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歲蘭:沙漠中葉片千年不老之謎

2021-03-01 世界未解之謎

野草是一歲一枯榮,很多北方樹木也是一年一次葉落,即使南方常綠喬木常年都是綠色的,但也經常是新葉換舊葉,樹下每天都有它們落下的葉子,只是它們的落葉時間不集中在一起,因此可以始終保持樹枝上掛滿綠葉。

然而有一種叫千歲蘭的沙漠植物一生卻只長4片葉,剛出生的時候是兩片兩三釐米長的小葉子,那是它種子發芽後的子葉。子葉隨後就落掉了,在與子葉成直角的地方長出兩片真正的葉無之後這兩片葉將陪伴千歲蘭走過千年或數千年的漫長一生。當我們在沙漠裡見到千歲蘭的時候,往往看到它是一團亂糟糟的葉片攪在一起,給人,一種蒼老的感覺。在那漫長的千年歲月裡,經歷風吹日曬, 祁寒酷暑,它的那兩片葉子尖端已經枯黃,被風沙撕拉成一縷縷的絲麻狀,像一團亂麻一樣,但是葉片基部卻異常堅固地與母體連接在一起,綠油油,凸顯著生命的活力。也許我們表面上看不出千歲蘭的葉子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想想就心感震撼,一般植物的葉片也許只能懸掛枝頭一兩年,千歲蘭的葉片如何能夠經歷異常長久的歲月,卻能保持不衰的生命力?原來千歲蘭葉片基部細胞有分生能力,不斷長出新的葉片組織,使葉片不斷生長。因此雖然它的葉子前端因衰老和乾枯而死去,消失掉T,但由於葉片基部不斷生長,因此它的葉片看不出縮短,反而在增長。由於葉片前端衰老死亡的過程比較緩慢,一般人看不到,看到的葉片都是比較年輕的,所以以為它的葉片千年不老。千歲蘭一生只是緩慢長粗,葉子長長,但並不怎麼長高,因為它的尖端沒有增生的能力,這也許是為了適應沙漠的風沙和乾旱氣候吧,較高的身材很容易被風沙拔起。目前發現的千歲蘭最高也就是1.5米,但其葉子盤繞在一起,直徑超過了8米,其地下的根系也是伸展到直徑8米的範圍。對於千歲蘭,還有一個至今令人困惑的問題。一般的沙漠植物為了避免白天蒸發水分過多,氣孔關閉,到了夜間才開放氣孔,吸收二氧化碳,並儲存起來,供白天進行光合作用使用,例如仙人掌就是夜間吸收二氧化碳(非沙漠植物是白天吸收二氧化碳)。科學家也認為千歲蘭是夜間吸收二氧化碳的,但研究發現,千歲蘭在炙熱的沙漠白晝竟然也敢開放氣孔!它不怕失水過多嗎?巧妙的是,千歲蘭的葉子裡有許多特殊的吸水組織,能夠吸取空氣中的少量水分,補給千歲蘭。這種神奇的沙漠植物太有特點和魅力了,讓人類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相關焦點

  • 千歲蘭,一棵能夠在沙漠中活千年的植物!
    千歲蘭是一種只分布在非洲熱帶東南部,是納米布沙漠中獨有的一種遠古時代遺留植物,也被稱做是沙漠中的活化石,是生存在沙漠中一個神奇而又珍貴的植物
  • 沙漠奇觀—千歲蘭
    千歲蘭被稱做「活化石」,因為一株千歲蘭的壽命可以超過1000年。千歲蘭除了根和莖外,每一株千歲蘭都有兩片葉子永不脫落,並在其一生中不斷生長。千歲蘭還被稱作「沙漠中的章魚」。雖然只有兩片葉子,而不是八個觸手,但這兩片葉子經常被骷髏海岸的多風環境所撕碎。
  • 「沙漠大章魚」千歲蘭,靠吸收附近水分生存,壽命最長達千年之久
    引言堅強者能在命運之風暴中奮鬥。在大自然界中,不僅僅只有我們人類的存在,同時還生存著各種動植物,以及大海中的生物。在沙漠中,一般很少有植物存在,因為這裡的環境並不適合有些植物的生存,尤其是屬於熱帶的非洲地區,植物生存更是難上加難,正是因為沙漠裡這樣惡劣的環境,所以才讓千歲蘭變得格外顯眼。
  • 世界珍稀植物千歲蘭——沙漠上的千年植物景觀
    千歲蘭,又稱為百歲葉、百歲蘭、千歲葉。千歲蘭的分布範圍極其狹窄,只有在非洲西南的狹長近海沙漠才能找到。它也是遠古時代留下來的一種植物「活化石」,非常珍貴。與在沙漠裡把葉子縮小成針狀的其他植物不同,千歲 蘭的莖又粗又短,根又直又深。
  • 「千歲蘭」的葉子8米長,在沙漠能活2000年,全靠這種「本能」
    那這種叫「千歲蘭」的綠植,為什麼可以活1000多年不死,而且是在乾旱少水的沙漠裡,下面我我們就看看這個綠植的神奇之處。沙漠的環境是最不適宜生物生存的,但是在沙漠中能夠存活下來的卻是優勝劣汰下最為強壯的,就如千歲蘭。千歲蘭主要分布在非洲納米比亞和安哥拉邊界的納米布大沙漠中,因其最長壽的一株已經存活了2000多年並還在存活著而得名。
  • 植物「雲」科普丨神秘的千歲蘭
    生長在沙漠的千歲蘭(圖片來自網絡)千歲蘭(Welwitschia mirabilis),又稱百歲葉、百歲蘭、千歲葉,是裸子植物門買麻藤綱(或稱蓋子植物綱),千歲蘭目,千歲蘭科的唯一一種。千歲蘭僅分布於西南非洲的納米布沙漠裡,屬於孑遺植物,它是遠古時代留下來的一種植物「活化石」。千歲蘭的葉子壽命為植物界中最長的。據科學家用碳14測定,最長壽的植株已活了2000年。千歲蘭與巨魔芋、海椰子並稱為世界三大珍稀瀕危旗艦植物,是世界公認的最珍貴的植物品種。
  • 非洲沙漠中的「大章魚」:哪裡有水它就往哪走,已活1000多年
    然而在遙遠的非洲沙漠中,卻有一種植物,在這裡活了1000多年,甚至2000年,生生不息,被稱為「沙漠裡的活化石」。同時因為它可以到處移動,故而又被稱為「沙漠中的大章魚」,哪裡有水它就去哪裡,今天我們便來說說它的傳奇故事。
  • 非洲沙漠裡的「大章魚」,壽命長達千年,卻無法在我國沙漠生存
    千歲蘭終生只有兩片葉子,而這兩片葉子也會死亡,但和其他植物不同的是,千歲蘭的葉片前端死亡,並不影響後端的繼續生長。,千歲蘭有很多葉片,其實這些葉片都是兩片完整的葉子被風撕裂成了很多條狀物,讓人很難看出它們只有兩片葉子。
  • 傳說中的「沙漠章魚」,只需水分便能生存,最長壽者能活兩千多歲
    它分布範圍極其稀少,只在非洲西部和南部靠近海洋的沙漠中才存在,它的生存環境非常炎熱,常常會在多石沙漠或者乾涸的河床上找到。千歲蘭又因它的外形,被人們稱為「沙漠章魚」。因為乍一看,千歲蘭就活生生像一隻張牙舞爪的大章魚,懶洋洋地趴在沙漠中。
  • 世界上最珍奇植物景觀,形似大章魚沙漠植物,能在沙漠生存上千年
    特別是千歲蘭葉子更為神奇,它的葉子壽命被公認為植物界中最長,一般植物都有葉落時候,而千歲蘭的葉千百年總是不落不謝,總是為沙漠點綴一點綠色,非常神奇!,這是因為千歲蘭葉片和其它植物有不同,它的基部生長帶總是不斷分出新的葉片組織,當千歲蘭前段的葉片死去,新的葉片又能及時續上,讓千歲蘭的葉片看起來一直都是不落不謝!
  • 非洲沙漠中的「大章魚」:哪有水它就往哪走,已存活1000多年
    ,在漫長的生長曆程中,它的葉片經受風吹日曬,飽經風霜,在沙地上不斷的遭到磨損,所以變成了很多片。由於千歲蘭是沙漠中很珍貴的低矮木本植物,擁有很好的固沙保土的功能,沙漠地區特別乾燥,雨水也特別少,而它的葉片水分蒸發也比較快,所以為了生存,它會把根深深地扎入地下,以吸取更多的水分來保證它的所需。
  • 巨魔芋、千歲蘭!世界珍稀旗艦植物亮相世園會北京展區
    在北京展區,北京植物園再一次展出多種珍稀植物,展品中最出名的便是巨魔芋與千歲蘭。世界公認的溫室三大珍稀旗艦植物中,這兩種植物都榜上有名。除了巨魔芋和千歲蘭外,本次展覽還有樹蕨、雜交豬籠草、酒瓶蘭錦等植物。此次展出的是巨魔芋巨大的葉片,它的葉子十分有特點。
  • 物源|這種生長在沙漠的植物,壽命竟可達上千年!你知道嗎?
    它叫千歲蘭,是遠古時代留下來的「植物活化石」,非常珍貴。本期《物源》,我們來聊聊千歲蘭究竟有哪些神秘之處。 千歲蘭作為納米布沙漠上獨有的植物,它的根一部分深深扎入沙石中,一部分裸露在地表上。與在沙漠裡把葉子縮小成針狀的其他植物不同,千歲蘭的莖非常短矮而粗壯,呈倒圓錐狀,很少超過50釐米。
  • 沙漠中活了1000年的「大章魚」,靠吸收附近水分生存,可移動
    這隻大章魚真正的名字叫做千歲蘭,隸屬於裸子植物,其具有長長的葉片它的葉子最長可以蔓延到三米以外,並且其對比地上部分來說生活在氣候乾燥的沙漠,耐旱力極強,可以在完全吸收不到水分的情況下憑藉自身所儲備的水資源存活六個月以上的時間。而當其將所有的葉片鋪展開來,從遠處望去像極了在沙漠上遊行的綠色「大章魚」,因此,被認為是沙漠中的大章魚。最長壽命可達1000年,那在如此乾枯而貧瘠的沙漠,他又是如何生存的呢?
  • 非洲沙漠神秘「八爪魚」,哪裡有水往哪跑,不少都已1500多歲
    據科學家考證發現,它是遠古時期所遺留下來的植物,大多數可以存活五百多年,而迄今發現存活時間最長的千歲蘭竟有1500年之久,算得上是當之無愧的「沙漠活化石」,也就是因為它的壽命,大家都把它叫千歲蘭。生長帶,它的生長力特別頑強,能夠不斷的生長出新的葉片組織,這樣即使前段葉子在暴曬中失去生命力,後面也能及時地生長出新的葉片,使它能夠繼續連接根系,保障生存所需的水分供給。
  • 千歲蘭——壽命可達400-1500年
    形態結構生長在乾旱沙漠的千歲蘭可看起來沒什麼美感可言。它只由兩片葉子和粗壯的根部組成。千歲蘭 裸子植物千歲蘭是雌雄異株植物,開花之時,許多的穗狀花序從莖頂端邊緣上生出。於1860年由奧地利探險家FriedrichWelwitsch首次在納米布沙漠中發現。其分布範圍小,只生長在西南非洲的納米布沙漠裡。
  • 非洲沙漠中的「超級章魚」,已存活1000多年,哪裡有水它就往哪走
    但是沙漠中也並是不是什麼生物都沒有的,許多動植物都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進化出了適合沙漠環境所需的結構。他們耐旱,耐熱,還耐寒。今日,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些沙漠中的小精靈。沙漠中的「大章魚」—千歲蘭在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納米布沙漠中,生存著這樣的一種生物,名字叫做千歲蘭(Welwitschiamirabilis)。它是裸子植物門中唯一科唯一屬,千歲蘭科千歲蘭屬。至於為何叫做千歲蘭,僅因他們是真的可以「長命千歲」。
  • 非洲沙漠裡的「大章魚」:何處有水它就往何處去,能活2000年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逍遙遊》在《逍遙遊》中,有這麼一種神奇的生物。它叫鯤,大到不知道它有多大,並且可以化成鳥,鳥也是大到不知道有多大,而且能夠飛起來,飛起來還特別快,只是鯤這種奇妙的生物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之中。
  • 沙漠裡這種像章魚一樣的植物,一生只長兩片葉子,卻能活1000年
    在非洲納米比亞和安哥拉邊界的納米布大沙漠中,生長著一種奇異的植物,名叫千歲蘭。顧名思義,這種植物可以在乾旱的沙漠中生活上千年。據說,千歲蘭生吃或者用熱灰烤著吃,味道都不錯。因此它也有了另外一個名字「沙漠洋蔥」。1859年,奧地利植物學家弗裡德裡希威爾維奇在納米比亞的沙漠中第一次發現了它。
  • 納米布沙漠裡的「大章魚」,壽命長達2000歲,被選為國徽
    非洲是個神奇的地方,它的神奇之處不僅僅是在人文上,更是在於其獨特的自然環境,以及野生動植物資源。千歲蘭,只生長在近海的沙漠上,遠遠望去,猶如一隻只匍匐在沙漠上的大章魚,大風一吹,就散亂扭曲,它是納米布沙漠上獨有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