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娃娃,十二生肖在人間,歲歲伴著你我他。
十二生肖,在華夏文明的代代傳承中可謂已深入髮膚。從某種程度上說,生肖甚至成了中國人除姓氏外的第二大標籤。連那呀呀學語的孩子也會掰手念一句「子鼠醜牛寅虎卯兔」。
說起十二生肖的由來,各位是不是想要搶答:十二地支啊。
對。十二地支。那十二地支的由來呢?
十二地支相傳起源於夏末商前,來源於「生月十有二」的傳說。由常羲所創,用以配合天幹,來紀年紀月紀時。
前排的那位客官可是要摔盤子了?這種「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問題,還需用我來說?
嗯,稍安勿躁。反正您連個贊也不曾點過,何必如此暴躁。
我且說我的,您且喝口茶。想一下十二生肖於那十二地支是同日而生的麼?莫非是常羲創地支時太過無聊,順便又畫了十二個塗鴉作樂?若如此,直接說鼠牛虎兔不就好了,何苦還要說那滋紐移茂?
很顯然,地支誕生之初,並無生肖一說。是後人根據動物的不同習性,選出十二種動物,對應十二地支。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十二生肖是玉帝選出來用以掌管每一年的神獸。就如十二生肖中沒有貓是因為傻貓被老鼠套路了。
開個玩笑。^_^
皆知生肖中沒有貓是因為那時還沒有貓在存在。那麼,為何有龍呢?難道古時龍竟是真實存在過的?
有人堅持認為龍是傳說之物,能出現在十二生肖中不過是因為它是華夏民族的信仰,是神州四海的圖騰。既然如此,為何不把它排在首位?反正是虛無之物,你說它幾時動便幾時動。龍尚可憑臆想躋身十二生肖,怎麼沒有鳳?
所以我自以為,倒是古時真的有龍的存在的說法比較可信。雖然它的體貌可能確實不如今人所描繪的那般壯觀。
人們總是習慣性地以為眼見為實,我不見的,皆為胡說,就如那「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可是君可知古人表達向來隱晦,況且隔了幾千年的時空,滄海桑田也並不為奇。就如我如果這樣描述一隻鸚鵡;「有一神鳥,其色五彩,善人言」,你是不是又要掀桌子:我X!什麼啊!鳥會說話一鳥罵人?
好了,不與你們閒扯了。說點正經的吧。
十二生肖的組成,除了它們自身的習性。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兩兩相對分為六組的:鼠機警,牛勤懇。虎勇猛,兔怯懦。龍之剛,蛇之陰。馬激進,羊穩重。猴知變通擅靈活,雞司晨講原則。狗之忠誠無二主,豬之蠢鈍只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