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精神分裂症,解決思維障礙的關鍵:先按下暫停鍵

2021-01-16 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每日康復訓練10分鐘之9:解決思維障礙的關鍵是先按下暫停鍵。思維障礙是精神分裂症所有分裂症狀的核心,是患者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根源。很多家長和不少醫生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錯了。

思維障礙的突出問題是妄想症狀和思維聯想障礙。無論是家長還是心理諮詢師,面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維障礙時,都試圖通過講道理來糾正患者的胡思亂想,結果自然以失敗告終,導致患者亂上加亂。

我是@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一個專注分享精神障礙心理行為康復訓練經驗的精神科副主任醫師。那麼為什麼家長和心理諮詢師在改變患者思維障礙這個問題上,為什麼大多失敗了呢?

首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維障礙,不是一天煉成的,是患者在長期的成長過程和社會實踐中,一步一步發展到今天的,不僅起源於早期的生活經驗,而且經過了長期的自我驗證和自我強化,所以很多觀念都是根深蒂固的,絕非家長和心理師講幾句道理就可扭轉的。這是原因之一。

此外,患者的大腦長期被各種錯誤的認知包圍,加上現實生活造成的人際關係和事務處理的壓力,焦慮、恐懼、迷茫情緒處在很高的水平,直接導致了大腦功能的失靈,不能正常工作了,表現為思維混亂、思維中斷、思維雲集、邏輯錯誤,大腦已經亂如一團漿糊,這時無論多么正確的勸解,患者都已無法正常接收。

所以即使你苦口婆心,旁徵博引,談古論今,都是無法打動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處於思維完全混亂的狀態下,別人對你的勸慰、講道理,你會聽得進去嗎?

這一點,恰恰被很多人忽視了,卻還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認為患者不可救藥,頑固不化。其實他們的大腦只是暫時失去了思辨能力而已。

講到這裡,很多人一下子恍然大悟,好像是這麼個道理,可是之前你怎麼就沒有發現呢!針對精神分裂症患者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我是@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根據我30年來的精神分裂症工作經驗來看,最為重要的任務不是去與患者辯論講理,而是果斷按下「暫停鍵」,堅決要求患者立即停止一切思考,放下所有任務,進入休息狀態。

雖然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無法清空大腦,放下思考休息,但是家長仍然需要反覆強調暫停一切思考的要求,一遍又一遍地要求,並堅定地表示:

爸爸媽媽會堅定地與你在一起,所有的困難,都會與你一起去面對,所有的問題,都會得到妥善解決,你此刻需要做的就是,停止思考,放下思考,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休息,現在你太累了!

即使這樣,仍然會有很多患者無法停止思考,這時可以使用一些鎮靜安眠藥,來促進患者的睡眠,這期間每天可以睡上7-10個小時以上。可以持續三至五天。然後每天就要開始健身、跑步、購物,做家務,履行基本的責任和義務。放任患者睡懶覺和玩手機,後果也是很嚴重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要麼是晝夜倒錯,要麼是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持續地補充睡眠,可以使大腦功能得到部分恢復。

精神分裂症的康復是艱巨的複雜的系統工程,放下走捷徑的機會主義思想,腳踏實地地發展和完善社會適應能力,才有可能最終修成正果。

妄想觀念這些問題,是不可能通過簡單休息就輕易消失的,需要在後期持續通過具體事件來改寫思維內容,這個我在後期為粉絲朋友們繼續講解解決方法。

如果你認為我的分享可以幫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受益,請將它分享給需要的人!粉絲達到一定人數,我將開通視頻直播,線上為大家免費視頻會診和督導病例!

【精神分裂症每日康復訓練10分鐘】未完待續

每天改變一點點,一年一個大變化。如果你有更好的經驗,歡迎你與大家分享!

我是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一個專注分享精神分裂症心理行為康復訓練經驗的精神科副主任醫師。

相關焦點

  • 柳葉刀綜述:精神分裂症(上)_柳葉刀_精神分裂症_診斷_醫脈通
    精神分裂症通常發病於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存在較長的前驅期。儘管個別患者在前驅期內即表現出認知及社會功能受損,但一般情況下精神分裂症起病較為突然,發病前個體的功能水平通常良好。精神分裂症通常表現為精神病性障礙,根據DSM-5,精神分裂症的鑑別診斷重點包括情感性精神病(重性抑鬱或雙相障礙伴精神病性特徵),其他密切相關的非情感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礙、精神分裂樣障礙、短暫精神病性障礙、雙相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等),酒精或其他物質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礙,以及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礙。
  • 復旦教授發現精神分裂症風險基因位點,與青春期大腦發育有關
    復旦教授發現精神分裂症風險基因位點,與青春期大腦發育有關 彭德倩/上觀新聞 2019-01-17 08:52
  • 多篇文章聚焦精神分裂症研究新成果!
    【4】Cell:在關鍵時間窗口內靶向激活PV神經元有望治療精神分裂症doi:10.1016/j.cell.2019.07.023儘管誘發過程發生得更早,但精神分裂症在成年早期出現,這表明它可能涉及易感個體大腦發育後期期間的病理轉變。
  • 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患者的就業情況——一項全國性人群研究
    雙相障礙患者情況稍好,但大部分患者同樣在領取殘疾撫恤金,或處於長期病假中。首次診斷3年前,精神分裂症和雙相障礙患者中分別有24%和45%處於就業狀態;然而在診斷5年後,上述比例已分別下降至10%和34%。一系列人口及疾病特徵顯著影響精神分裂症及雙相障礙患者的就業情況,如受教育程度、是否共病物質使用障礙、既往住院次數等。
  • 心靈深處的湍流:解讀自閉症與精神分裂症
    有意思的是,在自閉症孩子身上也有GRIN2B的突變,但是自閉症孩子的突變比較靠近基因的核心功能,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突變是遠離核心功能區。這樣的話就有一種假說來解釋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發病的時間。自閉症的孩子發病年齡通常是在三歲之前,而精神分裂症的孩子一般來說要等到青春期結束之後,也就是在十八到二、三十歲發病。
  • 精神分裂症及焦慮障礙診療新進展|引「精」聚「點」 ·第24 期
    本次「新 · 思界」國際熱點會,邀請到魯豫兩省精神科、心理科、神經內科知名專家齊聚鄭州,共同探討2020年精神分裂症、焦慮障礙診療的新進展。本文擷取精華內容,整理如下: 一、精神分裂症診療新進展 精神分裂症影響全球近1%公眾的健康,位居世界十大致殘性疾病之首[1]。
  • fMRI可識別精神分裂症的嚴重程度
    這一發現發表在《NPJ Schizophrenia》,通過對95人的功能性MRI(fMRI)掃描結果進行分析得到這一結論,其中包括46例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障礙患者和49名健康對照者。 參與者接受「聽覺畸變試驗」中,進行fMRI掃描。通過聽一系列重複的音調,參與者在聽到不同的「奇怪的」聲音時按下按鈕。
  • 重度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症的犬尿氨酸途徑
    這一發現可以幫助醫生更準確地診斷和治療幾種主要的精神健康障礙,文章最近發表在《分子精神病學》上。色氨酸沿犬尿氨酸途徑的代謝及其與精神障礙的關係是精神病學的一個新興領域。研究者進行了一項薈萃分析,以檢查重度抑鬱症(MDD)、雙相情感障礙(BD)和精神分裂症(SZ)中犬尿氨酸代謝產物的差異。
  • 精神分裂症基因存在罕見變體
    精神分裂症基因存在罕見變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3:43:29 英國卡迪夫大學Michael J. Owen和Michael C.
  • 精神分裂症真有那麼可怕嗎?看看大腦的這些變化,你就知道了!
    還有另一個關鍵點在於大腦差異。研究表明,控制思維、行為和情緒的某些大腦化學物質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過於活躍或不夠活躍。 醫生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腦會丟失組織。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成像工具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精神分裂症患者會出現「灰質」(包含神經細胞的大腦部分)減少。
  • 獨家翻譯:突觸修剪過程與學習功能、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關聯
    由紐約州立大學唐斯泰特醫學中心(Downstate Medical Center)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了一個大腦受體,該受體似乎可以發起青春期時的突觸修剪,這一過程對人的學習功能十分重要,然而,研究人員發現: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這一修剪過程往往出現問題。
  • 與學習、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有關的突觸修剪過程
    突觸修剪的過程被認為是學習所必需的,但似乎在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中都會出現突觸修剪的偏差。(圖片來源:網絡) Downstate的生理學和藥理學教授SherylSmith博士解釋說:「記憶形成於大腦結構中,稱為樹突棘,通過突觸與其它腦細胞進行交流。青春期後,大腦突觸連接數量減半,在許多大腦區域和許多物種中發現,包括人類和齧齒動物。」
  • 幹細胞對精神分裂症的新探索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是一種高致殘率的精神疾病,其發病機制有多種假說,如神經幹細胞的發育障礙、免疫功能減退、增殖水平降低引起神經網絡失衡等。其發病包括陽性症狀(妄想、幻覺、興奮等)、陰性症狀(情感遲鈍、情感退縮、情感交流障礙等)和認知功能障礙,常常發展成需要終生服藥的慢性病。現有的數種抗精神病藥物主要通過阻斷多巴胺D2受體發揮作用,大多只能控制患者的陽性症狀,陰性症狀和認知功能的改善是臨床治療的難題。
  • 幹細胞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應用價值
    精神分裂症一種神經系統嚴重受損的精神障礙類疾病,發病以青壯年為主,病程多遷延,主要症狀包括情感、思維、行為、感覺、精神活動等異常,嚴重者精神殘疾與精神衰退,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效果欠佳。2019年全國調查發現精神分裂症終身患病率約為0.5%。
  • 精神分裂症的常見症狀具體的是什麼
    核心提示:精神分裂症這種疾病嚴重的影響到正常人的生活,很多的兒童也會出現這種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危害極大,所以家長必須要注意孩子的變化情況,而且要注意一些常見的症狀,很多的10歲兒童也會出現這種疾病。那麼,精神分裂症的常見症狀都有哪些呢?
  • 精神分裂症新藥!Intra-Cellular Therapies公司Caplyta(lumate...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影響美國約240萬成年人。精神分裂症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急性發作的特點是精神病症狀,包括幻覺和妄想,往往需要住院治療。這種疾病是慢性和終身的,常伴有抑鬱和社會功能和認知能力的逐漸惡化。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因體重增加和運動障礙等副作用而停止治療。
  •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狀及表現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果人們患有這種疾病,就會出現一些異常表現,有的人可能會出現幻想、抑鬱或者焦慮症,如果長期不治療,還有可能會出現認知障礙,人們的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就會下降,而且有可能會出現自殘的傾向。如果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對於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顯然是不利的。
  • JAMA:穀氨酸鹽與精神分裂症
    這一研究結果提示,穀氨酸鹽在精神分裂症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磁共振波譜學分析顯示,在基線時,24名精神病初發的受試者右側「聯合紋狀體」(associative striatum)中穀氨酸鹽的平均水平為31.34IU,而這一數字在18名精神健康對照中為28.23IU。這一對比趨勢與研究者所設想的相符。
  • 四肢像是被按下「暫停鍵」,58歲阿姨打開冰箱門動彈不得
    手腳麻利的老人四肢被按下「暫停鍵」 杭州的58歲的王阿姨最近被手抖和左右肢體不協調所困擾。幾十年來,王阿姨一直都是自己操持家務,把全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被親朋所稱道。可現在別說做家務了,走幾步路都費勁,甚至連聲音都變了。
  • 精神分裂症和人格分裂症有什麼不同?
    說起精神分裂症,相信很多人會聯想起人格分裂,其實這兩種疾病完全不是一種疾病,下面我就給大家詳細講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的不同?精神分裂與人格分裂的分別症狀是什麼?精神分裂的症狀:1、聯想障礙:精神分裂特徵初期表現,思維鬆弛(思維散漫)、破裂性思維、邏輯倒錯性思維、思維中斷、思維湧現(強制性思維)或思維內容貧乏及病理性象徵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