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歲蘭」的葉子8米長,在沙漠能活2000年,全靠這種「本能」
如果我問你能活1000年的動物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烏龜?」,畢竟有一句話是「千年的王八萬年龜」。那如果問你能活1000年的植物是什麼,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很偶然的一次被同事問到這個問題,於是就查了一下資料,沒想到世界上還真的有這麼神奇的綠植,而且是可以在家裡盆栽的一種裸子植物,它和綠蘿、吊蘭、虎皮蘭這些觀葉植物的最大區別可能就是活著長。那這種叫「千歲蘭」的綠植,為什麼可以活1000多年不死,而且是在乾旱少水的沙漠裡,下面我我們就看看這個綠植的神奇之處。
沙漠的環境是最不適宜生物生存的,但是在沙漠中能夠存活下來的卻是優勝劣汰下最為強壯的,就如千歲蘭。千歲蘭主要分布在非洲納米比亞和安哥拉邊界的納米布大沙漠中,因其最長壽的一株已經存活了2000多年並還在存活著而得名。
千歲蘭的外觀雖不如我們常見到的植株那麼的茂盛挺拔,但是它堅強的生命力卻是一般植物難以企及的。沙漠中的風沙刮起來時會像暴風雨一樣猛烈,所以枝丫太高大反而是一件禍事;沙漠中氣候乾旱的難覓一滴水,所以弱小的葉子與花朵就難以在此繁衍,更何況是在這個世界上最為乾燥的沙漠。千歲蘭的生存環境不允許它有任何的矯情與退縮,所以在幾千年的進化歷史中,它逐漸的褪去了華而不實的外表,轉而更加的夯實自己的內在。
1、不間斷的生長
千百歲的千歲蘭並非有著千百歲的葉子,它清楚地知道不論是在外力環境上或是自身因素上,葉子都是最脆弱的環節,千歲蘭不允許自己在這一環節中「斷送性命」,所以就只能更強大這一環節。無休止的生長在它看來並非是沒有意義的事情,而是在前段葉子死掉時自己能夠有新的葉片基部來做頂替。這種周而復始的生長延續是千歲蘭最聰明的有備無患。
2、竭盡全力地吸取水分
再耐旱的植物也少不了對水分的攝取,千歲蘭生於沙漠,長於沙漠,它對水分的熱愛其實並不比其他植物遜色,只不過它更懂得如何去最大程度的調取水分。在沙漠裡水是金貴的,只能在有限的水資源中極力的去讓水分更大化,這就得力於千歲蘭葉片中特殊的吸水組織,並且千歲蘭的莖十分發達,最長可達兩米,直徑最大可長八米。它能夠在雨水來臨時充分的吸收,為己所用,而且也不用擔心被暴風所折斷。這樣,即使再乾旱的環境,千歲蘭也能處變不驚。
3、適合自己的代謝方式
光合作用是植物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在特殊的環境中,千歲蘭練就了特殊的代謝方式。前面說到它對水分的重視程度是遠不亞於其他植物的,在這裡也是有體現的,它能夠控制自己的葉片在白天處於關閉狀態從而減少水分蒸發,又能在夜晚固定二氧化碳從而進行有機物合成,來滿足自身的營養需求,這種根據自身需求量身定製的代謝方式也是它在荒漠中能夠長久立足的重要因素。
4、強大的根系
千歲蘭根基的延展也是它對水分渴求的表現之一。它不甘於在固定的地點聽天由命的承受已知的命運,誰說植物不能移動,它就是個例外。千歲蘭的根系非常的發達,它有著極強的探知能力,根系能夠延展到地下有水的地方。這麼頑強的探索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的強壯。
每個生命的存活都有它的意義與原因,千歲蘭的存活就是為了證明生命的頑強與拼搏,墨守成規的坐吃等死只能讓自己退化,讓環境淘汰,而改善自己,讓自己更加的強大更加的適應環境才能夠得到命運的青睞。
千歲蘭這種綠植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無論你身處怎樣糟糕的環境,當你覺得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只能最大限度地改變自己生存的方式,這和我們現在生存的社會是一樣的,每個人都在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社會不會為任何人變得容易,只有那些在夾縫裡汲取一點一滴養分的人,在有機會的時候迸發自己的力量,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從而逆風翻盤。
我們每天給自己的綠蘿、文竹、多肉植物澆水施肥,就算忘了澆水這些綠植也努力的汲取土壤中那點可憐的水分,為了生存,我們要像這些盆栽植物學習的太多了。
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