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就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僅老百姓把龍看得很神聖,非常推崇龍的存在,在封建社會中各朝各代的皇家,更是把龍作為獨有的標誌,是權力的一種象徵,皇帝更是稱自己為真龍天子,老百姓如果把自己比作龍是要殺頭的。
看我們今天的十二生肖都和動物的崇拜有著很大的關係。據考古研究,生肖系統在先秦時期就比較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了。我們常說的十二生肖,其中的11種在現實生活中都能找到,單單就是龍這個屬相不存在。這個時候我們不禁要問,不存在的動物怎麼會出現在生肖中呢。那麼可能有一種解釋是,在某一個時間段,龍曾經的的確確存過在我們的現實世界中。
這種解釋在今天看來,可能有點荒唐。但是我再做這樣的一個假設,比如原先在撰寫《山海經》等神仙之怪小說的作者寫了這樣的一段話:崑崙山上有一隻大鳥鸚鵡,能說人的話,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鸚鵡滅絕了,但今天的人看到《山海經》上這段話,他會認為古人是在胡說八道,哪有能說人話的鳥?
那麼,有什麼證據能證明龍的存在呢?先看2個有關於龍的事件,第一個就是營口墜龍事件。1934年,營口市多日連下暴雨,有人就在蘆葦叢中就聽見有牛的叫聲,然後有村民就走進一看,發現居然是一條黑龍,這條黑龍有12米長,有鹿的角、鋒利的爪子和鱗片。像極了年畫中的龍。一度到營口的火車票,就變得非常的緊張。當時的報紙拍攝了圖片並保存至今。2007年呢,江蘇的高郵發生了龍吸水事件,這一現象呢,被國內的很多媒體報導,有網友聲稱有龍樣物體快速從雲層穿過,還留下了大量的視頻、圖片,被人們傳播的很廣。
認為龍存在的觀點被大家接受的是:龍在古代是存在過的,是古代的一種生物,是一種動物的代表。或許龍沒有像傳說中那樣能夠騰雲駕霧,只是和恐龍一樣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生態演變過程中滅絕了。恐龍在歷史上不是生活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嗎。
不相信的人表示,龍的存在就是一種傳說,到現在都沒有發現任何龍的標本。畢竟事實勝於雄辯,在今天也沒有什麼博物館遺留下來的物件能夠證明。還有就是傳說中的龍都是善於飛行,但從龍的形態來看,龍沒有翅膀,能飛行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應該說中國的歷史上還存在著許多的未解之謎,龍是否真存在壓根兒就沒有辦法確定,或許在將來能夠找到答案,或許也永遠找不到答案。但是有一點肯定的是,龍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種積澱,它的身上匯聚了很多美好的祝願,代表著人們美好希望的寄託,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徵,一種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