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網易汽車9月4日天津論壇報導 9月3日至5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2010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萬麗泰達國際酒店舉行。在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的年度主題下,來自政府、行業以及企業的高層領導以多元化的會議模式展開深入的討論。
標緻雪鐵龍集團高級被動安全技術專家 裡查德
標緻雪鐵龍集團高級被動安全技術專家 裡查德在論壇上發言:今天向大家介紹新型標緻雪鐵龍的碰撞性能,正面碰撞中優化車身結構和材質 不斷提高車輛安全性,我們公司想要通過在增加安全性的同時,不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時還能夠增加客戶的滿意度、駕駛員的舒適度。
論壇發言實錄
裡查德:女士們先生們,我非常高興今天與大家一起分享了我們標緻雪鐵龍安全技術的提升與創新。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發展進程,整個發展改進以及在安全方面的創新,我們今天演講的目的就是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碰撞性能,關於新型標緻雪鐵龍的碰撞性能,我們會與以前的車型和新的車型進行比較。
我們看正面碰撞方面保護的改進,我們再看側面碰撞方面保護改進,最後再展望未來遠景。
優化車身結構和材質 不斷提高車輛安全性
我們看一下正面碰撞的改進,我們要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乘客和駕駛者,通過正面碰撞保護,如果你要沒有保護,一切就無從談起,包括安全帶也就無法發揮作用。
那麼大家看一下這個圖表,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改進。也就是說在我們的碰撞從1996年到2006年整個改進進程。對歐洲汽車以及中國的汽車改進,這是從包括歐洲車型和中國車型碰撞之後其切入深度有大幅度地縮減。
我們在沒有也做過碰撞之後的實驗,我們將富康、愛麗舍、C5等進行測試得出的結果,如果我們看富康和C5兩個車型其切入深度減少了50%,和愛麗舍相比,C5切入距離也減少了30%,這是C5最近一次做的碰撞之後侵入計算。這樣對乘車人的安全性給予很好的保護。
如果侵入深度是150米到180米之間,對於汽車的結構和乘車人的安全仍然能夠給予非常好的保護。
那麼我們是如何能夠做到這點呢?首先要看汽車的結構,對於這幾代的車型來說,包括富康、愛麗舍,我們都沒有優化的幾何結構,我們使用90%的鋼材都是軟性鋼。對新一代的汽車,比如說C5這個車,我們在橫梁、縱梁等之間實現非常好的受力分配。同時我們增加高性能鋼的使用,今天汽車使用結構中42%的鋼材是高性能鋼材。
如果我們看車的內部,這張幻燈片能夠給我們展示駕駛員和乘車人員受衝擊時候的實驗結果,在以前的車型當中,我們不控制侵入距離,整個系統是非常危險的,而且保護也是比較簡單的。
因為,有這種缺陷,我們看到在汽車碰撞的時候,在肋骨、腿部位造成許多傷害,在新一代C5中,我們控制了碰撞侵入深度,我們使用了新的內部結構,我們能夠非常好地提升對乘車人和駕駛員的保護。在碰撞的時候乘車人和駕駛員的傷害得到了很大的減少。
在以前的老車型當中,只有兩個氣囊進行保護,一個是駕駛員氣囊,一是前排乘車人的氣囊。如果我們看今天的安全設施,就是C5這個車型的安全設施,我們有兩個氣囊,還有下邊的氣囊,即腳下的氣囊,同時,我們在車裡面為駕駛員還安裝了可伸縮的踏板,我們發現新的安全設施能夠減少對於胸部和肋部的碰撞衝擊,能夠大幅度增加前排乘車人和駕駛員的安全性。
主動安全防護
我們再看側面碰撞保護方面標緻雪鐵龍改進。這個圖是側面碰撞實驗。如果我們看前幾代的車型,如果看今天C5的車型,侵入深度減少了30%到50%,最大的侵入深度是下部的120毫米上部150毫米,我們怎麼實現這種大幅度地進展呢?老一代的汽車當中,我們沒有足夠的動力傳力路徑,而且載荷分配也是非優化的,今天我們有了新的技術,能夠使設計更加優化,使得臂助和底盤實現更好荷載分配。
我們再看汽車的內部碰撞以後的結果是什麼呢?在前幾代車型中,由於我們不控制侵入的距離,側面侵入的距離,而且我們內部系統也不是非常優化,我們頭部、肋骨、腹部的碰撞風險非常高。
在新的C5車中,我們控制了侵入距離,還加上其他的措施,比如側面的頭部的氣囊等等措施,能夠使駕駛員和前排的乘車人受到更好的保護,特別是駕駛員不會出現任何巨大的傷害。
對於,前一代和新一代的設備方面的進展而言,前一代沒有任何的側面氣囊,對新一代C5車型,我們在車裡面放入了頭部安全氣囊,在前排和後排座椅側面都安置了頭部安全氣囊,以保護駕駛員和前排、後排乘客安全,不受到側面碰撞的影響。
展望一下未來,今天,當我們講安全保護的時候,我們總是有同樣的回答,安全會增加質量,會增加燃油的消耗,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是一個行業的常識。
但是女士們、先生們,同事們,我們一定要打破這種誤解,今天我們可以實現這樣的情況,安全性有增加,但是不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公司想要通過在增加安全性的同時,不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時還能夠增加客戶的滿意度、駕駛員的舒適度。
那麼,我們如何能夠控制侵入的距離?如何能夠有非常好的舒適度,同時還能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呢?首先我們應該增加、改善汽車的架構,今天唯一能夠改革架構的是使用更多的高強度的新型鋼材,大家看這張幻燈片。
這張幻燈片是很多種鋼材,他們的延展率和強度,今天我們能夠減少質量,減少11%到35%的鋼材重量。
通過模擬,我們還能夠對於汽車每一種不同的部件來選擇不同的鋼材,如果我們能夠將鋼材最優化組合使用於汽車的各個不同的部位,那麼就能夠達到既減少重量,又不會減少其性能的最佳境地。
我們需要增加乘車員的保護,需要創新。
比如說,我們應該使用更輕的安全氣囊模塊,前提條件是不要減少安全氣囊的效率,我們可以減少氣囊的重量,700克,但是不會減少其保護效果。
對行人的主動防護
第二,我們可以開發緊湊型的氣聯安裝氣囊。另外一個解決方案,在C5車型中有另外一個例子,提高對行人保護,我們為了防止撞上行人,在C6車型上開發一個自主式發動機罩。這個機罩是行人碰撞減振器、觸發系統、控制系統等組成,大家可以看這個幻燈片。
這上面的部位是釋放主動式發動罩燃火系統以及記錄數據的電子控制器。我們如果看到行人或者是騎自行車的人,如果是50米的時候,會記錄汽車的車速是多少,然後計算可能撞上的部位,然後計算是否啟動主動的防護罩。
我們使用模擬的方法,這種模擬的方式能夠幫助我們計算出來碰撞以後可能會著火,冒煙的時間,現在我想要做一下結論。
在中國,對於駕駛員和乘車人的保護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不能夠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是通過測試的良好結果,充分證明我們公司能夠實現雙贏的局面。
這也是標緻雪鐵龍汽車今天就安全性能所做的一個發言。非常感謝大家耐心傾聽我的發言,謝謝。
"變者領先"--中國汽車產業戰略轉型與升級,網易汽車歷時3個月精心策劃,39人專業報導團隊全情投入,6大主題專題直播報導,網易汽車帶您直擊2010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為您傾力展現國內外汽車行業領袖的睿智與哲思,我們與您共同關注汽車行業的未來。
更多論壇精彩內容,請點擊連結: http://auto.163.com/special/00084ITU/2010ifcaid.html
本文來源:網易汽車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