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十年,武漢這個數字產業基地,將是武漢的下一個「宇宙中心」

2020-12-03 行在武漢覓城事

光谷被稱為「宇宙中心」大家都知道吧,因為這裡發展很快,集中了很多高新企業,是武漢高新科創中心,所以光谷的網友自豪地稱這裡為「宇宙中心」。但其實宇宙中心這個名號最開始說的是北京的五道口那塊,也就是中關村,所以只要發展快速高科集中的地方都可以說是「宇宙中心」。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擁有高科企業的臨空港(東西湖區),會是下一個「宇宙中心」嗎?看到這肯定有部分網友會不屑地說,臨空港不就是離機場近點嗎?有點食品產業,哪能跟光谷的產業相比。

非也,東西湖雖然是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但是區內主要發展的可不是臨空經濟,現在區內主要發展數字產業,現在這裡有了一個新名字「數谷」,以前人們會因為南邊有個光谷而自豪,未來也會為北邊有個數谷而欣喜不已。

南有光谷北有數谷,東西湖走上快車道

光谷大家都知道,小編就不必多說了,但是數谷大家可能就不太理解,畢竟數谷這個名字從提出到現在也才4年的時間,那麼「數谷」到底是什麼呢?

官方是這樣解釋的:

2016年,重要網信辦批覆武漢支持開展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建設,在臨空港經開區打造「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這是一座以網絡安全技術為引領,具備綜合服務功能的數位化產業之「谷」,最終在武漢形成「南有光谷、北有數谷」的全新高科技產業格局。

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以網絡完全為基礎,大力發展數據中心、雲計算、大數據、超算等產業的創新基地。

這個地方可不簡單,要知道這幾年網際網路飛速發展,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黑科技的發展,未來數位化產業將掀起一輪產業變革,而近年來武漢不斷在探索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發展網際網路,探索數字經濟等高科領域是武漢未來的發展重點,所以「數谷」出生的時候,就註定不平凡。

為了促進東西湖數字產業的發展,推動網絡安全的研究與創新,武漢兩所985高校直接聯合建學,在東西湖開設了網絡安全學院,今年9月學院開始正式使用,一批華科和武大學的頂尖學霸來到這裡學習和研究,未來也將在這裡工作。

截止目前,國家網安基地已註冊企業95家,註冊資本259.79億元;籤約項目52個,協議投資總額3349億元,基本形成網絡安全產業鏈,全國網安行業排名前50強企業三分之一落戶基地,預計在2020年底以前,將打造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層級最高、功能最全、產能最佳的全面領先的網際網路產業基地。

除了網絡安全,數字產業方面東西湖也做得不錯,目前,中金數據集團與滴滴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於武漢臨空港經開區中共同構建「滴滴全球安全出行數據後臺基地」和「滴滴全國慢行交通業務數據中心」,助力推進武漢數字智慧交通體系建設。

未來,這裡將是武漢發展最快速的地方,有了數谷的東西湖,不再是以前的臨空港了,而是可與東湖高新區比肩,產業雲集,發展迅速的武漢希望之城!

砥礪十年,數谷將是武漢下一個風口

說實話每次寫東西湖的稿子,小編都由衷地感覺東西湖發展太迅速了,從一個滿是菜地的武漢近郊,變成一個發展數字經濟的產業新城,東西湖可以說是交出了非常漂亮的答卷。

2010年以前,東西湖還是武漢的一個普通的新城區,區域內多以食品產業為主,2010年11月11日,武漢吳家山經濟開發區獲批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武漢市三大國家級開發區之一。

2013年,吳家山經濟開發區更名為臨空港經開區,成為全國唯一以「臨空港」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東西湖全域都在臨空港開發區內;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落戶武漢臨空港經開區,這是國內首個、目前唯一「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

2019年東西湖DGP邁過千億大關,以1351億的好成績位列全市第四,臨空港大道成為了繼經開的東風大道以及高新區的左嶺大道後的又一條千億大道。

今年,正好是東西湖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的第十個年頭,十年間,東西湖成功由城市近郊區蛻變為現代活力產業新城,聚集新興產業,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示範全國,「中部數港」的產業藍圖已然繪就。

這裡已成為武漢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工業發展的「第三極」、城市蝶變的「新窗口」、改革創新的「試驗田」,未來,這裡將形成中國規模最大、層級最高、功能最全、產能最佳的網際網路產業基地,引領武漢數字經濟,築夢新時代!

如果說前10年,光谷是武漢發展的一個突破口,那麼後十年,數谷將是武漢騰飛的下一個風口!一南一北,光谷+數谷,兩「谷」齊發力,大武漢復興指日可待!

編輯:筱攸

圖片:網絡

相關焦點

  •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大揭秘
    在商業航天的版圖上,北京成為商業航天的人才聚集地和研發總部所在,武漢、西安等城市正成為重要的製造基地。掘金太空經濟藍海,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成發展新引擎茫茫宇宙,浩瀚星河,九天攬月逐夢,航天事業的發展承載著強國之夢。
  • 武漢周大福中心按下「暫停鍵」
    文|樓市政國策武漢重啟之際,有人卻按下了「暫停鍵」!4月26日,繼降低高度之後,武漢周大福中心的一紙暫停通知書,行業一片譁然,並招致各種熱議揣測。很幸運,武漢,沒有輸,甚至還起了個大早。最早追溯到八年前,武漢長江兩岸,江南有綠地中心636,江北有周大福中心648,華中第一,世界前三,南北雙雄,風頭無二,媒體頻繁刷屏助攻,企業營銷步步為營,雖然存在諸多不確定,但所有人甘之如飴難得糊塗。
  • 疫情下的武漢存儲: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謝長生教授
    武漢對於中國存儲產業也有非比尋常的意義:武漢有依託於華中科技大學的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作為科技部首批批准組建的6個國家研究中心之一,研究領域就涉及光電信息存儲,為國家存儲產業發展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有人說,新冠疫情讓武漢這座生機勃勃的城市按下了暫停鍵,確實,疫情對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疫情對武漢存儲方面有什麼影響嗎?為此,我們採訪了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謝長生教授,謝長生教授在百忙之中從疫情重災區發來了一段珍貴的視頻,為我們揭露了實際情況。
  • 五道口算什麼,武漢光谷才是宇宙中心
    2001年,武漢東湖高新區被國家批准為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 大家應該知道,光谷素來就有宇宙中心的外號。,很明顯,所謂的光谷地下綜合體只是不想引起混亂的幌子,宇宙中心的名號並非空穴來風,它真實的面目其實是光谷行星發動機。
  • 風暴中的武漢光谷,為何牽動全球科技產業神經?
    原因在於,這裡還有一個在半導體產業中絕不會陌生的名字——中國光谷,這塊高新技術產業熱土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已經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就像武漢封城直接導致日韓汽車工廠停工一樣,當武漢的半導體產業打了噴嚏,也會牽動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神經。
  • 武漢四大「國字號」基地齊頭並進!京東方、康寧項目將於10月投產
    武漢四大「國字號」基地齊頭並進!京東方、康寧項目將於10月投產
  • 武漢藍鯨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集團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的體系化科技成果與人才解決方案,在遊戲研發、數字媒體、影視動漫、網絡安全、電子商務等領域均具有極 強的競爭力。目前已幫助數千家企業解決核心科技難題,孵化數萬名科技人才服務中小企業,團隊參與研發和 運營的項目價值累計近百億元,在行業內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雲談武漢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人工智慧現在有...
    丁烈云: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是發展數字產業,武漢最大的優勢是人工智慧在數字產業鏈上具有完整的布局,鏈條上的每一環實力都很強。從研究開發一直到產業化,在武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武漢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武漢早已完成產業結構調整。武漢光電產業、數字產業得到較好發展,這些都是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礎產業。總的來說,不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新型的以數字經濟為特徵的產業,都為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 智芯界|萬字長文細說大武漢集成電路產業有何不一樣?
    你可能會首先想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但在中國城市的發展史中,曾被冠以「大」字的,一個是上海,一個是武漢。武漢,正好處於中國經濟地理的中心,常常被人比喻為中國經濟大棋盤上的「天元」之位。建國之初,得力於新中國的產業部署,處在這個經濟大十字交匯點上的武漢,從一個以第三產業為主的城市,一躍而成為新中國的工業重鎮,「大武漢」名至實歸。
  • 上海交大、廈大、電子科大等高校代表走進光谷 武漢國家級產業基地...
    全國200餘家高校部分代表,在武漢國家級產業基地人才對接洽談會上紛紛表示,看好武漢及光谷產業潛力。高校點讚武漢產業吸引力:「由點成片成鏈了」全國200餘家高校的部分代表參觀了武漢東湖高新區和企業。電子科技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張倩曦介紹,武漢在該校畢業生流向城市中排名靠前,「每年都有百來畢業生來武漢,其中的大部分就到了光谷。對光谷,我不陌生,這裡有許多優質企業。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希望結成校地協同、創新發展的情誼紐帶,與武漢光谷企業進一步深化交流,在人才聯合培養、產業學研用協作、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拓展合作深度和廣度。」
  • 武漢重振 產業助陣,華中日化美業中心(奇化星光美谷)盛大開幕
    (原標題:武漢重振 產業助陣,華中日化美業中心(奇化星光美谷)盛大開幕)
  • 順豐下一個十年的關鍵詞
    核心觀點:順豐第一個十年是加盟模式下「野蠻」成長的十年,第二個十年是時效件稱王、塑造高端品牌的十年,第三個十年是業務多元化、產品下沉的十年。對於下一個十年,我們認為將是貨運機場驅動成長的十年,鄂州機場的投用將加速公司業務拓展、降低成本、改善盈利。
  • 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部)科技創新中心
    九省通衢的武漢,正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國家(中部)科技創新中心具有諸多有利條件。以住鄂全國政協委員楊松為第一提案人的《關於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部)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議》聯名提案,呼籲國家支持武漢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強或新建一批雙創示範基地和工業技術研究院,支持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重點高校在湖北轉化科技成果等。
  • 漢能將在武漢建大型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基地
    新華網武漢4月18日電(記者方政軍 徐海波)記者從武漢市委獲悉,漢能薄膜發電集團16日與武漢黃陂區政府籤訂協議,將在武漢投資建設10兆瓦砷化鎵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製造基地。據悉,這一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世界產量最大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實現能源的可移動、全天候、高效率供應。
  • 今天,武漢光谷又有大事發生啦!又一高科技示範基地落戶武漢
    剛剛,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授予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北鬥產業化創新應用示範基地」稱號。剛剛,10個項目在武漢現場籤約本屆大會上,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授予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北鬥產業化創新應用示範基地」稱號。
  • 中國電子云總部將落戶武漢經開區,運營中心、結算中心和最大研發中心都來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繼7月與武漢經開區籤約落戶華中區域數字產業總部之後,中國電子在武漢數字經濟領域重大戰略布局的再進一步。中國電子云全球總部擬選址於武漢經開區中電華中數字經濟產業園,今年將開始運營,2025年達產,達產後將實現年銷售收入220億元,將成為中國電子云的運營中心
  • 為什麼說武漢的雷射切割機做得好,帶你了解武漢雷射切割機產業
    為什麼說武漢的金屬雷射切割機做得好,這幾點帶你了解武漢雷射切割機產業1、武漢光谷-世界「矽谷」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東湖高新區」「東新」,別稱「中國·光谷」。於1988年創建成立,199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2001年被原國家計委、科技部批准為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2007年被國家發改委批准為國家生物產業基地,2009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1年被中組部、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為全國四家「中央企業集中建設人才基地」之一。
  • 數字中國圖景打開!深圳上海武漢等五地智慧城市新政解讀
    在這種不確定性盛行的風險社會,數位化成為企業乃至產業轉型的一大明確方向。在新基建的賦能下,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成為我國「十四五」的一大重要規劃。
  •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烈云:武漢發展人工智慧優勢得天獨厚
    記者胡義華 攝)他說,在數字經濟等新型產業領域,包括新基建在內,武漢「芯屏端網」等產業發展迅猛,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特別是在國家存儲器基地建設上,更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此外,中國光谷光電產業的延伸,都屬於數字產業之一。「數字產業資源發展,成為了終端數字載體的產品優勢。」
  • 【代表】湖北省長:全力保障國家存儲器基地建設;武漢市長會見華為...
    【代表】湖北省長:全力保障國家存儲器基地建設;武漢市長會見華為副總裁;全球首枚泛在網通信晶片將量產 武漢造?廣立微/杭州國芯等入選杭州瞪羚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