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34;。
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拉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4;任務序幕。
6月23日,北鬥全球組網收官衛星成功發射。
中國的&34;從未止步。
△北鬥導航定位衛星
隨著SpaceX公司研發的龍飛船搭載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兩位太空人送入太空軌道,預示著全球商業載人航天時代的到來。
發展航天事業是國家不懈的追求,更是來自世界的召喚。為推動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應運而生。
首個國家級航天產業基地
武漢光谷北岸再添&34;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實景圖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主要以商業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為主,主要涵蓋火箭研發製造,目前&34;號已成功發射;衛星研發,建設兩大工程——&34;和&34;,兩大&34;200多顆衛星在此生產,裝備材料建設,生產電磁防護材料給火箭和衛星穿上&34;。可以看到,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從研發到製造生產,從地上製造發射到太空作業,覆蓋上下遊全產業。
△17公裡航天大道規劃示意圖
據規劃,到2025年,一座近600億產值的產業新城將在17公裡長的航天大道旁&34;。截止目前,航天科工火箭產業園(一期)、航天產業港(一期)、產業港公園、航天公園、路網環線等完成建設,沿航天大道的產業項目及基礎配套建設已多點建設,逐步鋪開。
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落成,是推動我國商業航天事業發展的&34;,更是加快武漢新洲發展的&34;。
&34;飛架長江
光電之捷聚合航天速度
隨著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落成及光谷光電子產業的迅速發展,讓武漢從&34;向&34;加速奔跑,新興產業逐漸成為武漢向東的&34;。
為加快武漢新舊動能轉換,新興產業發展進程,光谷南北兩岸相連成為必然趨勢。
6月2日,武漢市政府表示,武漢將新建光谷長江大橋和雙柳長江大橋。雙橋飛架,燎原的點點火光與火箭的騰焰飛芒終將相遇。
△雙橋建設示意圖
光谷長江大橋和雙柳長江大橋一旦建設成功,長江以南的&34;和長江以北的&34;兩大產業高地連成一片。光電產業與航天產業同屬高精尖技術產業,二者無論在產業資源和人才上都能互通有無。
而且從光谷如今成為置業熱土就可以看到,產業對區域配套的強大輻射力,產業吸引人口,人口不斷推動區域配套的完善,從而帶動光谷區域如今不斷出現&34;。那麼,對於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而言,以後一江兩岸聯動更是1+1>2的區域發展格局。
武漢向東 價格窪地崛起宜居住區
武漢向東,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將是城市重點發展區域,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城市未來。這裡有高新科技產業,有尖端人才,產業聚集人才,人才聚集產生需求,因此要有生活配套。
而孔雀城航天府正是位於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腹地,超高性價比的項目。目前航天基地航天公園、社區足球場、航天產業港公園、園區環線道路已完工,航天科技館、體育中心開工建設。一座配套優質、宜居宜業的品質住區值得期待。
孔雀城航天府位於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東部產業核心區,緊鄰航天公園,私享62平方公裡漲渡湖國家溼地公園,且項目周邊約有16.7平方公裡的生態規劃用地,漲渡湖、陶家大湖、七龍湖三湖共48.4平方公裡的湖景圍繞項目,健康宜居的環境自是不言而喻。
△生態環境示意圖
與周邊相比,極具競爭力的價格之下,孔雀城航天府教育、商業、醫療、文娛等配套也一應俱全。周邊規劃一座幸福裡商業中心,九年一貫制學校、文體中心等配套設施已全面啟動。此外社區內部規劃一所6班和一所9班雙幼兒園,為孩子提供便捷的基礎教育。生活配套正趨於落地,宜居生活大境正在形成。
火箭與光電,雄踞長江兩岸,猶如兩簇火光,點燃武漢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新動能的新動力,以燎原之勢向東全力奔跑,這座&34;城正在煥發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