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真有那麼可怕嗎?看看大腦的這些變化,你就知道了!

2020-11-29 騰訊網

審閱者: 楊雪嶺(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聽到或看到不真實的事物。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腦內部會發生什麼呢?

科學家正在努力研究這一點,他們發現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更可能在基因中出現破壞大腦發育的故障。

還有另一個關鍵點在於大腦差異。研究表明,控制思維、行為和情緒的某些大腦化學物質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過於活躍或不夠活躍。

醫生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腦會丟失組織。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成像工具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精神分裂症患者會出現「灰質」(包含神經細胞的大腦部分)減少。

這種研究有助於為精神分裂症患者開發更好的治療方法。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原因

醫生們還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精神分裂症。這種疾病可以在家庭中遺傳下來,但並非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同樣患病的近親(如父母、兄弟或姐妹)。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大腦發育問題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部分原因。還有人認為,大腦中的炎症可能會破壞用於思考和感知的細胞。

許多其他的因素也可會發揮作用,包括:

出生前暴露於病毒;

營養不良;

青少年期使用改變心理的藥物,如LSD(即D-麥角酸二乙胺,一種致幻劑)或大麻。

科學家們不知道這些是否會引發該疾病。但他們確實知道精神分裂症傾向於出現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的人群中。通常會引起類似的一系列症狀,但因人而異。

二、大腦信使化學物質

多巴胺和穀氨酸這兩種大腦化學物質,沿大腦通路向細胞傳遞信息,被醫生認為控制思維、感知和動機。

多巴胺在大腦研究中備受關注,因為其與成癮有關,還在其他精神疾病和運動障礙中發揮作用,如帕金森病。

在精神分裂症中,多巴胺與幻覺和妄想有關。這是因為依靠多巴胺「運行」的大腦區域變得過度活躍,而抗精神病藥物會阻斷這一點。

穀氨酸是一種化學物質,涉及大腦中形成記憶並幫助學習新事物的腦區。它還告訴大腦的某些部分要做什麼。

一項研究發現,有發生精神分裂症風險的人最初大腦某些區域的穀氨酸活性過高。隨著疾病的進展,那些大腦區域具有的穀氨酸活性過少。

醫生們正在努力找出使用這些化學物質的大腦迴路如何協同工作或彼此相關。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三、腦成像

由於技術的發展,醫生可以看到大腦特定區域的變化。他們還可以繪製可能的腦組織缺失。

一項研究表明,在患該疾病風險的年輕人中,腦組織缺失與幻覺等精神病症狀有關。

另一項研究比較了有無精神分裂症症狀的約14歲青少年的腦部MRI圖片。結果發現,有症狀的青少年在5年內失去的腦組織比其他人更多。

研究表明,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成年人也可能失去灰質。

四、默認模式網絡

當人們剛剛閒下來時,或者已經完成了一個艱難的工作項目,思緒可以自由飛翔。這種「默認模式」讓人們有時間做白日夢、反思和計劃。它幫助我們處理想法和記憶。

科學家將之稱為默認模式網絡。當沒有專注於某項任務時,它就會「運行起來」。

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默認模式網絡似乎處於過載狀態。一項研究顯示,患者可能無法在此模式下注意或記住信息。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五、展望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治療這種疾病的新藥物,至少要解決穀氨酸系統的影響。

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肌氨酸(一種被認為可調節穀氨酸的化學物質)也有一些積極的結果。但醫生們不確定它是否長期有幫助。

雖然精神分裂症無法治癒,有時甚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但正確用藥與治療相結合可以幫助控制症狀。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精神分裂症之謎:寄生蟲操控人類大腦?
    國際在線消息:美國科學家最近指出,精神分裂症可能與一種叫做弓漿蟲的寄生蟲有很大的關係。弓漿蟲是一種人畜共有的寄生蟲,目前全世界有一半左右的人口已經感染了弓漿蟲。這種寄生蟲以貓為最終宿主,所以差不多有10%的貓帶有弓漿蟲病,而人、豬、牛、羊、狗、鳥和鼠類等都是弓漿蟲的中間宿主。
  • 精神分裂症為什麼會出現幻覺?
    這讓很多人產生疑問:電影裡講述的幻覺是真的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覺體驗,真的像電影裡面看到的那樣逼真,令他們難以自拔嗎?什麼是幻覺幻覺是指在沒有客觀刺激作用於相應感覺器官的情況下,個體感覺到的一種主觀體驗。雖然在疲勞、緊張、高熱、醉酒等情況下也會出現幻覺,但幻覺更多的還是見於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狀態下。
  • 什麼是精神分裂症
    數十年來,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們都被當成瘋子,但是瘋了這種事情是真的存在嗎?★ severe  a.嚴重的 精神病是一個術語,用於描述一系列不同的診斷結論,包括眾所周知的精神分裂症,每個人所患精神病的症狀都是獨一無二的,但通常有三個主要的症狀來定義它:幻聽、妄想和幻覺。
  •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解決思維障礙的關鍵:先按下暫停鍵
    無論是家長還是心理諮詢師,面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維障礙時,都試圖通過講道理來糾正患者的胡思亂想,結果自然以失敗告終,導致患者亂上加亂。我是@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一個專注分享精神障礙心理行為康復訓練經驗的精神科副主任醫師。那麼為什麼家長和心理諮詢師在改變患者思維障礙這個問題上,為什麼大多失敗了呢?
  • 王強:精神分裂症的誤解與事實
    欣繪那麼在您的臨床中,這些病人是不是會有和納什一樣的共通點,就是他們害怕輸,他們接受贏,如果萬一他們輸了,他們就不敢去面對這個現實。王強: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精神分裂症的話,還是有失偏頗。將它定義成為精神分裂症,是指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分不清主觀和客觀,他的幻覺、妄想,很難用理性的思維區分開來。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病人堅稱的妄想說「我是永遠的20歲」,其實他已經40幾歲或者50幾歲,如果你問他你今年幾歲?他說「20歲」。再問他今年是几几年,他說是2020年。你哪一年出生的?他說我是1960年出生的,或者是1980年出生的,那麼你減一減是多少歲呢?
  • 心靈深處的湍流:解讀自閉症與精神分裂症
    先天的遺傳因素和早期環境因素結合起來,導致孩子從早期胚胎發育時,或者是童年發育時,大腦結構出現一些輕微的變化,但這些變化實際上並不足以引起精神分裂症的發生。直到他們成年後,大腦缺陷的變化經過長期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在偶然的情況下受到內部(內部的壓力可能有慢性的性格的壓力,或者是一些腦部創傷,比如說大腦突然受到撞擊,或者是腦腫瘤、腦出血、癲癇)或者外部壓力(來自社會的支持和理解)刺激,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就會突然迸發出來。
  • 科學家發現精神分裂症伴發抑鬱患者大腦結構異常
    抑鬱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在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佔比高達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與心理社會功能受損、自殺風險及高復發率均有較為密切的關係。目前,尚無明確證據闡明伴發抑鬱患者具有特異性行為和腦形態學特徵。
  • 復旦教授發現精神分裂症風險基因位點,與青春期大腦發育有關
    1月17日凌晨,這篇醞釀五年多的論文終於面世——馮教授領銜的課題組以《與精神分裂症風險關聯的非同義突變位點與大腦殼核體積相關:一項全腦體素-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為題,發表於頂級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卷》。第一作者,羅強。他和夥伴們一起,找到了與青春期大腦殼核體積最為相關的基因位點,而這同時也是精神分裂症的風險位點。
  • 心理所發現精神分裂症伴發抑鬱患者大腦結構異常
    抑鬱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在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佔比高達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與心理社會功能受損、自殺風險及高復發率均有較為密切的關係。目前,尚無明確證據闡明伴發抑鬱患者具有特異性行為和腦形態學特徵。因此,將抑鬱症狀作為獨立的精神分裂症診斷依據始終飽受爭議。
  • 電影丨美麗心靈: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傑出數學家,用精神打敗精神病
    於是說道:「納什是個瘋子,有精神分裂症,但是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獎,一下就治好了他的病。」全班哄堂大笑,我沉默不語。因為我看過這部電影,我知道一個人打敗自己的其他人格是一件多麼艱難的過程。「如果真的有平行宇宙的話,那麼肯定有幾個宇宙的你是非常成功的商業大亨,有的是成就卓越的科學家,有的是靠雙手救人生命的天使醫生。
  • 廣州精神分裂症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那麼,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因素是什麼呢?下面,請=專家為大家做一下簡單介紹。   精神分裂症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在治方面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控制的好,可以保證終身不復發。許多人認為精神分裂症就是瘋子,其實,這是不公平的一種說法。精神分裂症病人很多跟正常人沒什麼區別,只是受到強烈刺激的時候才會發病。導致精神分裂症主要有六大因素:  環境因素。
  • 立體定向手術「重啟」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腦
    這是28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小周,1個月前跟醫生的對話,她的病情讓整個家庭面臨崩潰。幸運的是,在接受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II科腦立體定向手術治療後,她成功走出了「精神迷宮」。1月7日複診時,她已基本恢復正常生活。8年前,成績以優異的小周就讀於武漢一所985名校,一家人都在憧憬她的美好未來。
  • 多篇文章聚焦精神分裂症研究新成果!
    Koblan博士及其同事進行了一項隨機試驗,評估SEP-363856在精神分裂症急性加重的成年人中的療效和安全性。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每天一次的SEP-363856或安慰劑治療,一共為期4周(分別為120名和125名患者)。研究人員發現,SEP-363856組和安慰劑組的PANSS總分的平均變化分別為-17.2分和-9.7分。
  • 細數精神分裂症10種妄想症狀,你家的患者有哪種?
    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臨床上根據妄想的主要內容歸類,常見有如下幾種: 1、關係妄想:患者認為周圍環境中所發生的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均與自己有關。
  • 廣州精神分裂好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什麼原因會導致精神分裂症
    專家表示: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危害較大並且多見於青壯年的一種精神疾病。到底患者的思維、情感、認知等出現障礙,發作時會有幻覺、妄想等表現,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患病終身。  對精神疾病和精神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非常重要,能夠讓我們正確對待精神疾病,對精神疾病的防治會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那麼,廣州精神分裂好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什麼原因會導致精神分裂症?
  • Science關注:弓形蟲可能會增加精神分裂症風險
    科學家們認為,弓形蟲會在大腦中調控恐懼、決策的區域形成囊腫,從而改變其功能。此外,囊腫可能也會通過提高多巴胺水平來影響行為。有證據表明,弓形蟲能夠永久性地改變大腦,即便寄生蟲被清除很久後,小鼠也不會害怕貓。弓形蟲同樣會在人類神經元內形成囊腫。在患有愛滋病或者其他免疫差的病人中,囊腫會生長、複製,導致致命的腦部炎症、痴呆和其他神經類疾病。
  • 科學家用一個微型麥克風,找到了隱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腦中的聲音
    ,接著電信號在大腦中神經元之間快速傳遞,最後到達喉部,使你發出聲音,你嘴唇和舌頭的肌肉也同時激活,說出你想要說出的詞語。當被試開始內心的對話時,肌電圖波形相應的產生了變化,出現了一個個小的尖峰,也就是說,喉部肌肉收縮的力度變弱了,但仍在收縮。這個實驗說明了無聲語言是由喉部肌肉,也就是聲帶肌的收縮產生的。那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聽是否也屬於無聲語言呢?
  • 一種關於精神分裂症新多巴胺假說
    生物精神病學提出了一個特殊的問題:「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說」,新研究致力於理解多巴胺信號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這個問題由來自紐約州石溪布魯克大學的生物精神病學副編輯Anissa Abi-Dargham博士,彙編總結七篇當前知識和新見解的綜述。
  • 柳葉刀綜述:精神分裂症(上)_柳葉刀_精神分裂症_診斷_醫脈通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大腦發育在遺傳及環境因素共同作用下中斷引起的複雜疾病
  •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狀及表現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果人們患有這種疾病,就會出現一些異常表現,有的人可能會出現幻想、抑鬱或者焦慮症,如果長期不治療,還有可能會出現認知障礙,人們的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就會下降,而且有可能會出現自殘的傾向。如果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對於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顯然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