土面積722平方千米,武漢光谷比半個新加坡還大。武漢獨特的城市結構擁有著全國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整個武漢面積8569.15平方千米,武漢擁有166個湖泊,水域面積佔全市十分之一,867平方千米,揉和在武漢所處的江漢平原與丘陵的過渡地帶中形成了山水相依的獨特城市風光。亞洲乃至世界排名第一,第二的城中湖都在武漢。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排名第一的城中湖不是東湖,而是湯遜湖。
  • 為什麼說北京朝陽才是宇宙中心?
    有人曾說五道口是宇宙中心。  可憑啥啊?就憑那塊「U-CENTER五道口」的廣告牌?就憑十萬一平的房價?就憑你在那幾所高校度過的青春?  騷年,你還圖樣圖森破。  我說,北京朝陽才是宇宙中心。不只是因為CBD。  繁華只是它的外表,身子裡還有許多的傳奇,像血液一樣流淌。  沒錯,因為那些傳奇。
  • 光谷渡江發展,新城建設提速,打造武漢「星谷」新洲蓄勢待發
    作為中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區,依託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比肩中國光谷的「武漢航天星谷」橫空出世,未來可期。面對百年難得之機遇,打造武漢「星谷」,新洲正在積極準備。新洲區委書記趙利洪介紹,雙柳大橋將打通陽邏國際港到順豐國際機場的快速通道,使新洲鐵水公空多式聯運的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形成,完善和提升新洲的物流樞紐功能,降低物流成本;將打通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與大光谷的快速通道,促進光谷的產業、資金、技術、人才向北流動到位於新洲的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 騎行改變生活 武漢specialized光谷店與眾多車友一起迎新年
    2021年的第一天,武漢specialized光谷店在店內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與眾多車友一起迎新年,衝向騎行新境界。其中,現場以武漢龍騎、武漢長鐵、江漢大學、三三車隊為代表的多支車隊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