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樓市政國策
武漢重啟之際,有人卻按下了「暫停鍵」!
4月26日,繼降低高度之後,武漢周大福中心的一紙暫停通知書,行業一片譁然,並招致各種熱議揣測。無它,這不僅是一個項目的問題,更關係到城市發展的信心和信用問題。
網上流出的《武漢周大福金融中心項目服務暫停通知書》寫道:
「鑑於營商環境發生變化,經營策略相應作出調整,甲方決定暫緩本項目的推進」
現代城市競爭,摩天大樓是最有力的IP,飛機中的戰鬥機!很幸運,武漢,沒有輸,甚至還起了個大早。
最早追溯到八年前,武漢長江兩岸,江南有綠地中心636,江北有周大福中心648,華中第一,世界前三,南北雙雄,風頭無二,媒體頻繁刷屏助攻,企業營銷步步為營,雖然存在諸多不確定,但所有人甘之如飴難得糊塗。
無奈,事難遂人願,統統逃不脫「削頂」的命運。
綠地中心從傳說中的636米降成海拔500米的平頭哥,周大福中心則由傳說中的648米直降到475米。更悲催的是,經歷延期、降高之後,綠地中心去年一度令人震驚的收到停工告示單,如今周大福中心又主動發出暫停通知書。
昨日的豪言壯語,今日的窘迫境況,南北雙驕,執手相看,竟無語凝噎!
雙雄爭霸已成昨日
2012年5月的報紙宣傳
區域的推廣文案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原本指望大樹底下好乘涼,現在,衝著耀眼光環和頂級配套而來的人,恐怕首先感到有點涼。 更詭異的,作出如此重大調整,很多都沒有正式官方公告,只有網上流傳的各種版本的江湖故事和事故,愈發顯得背景神秘和資本的任性。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這種變故,早已超出單個項目的範疇,影響的是一個片區甚至整個城市的發展,怎可說變就變?
必須承認,武漢過去七八年的快速崛起,除了實打實的發展成績,更在於言行一致傳遞出的強大信心,「一年通二條地鐵」,這種牛竟然都實現了!還有什麼不可能?類似的神跡,堅定了所有人「信武漢沒錯」的信念!
推而廣之,國家中心城市、新一線城市、國家產業基地、武漢大都市區……諸如此類的宏偉藍圖長遠規劃,大家就願意信、敢於信、敢於跟,五年十年,那都不是事。
信息爆炸的金融資本時代,信任成本越來越高,個人徵信日益重要,城市信用更是如此。
但悄然間,不和諧的因素也在增多,這其中,最令人大跌眼鏡的,就是武漢606「第一高樓」中途變卦,砍掉100多米成為平頭哥,不誇張的說,震動國內外,讓多少自誇的人,在網上慘招冷嘲熱諷,黯自神傷。
此情可待成追憶
也許,這些調整是深思熟慮、審時度勢的,或許更加經濟、更符合各方利益,但不可否認,這些操作,會動搖大家的信心,不知不覺間,彼此的互信就會產生裂痕。
「你說的還靠譜嗎?」,規劃=鬼話?於是乎,我們恐怕又要回到解放前,你不能一邊朝令夕改,一邊批評武漢人太過現實,只求眼見為實,沒有長遠眼光。
小到一棟樓一個項目的評價,大到一個片區一座城市的預期,不信任之花在滋長。逐漸地,大家開始有所保留,當這形成慣性思維和日常操作,就會引發連鎖反應,甚至消解城市已有的發展勢頭和信心。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當下的武漢,尤其如此。長得好看,說話又好聽,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的是表裡一致。
希望周大福中心按下「暫停鍵」,只是正常的節奏調整,而不是改弦易轍。我們也清楚,現在的武漢,巨頭雲集,能量巨大,每個決策背後,可能都有著我們難以想像的理由。但還是希望,為了城市的整體利益,所有人都能說到做到,而不要為了商業競爭去輕易承諾。
這同時也提醒我們,在城市重大建設項目實施中,在科學務實的前提下,要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和勇氣,因為,實踐已經證明,計較一時利益得失,終究是無法建成一座偉大的城市。
更好的武漢,需要更好的你!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