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宣布推出AutoML Vision,自然語言,翻譯和聯絡中心AI

2021-01-19 息息生鮮生活

2018年7月24日上午10:13

上圖:谷歌的山景城總部。

圖片來源:谷歌

今天在舊金山舉行的谷歌Cloud Next會議上,山景城公司宣布,它將去年在Google I / O上宣布的機器學習平臺Cloud AutoML擴展到新的領域。

從本周開始,AutoML Vision是一種圖形拖放工具,可讓用戶利用Google的雲計算後端來訓練自學習對象識別和圖像檢測模型,該工具正在退出alpha並進入公共測試階段。

谷歌透露,自1月以來,約有18,000名客戶表示對AutoML Vision感興趣。

谷歌表示,其背後的理念和雲終端服務Cloud AutoML旨在為需要定製機器學習模型的組織,研究人員和企業提供一種簡單,簡潔的方式來培訓他們。為此,它正在將AutoML擴展到自然語言處理(使用AutoML自然語言)和翻譯(使用AutoML Translate)。

Hearst已經使用AutoML Natural Language幫助組織國內和國際雜誌的內容,日本出版商Nikkei Group正在利用AutoML Translate發布不同語言的文章。

谷歌大學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在一份聲明中說:「人工智慧正在賦予權力,我們希望為每個人和每個企業實現民主化 - 從零售到農業,從教育到醫療保健。」 「人工智慧不再是科技界的利基市場 - 它是各行各業企業的差異化因素。我們致力於提供能夠徹底改變它們的工具。「

谷歌今天早上宣布的並不是全新的Cloud Auto服務。它正在更新現有的API,包括Cloud Vision API,它將很快識別手寫,支持PDF和TIFF文件,並識別對象在圖像中的位置。在硬體方面,第三代Google Cloud TPU以alpha格式提供。

谷歌還推出了Contact Center AI,這是一款機器學習驅動的客戶代表,採用谷歌的Dialogflow軟體包,通過電話與呼叫者互動。該公司正在將其作為會話代理的工具包進行營銷。

聯絡中心AI在部署時會對來電進行記錄,並使用複雜的自然語言處理來建議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如果虛擬代理無法解決呼叫者的問題,則會將他或她交給人工代理 - Google稱之為「代理協助」的功能 - 並向代理提供與手頭呼叫相關的信息。

谷歌表示,它正在與現有客戶合作,「圍繞負責任地使用AI」與我們合作。「我們希望確保我們以技術的方式使用技術,員工和用戶將會發現公平,有能力並且值得他們信任,」

文章來源:www.xixi.ai(息息人工智慧)

相關焦點

  • 谷歌AI新進展:自然語言與翻譯加入AutoML
    其中一項是, Cloud AutoML新增語言分類(AutoML Natural Language)和翻譯(AutoMLTranslation)兩大功能,其中,AutoML Natural Language,可以解析文本的結構和意義,可用於從文本文檔、新聞或博文中提取有關人物、地點、事件等的信息;AutoML Translation可使用最新的神經機器翻譯技術將字符串翻譯成任何支持的語言
  • 谷歌推出AutoML自然語言預訓練模型
    今年早些時候,谷歌發布了AutoML自然語言(AutoML Natural Language),這是其Cloud AutoML機器學習平臺向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擴展。 經過數月的beta測試,谷歌近日宣布面向全球用戶推出AutoML Natural Language的通用版本,支持分類、情緒分析和實體提取等任務,以及支持各種文件格式,包括掃描的pdf文件。 AutoML自然語言利用機器學習來揭示電子郵件、聊天日誌、社交媒體帖子等文本的結構和含義。
  • 資源 從人臉識別到機器翻譯:52個有用的機器學習和預測API
    本文所有的 API 分成以下四組:面部和圖像識別文本分析、自然語言處理、情緒分析語言翻譯預測和其它機器學習每一組我們都是以首字母排序的,相關描述來自其網址連結在 2017 年 2 月 3 日的介紹信息。
  • Google拍照即時翻譯功能大升級:可自動識別語言
    中關村在線消息:Google今天宣布針對Google翻譯的拍照即時翻譯功能推出多項升級,除了新增超過60種語言,還能自動識別語言並進行翻譯,同時加入神經機器翻譯技術以帶來更好的翻譯質量。首先,拍照即時翻譯新增超過60種語言,新加入的語言包括阿拉伯文、印度文、馬來文、泰文、越南文等,目前支持88種語言。過去用戶只能在英文和其他語言之間進行互譯,但現在可以將原文翻譯為Google翻譯支持的超過100多種語言。
  • Google推出新工具 翻譯古埃及象形文字
    隨著科技進步,翻譯軟體功能也愈來愈多元化。除了可以透過Google翻譯,將中文譯成英文、日文譯成中文等外。 Google在昨(15日)更推出全球首個,透過機器學習的埃及象形文字的翻譯工具Fabricius,讓學者研究埃及象形文字。
  • 重磅| 谷歌神經機器翻譯再突破:實現高質量多語言翻譯和zero-shot...
    昨日,谷歌再發論文宣布了其在多語言機器翻譯上的突破:實現了 zero-shot 翻譯!昨天,谷歌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其在谷歌翻譯(Google Translate)上再次取得重大進展。這家搜索巨頭表示現在已經將神經機器翻譯(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集成到了其網頁版和移動版的翻譯應用之中,這意味著它可以一次性翻譯一整段句子,而不只是像之前一樣只能一個詞一個詞地翻譯。谷歌在其產品博客中表示,其產品的翻譯結果現在變得更加自然,能夠實現更好的句法和語法。
  • 翻譯必備術語庫推薦
    中國核心詞彙  https://www.cnkeywords.net/index  「中國核心語彙」涵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12個熱門分類,17種語言,100萬詞條,由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中國翻譯研究中心匯聚了全球資深翻譯家與漢學家的權威智慧,利用最先進的大數據技術與語義分析搜索技術,更加系統的展現出中國關鍵語彙形成的時間脈絡與語境全貌。
  • 如何評價Google神經機器翻譯(GNMT)系統?
    | Google Translate發展歷程:在2006 年Google團隊改進了——統計機器翻譯(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並宣布上線Google Translate翻譯功能。
  • 亞馬遜宣布推出全新的AI訓練晶片AWS Trainium
    打開APP 亞馬遜宣布推出全新的AI訓練晶片AWS Trainium 半導體行業觀察綜 發表於 2020-12-02 15:21:30
  • Google翻譯App更新:拍照就可翻譯!
    今天,Google翻譯App更新了!8年來,用戶可通過translate.google.cn訪問網頁版的Google翻譯,現在用戶還可下載Android和iOS版本應用。
  • AI助聊很神奇,抗衡google就靠它
    王海峰是百度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在人工智慧領域深耕近三十年,專注於人工智慧技術研究和應用轉化,尤其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成果卓著,是我國人工智慧領域的頂級專家。他2010年加入百度,帶領團隊打造百度大腦,在語言處理、視覺、深度學習等人工智慧關鍵核心領域取得巨大成果,打造國內首個自主創新、開源開放的深度學習平臺飛槳,領先谷歌率先發布的大規模神經網絡翻譯系統。
  • Google Cloud 發布 COVID-19 數據集,可構建 AI 模型來對抗疫情
    雷鋒網消息,3 月 31 日,Google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到,在這個所謂的公共數據集項目中,其數據包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系統科學與工程中心(JHU CSSE)數據集、來自世界銀行的全球健康數據和 OpenStreetMap 數據,所有這些都將免費存儲在 Google Cloud 上——Google 也表示將與這些數據集背後的的組織提前接觸。
  • Facebook 開源可直接翻譯上百種語言的 AI 模型
    DoNews 10月20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Facebook 近期宣布將首個不需透過英語、可直接翻譯兩種語言的 AI 模型 M2M-100 開源。Facebook 表示一般機器翻譯需要為每種語言及每種任務建立一種 AI 模型,由於英語訓練資料較充裕,因此形成以英語為中心的翻譯模式;碰到要翻譯非英語的兩種語言,例如中文和法文時,大部份機器翻譯採取法文翻成英文,再由英文翻成中文。Facebook 指出,這種需要以英文為中介的翻譯會導致原意流失或翻譯錯誤,並不適合臉書平臺上160多種語言貼文翻譯的需求。
  • 左手雲通訊,右手AI,容聯為何能成為雲聯絡中心「風向標」?
    近日,容聯宣布完成1.25億美元 F輪融資,這是國內雲通訊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私募股權融資。在容聯屢獲資本認可的背後,其重點產品線CC(雲聯絡中心)也實現了業績爆發、行業客戶快速拓展。在一片紅海的聯絡中心領域,容聯做對了什麼?
  • 支持108種語言:Google翻譯為啥這麼好用?
    共同的聲音(Common Voice是Mozilla發起的一個眾包項目,旨在為語音識別軟體創建免費的資料庫)自2017年6月推出以來,Mozilla為建立轉錄語音數據的開源集合所做的努力僅審查了40種聲音。Google表示,其翻譯質量的突破並不是由單一技術推動,而是針對資源較少的語言、高質量源語言、總體質量、延遲和整體推理速度的技術組合。
  • 自然語言處理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
    根據這個定義,自然語言處理要研究「在人與人交際中以及在人與計算機交際中的語言問題」,既要研究語言,又要研究計算機。因此,它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涉及語言學、計算機科學、數學、自動化技術等不同的學科。隨著近年來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基於統計和機器學習的自然語言處理發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文字識別、語音合成、機器翻譯等領域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實用化的水平。
  • AWS re:invent2020:機器學習是聯絡中心的未來 - 文章精選 - CTI...
    本周在AWS-re:Invent大會上,亞馬遜網絡服務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Inc.)在其廣受歡迎的Amazon Connect聯絡中心產品中宣布了一系列機器學習(ML)和人工智慧(AI)功能。AWS計算基礎設施和應用市場部總經理Eron Kelly在接受UCToday採訪時說:「我們希望將機器學習融入到每個過程中,以增強人類體驗。」
  • 最強翻譯?Facebook AI可以直接翻譯100種語言
    該翻譯 AI 的訓練方法關注的是那些通常需要相互切換的語言,然後根據地理和文化相似性將語言分為 14 個不同的集合。這確保了對更常用的交流進行高質量的翻譯,並更準確地訓練模型。對於一些語言對來說,新翻譯系統比現有的翻譯質量有了顯著提高。例如,將西班牙語翻譯成葡萄牙語的難度特別大,因為西班牙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第二多的官方語言,這意味著研究人員可以獲得大量的訓練數據。
  • 谷歌AutoML新進展,進化算法加持,僅用數學運算自動找出ML算法
    論文連結:https://arxiv.org/pdf/2003.03384.pdfGitHub 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google-research/google-research/tree/master/automl_zero#automl-zero在這項研究中,谷歌提出了新方法 AutoML-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