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優化的生物氧化提金技術

2020-11-24 金融界

遼寧天利公司全景

  原標題:不斷優化的生物氧化提金技術——天利公司多項核心技術成果應用於生產紀實

  以遼寧天利金業有限責任公司為主要完成單位的難浸金精礦生物氧化提金新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科學技術大會上榮獲特等獎。天利公司董事長具茲範代表公司出席會議並領獎。

  日處理能力達200

  難浸金精礦生物氧化提金新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是針對黃金行業中難處理金礦資源的開發利用而進行的新技術開發和工業應用。

  該項目以我國難處理金礦資源中的含砷難浸金精礦為主攻目標,圍繞著生物氧化-氰化提金的工藝技術路線,對生物氧化提金技術進行了原始創新研究,並形成了完整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氧化提金技術成果。我國第一家自行設計、自行建設、具有完全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日處理100噸難選冶金精礦的現代化氧化廠——天利公司生物氧化提金廠由此建成。經過10多年的不斷優化和技術改造,目前,該廠的日處理能力已達到200噸。

  技術優勢突出 生產成本低

  生物氧化提金技術是目前處理含砷、含碳、微細粒包裹型難處理金礦石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主要特點是:主要元素回收利用率高,而且環保。

  針對含砷難浸金精礦中包裹金礦物的金屬硫化物,該技術利用嗜酸性化能自養菌(氧化鐵硫桿菌、氧化硫硫桿菌等),在適宜的生長繁殖條件下,將常規技術難以處理的金屬硫化物氧化分解,以可溶性硫酸鹽的形式進入液相,使金礦物充分暴露。經過氧化預處理的金礦石,以浸金溶劑(氰化鈉)溶解回收,金屬回收率可大幅度提高,其金浸出率可以達到90%至97%,從而達到金回收利用的目的。

相關焦點

  • 生物氧化在我國給水處理研究中的發展
    3 各生物氧化池型的技術經濟比較   本文所涉及的5種類型的生物氧化池型,所處理的不是同一個原水,給技術經濟比較帶來了困難,但從OC及NH3-N兩個主要指標來看,所處理的原水水質(見表1)也可說差異不大。此外,也可將5種池型的技術條件(表4)當作經優化過的最佳條件,為此,可看作對5種池型的最佳條件的比較,應是可行的。
  • 汙水廠穩定運行提標提效技術方向
    因此,通過技術進步使汙水處理系統實現穩定運行勢在必行,汙水處理穩定運行技術存在巨大需求!汙水處理提標就是不斷降低汙水中汙染物質的濃度。目前汙水處理行業對不斷提標存在一定牴觸,但提高標準是環境的需求,基於經濟或減排優先序的考量,需要考慮提標的時間進程,但不斷提高排放標準,一定是中國汙水處理行業的永恆主題。
  • 省營商局將評百家優秀窗口 請您提金點子
    你們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的實事可否堪稱最佳? 11月30日,記者獲悉,即日起,省營商環境建設局將在全省範圍內徵集「打造遼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金點子。同時,評選100個營商環境優秀窗口,500個「營商環境優秀崗」,擬評選100件「優化營商環境最佳實事」。 金點子徵集評選活動面向全省各級黨政機關幹部、專家學者以及廣大企業、群眾等社會各界人士開展。
  • tic鈦金合約的區塊鏈技術架構以及技術特點是什麼?
    核心價值觀:奮進、專注合作:眾人一心,其力斷金!努力一百天,人生精彩無邊。讓我們一塊學習,一塊爆發在機會面前,聰明人永遠是寧可抓錯絕不會放過只要你敢來,我們就敢帶你賺!跟對人,做對事 讓事業財富雙豐收!這裡是網際網路第一團隊給您提供最專業的的一對一指導和最詳細的教程, 這是您事業起航的強大技術服務保障!!
  • 陝焦首創脫硫廢液提鹽新技術
    作者:李軍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2月25日 收藏 「兩鹽融合」破解行業難題  中化新網訊 記者上周從陝西陝焦化工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自主開發的新型脫硫廢液提鹽技術
  • 我國城市(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實踐進展
    本文對我國城鎮汙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工作的必要性進行論述,並詳細分析提標改造工作中的技術,並深入分析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工藝,旨在提升我國城鎮汙水處理的效果,使得排水符合國家標準。但是在很多的汙水處理廠建成初期,對於工藝調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調試不到位,致使在後期運行中,設備運行不穩定,處理技術不達標,並且會增加運行成本。 2、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技術 2.1曝氣生物濾池曝氣生物濾池主要用於深度處理去除總氮,特別是三級處理。
  • 低品位含金硫化礦綜合回收硫金鐵新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本報訊 筆者近日從江西理工大學獲悉,由該校資環學院羅仙平教授主持完成的《從低品位含金硫化礦綜合回收硫金鐵新技術研究》通過了鑑定並獲得2011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類二等獎。評審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系統集成了硫鐵礦全泥浮選、硫精礦制酸、硫精礦燒渣富氧氰化強化提金收鐵、浮選尾礦調控鐵比例做水泥配料等工程化關鍵技術,形成了低品位含金硫化礦資源整體清潔利用關鍵技術,建成了節能減排示範工程,實現了該資源類型高效綜合利用的重大突破。
  • 20升方形堆碼桶安順廠家產品產品性能不斷優化
    20升方形堆碼桶安順廠家產品產品性能不斷優化 ,「deqq6」  20升方形堆碼桶安順廠家產品產品性能不斷優化    這是因為溫度對塑料擠出及型坯的性能有明顯影響,提高擠出機溫度,可降低熔體的粘度,改善熔體的流動性,降低功耗,提高螺杆的轉速,而不影響塑料的混煉塑化效果。比較所有方法的標準是標準工具——不鏽鋼凸柱。
  • HPB技術在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擴容中的創新與實踐
    HPB技術在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擴容中的創新與實踐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城鎮人口的增加及汙水收集率的提高,汙水排放量與日俱增。另外,汙水處理廠還面臨著從一級B標準提升至一級A標準、準IV類或更高標準的任務。
  • 柏梓鎮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努力實現——村美民富...
    核心提示:近年來,柏梓鎮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著力從住房、產業、就業等多方面精準施策,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全鎮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冬日的潼城細雨纏綿。
  • 天盛環保電芬頓技術解決廢水處理提標改造難題
    近年來,各地汙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工作正在陸續進行。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不能合理設置目標,以致剛建成就要改造,改造後出水水質仍難以達到預期要求的案例屢見不鮮。針對提標改造這一重大問題,記者了解到,新鄉市天盛環保工程設備有限公司,投放巨資,獨立研製開發了「超強氧化還原廢水處理裝置」,該裝置核心技術的問世,徹底顛覆了廢水處理概念,徹底解決了廢水提標改造的難題!
  • 提氣!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提氣!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 河北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釩生產工藝優化及技術集成創新」通過驗收
    3月24日,河北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釩生產工藝優化及技術集成創新」通過河北省科技廳組織的驗收。    該項目以提高釩資源的提取率和實現生產過程節能減排為目標,對以釩渣為原料提釩生產中的關鍵設備和生產工藝進行優化和集成創新,開展釩渣預處理、大型迴轉窯氧化鈉化焙燒、釩酸銨流態化乾燥煅燒、五氧化二釩閃速融化等關鍵技術和生產工藝攻關,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廢水零排放、尾渣資源化利用和釩產品清潔生產。
  • 脫硝系統超低排放中的關鍵技術—CFD優化
    北極星大氣網訊:目前燃煤電廠煙氣脫硝以高效的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SCR)技術為主。截止到2015年,我國燃煤電站SCR脫硝裝置的安裝率超過85%。在超低排放的要求下,已有脫硝系統普遍採用的提效措施是改善流場、加強混合效果,並加裝第三層催化劑(原設計2層)。其中,通過CFD技術對流場進行優化設計是「性價比」最高的一項關鍵技術,值得在所有SCR脫硝改造項目中推廣應用。
  • 深層曝氣技術工作原理分析
    深層(井)曝氣技術原創於上世紀70年代的英國ICI公司,這項汙水處理新工藝,是以地下深井或地面高塔作為曝氣池的高效活性汙泥系統。做成地下深井時其直徑為1~6m,井深30~100m;做成地面高塔時其直徑5~30m,塔高10~30m。該活性汙泥系統主要由升流管和降流管兩大部分構成。
  • 裡查德:優化車身結構和材質 不斷提高車輛安全性
    網易汽車9月4日天津論壇報導 9月3日至5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2010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萬麗泰達國際酒店舉行。
  • 金鎳納米薄膜材料可優化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應用性能
    打開APP 金鎳納米薄膜材料可優化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應用性能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6 14:18:26 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提出一種製備金鎳納米薄膜的簡易方法,既能減少黃金用量,又能優化催化活性和穩定性。
  • 超濾技術是飲用水深度處理的一場革命
    4月1日下午,在2008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中,他以「超濾膜組合工藝技術及其大規模飲用水處理應用案例」為主題進行了發言。王同春博士將超濾和一百年前的砂濾技術進行了對比,他認為超濾以及它的組合工藝對飲用水深度處理來說,會帶來一場的革命。現在飲用水的水質要求越來越高了,但是我們能得到的高品質的水源水是有限的,這是一個矛盾的。
  • AI產業避虛向實:兩會首提智能+ 優化AI發展環境
    政策助力  兩會首提「智能+」  紮根產業需求謀求技術發展  「智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工智慧技術對於社會的賦能被給予最高層次的期待。會議指出,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特點,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應用為目標,深化改革創新,優化制度環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結合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特點,探索創新成果應用轉化的路徑和方法,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