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如何來的?現有的宇宙觀認為我們的宇宙是來源於大爆炸,無數億年前,宇宙發生了大爆炸,於是有了各星系,各個行星,各個恆星以及其它的一切物質。但宇宙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什麼樣的?這就誰也說清了,但這並不能阻擋科學家去尋找答案。
英美等國的宇宙學研究專家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時,分別發現了比現在宇宙還要古老的恆星,其壽命居然超過了138億年。我們所在的宇宙,138億年前是根本不可能形成恆星的,那麼這些古老的恆星來自何處呢?除了這些古老的恆星外,科學家們還從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發現了一些並不符合現有宇宙的巨大殘留物。這些殘留物,它們又來自何方?
種種的謎團讓科學家興奮不已,這次的發現很可能讓我們對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環境有新的認識,或許會顛覆人類現有的宇宙觀。
於是科學家們有了新的發現後,提出了一個新的宇宙觀:即我們的這個宇宙是周而復始地無限循環的,也就是說大爆炸不止發生過一次,每次宇宙嚴重坍縮,就會發生一次大爆炸,爆炸之後,一個新的周期開始了。宇宙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又會發生嚴重坍縮,再一次大爆炸,又一個新的周期開始,周而復始。
但是新開始的這個周期,全新的宇宙中必然會殘留一些上一個周期宇宙中的構件,比如古老的恆星,比如物理規律完全不同的殘留物,這些就是從上一個宇宙中殘留下來的天體。
但是也有一些科學家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這些和我們現有宇宙物理規律完全不同的構件或許是從其它宇宙而來的。我們的宇宙形成初期和其它的宇宙相撞擊,其它的宇宙的東西就流進了我們的宇宙,而那些古老的恆星也是從其它宇宙過來的,所以才比我們的宇宙還要老,而那些不符合現有宇宙規律的構件也是其它宇宙的,所以才和我們的宇宙物質顯得格格不入。每個宇宙都有自己獨特的規律。
而那些個古老的恆星,很可能是與其它宇宙發生碰撞時,其它宇宙中的恆星趁機擠進我們宇宙中的。從這個角度出發,科學家推知,我們宇宙的外面還是宇宙,是一些和我們的宇宙完全不同的宇宙。而這些個宇宙,可以看做是一個永恆膨脹著的宇宙中的一個個小氣泡,它們偶爾碰撞,便產生一個新的輪迴,然後在隨著永恆的膨脹再相互離去。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了我們的宇宙中保留著4處「擦痕」,這說明我們的宇宙很可能經歷過四個周期。
宇宙是多元的,中國的遠古神話中都有記載,有三十三重天,每一個一重天就代表著一個宇宙,那至少有三十三個宇宙,而在西方的神話裡也有記載,只不過是和中國的說法不同,但都同時表達了一個意思:那就是宇宙不是唯一的,宇宙和宇宙之間就相當於星球和星球之間,要想從一個宇宙進入另一個宇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必須要有專門的門才行,這個門極有可能就是科學家說的蟲洞。
宇宙的探索是無限的,宇宙有太多的秘密需要科學家一一去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