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RP用於新能源乘用車車身輕量化及經濟性分析

2021-01-14 蓋世汽車新材料


1工藝類型

碳纖維增強聚合物基複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CFRP),是指將碳纖維作為增強相與熱塑性或熱固性的樹脂材料複合而成的材料。CFRP複合材料的製造技術主要包括預浸成形和液體成形工藝,碳纖維增強聚合物基複合材料工藝類型對比分析如表1所示。


2汽車部件連接裝配技術

複合材料汽車部件之間的組合裝配及複合材料部件與金屬構件間的連接是不可避免的問題。複合材料呈各向異性,層間強度比較低,延展性小,使得複合材料連接部位的設計和分析比金屬複雜得多,汽車行業傳統金屬零部件之間的連接方式也不適用於複合材料的連接,因此,了解和改進汽車複合材料的連接和固定方式,併合理選擇是至關重要的。


由於開孔打斷纖維的連續性,導致局部應力集中。複合材料連接部位通常是整個結構中最薄弱的環節,因此,保證連接強度是複合材料結構設計中的關鍵。複合材料連接方式主要分為三大類,即膠接連接、機械連接以及兩者的混合連接。對於熱塑性複合材料,還有焊接技術。複合材料連接技術設計需要根據構件的具體使用情況和設計要求來確定。


2.1膠接連接

與機械連接相比,膠接技術的主要優點是無開孔引起的應力集中,減輕結構質量,抗疲勞,減振和絕緣性能好,外觀平整光滑,黏結工藝簡單,無電化學腐蝕問題等。但是,膠接技術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膠接質量控制困難,膠接強度分散性比較大,缺少可靠的檢驗方法,黏結面的表面處理和黏結工藝要求嚴格等。對於碳纖維複合材料車身,膠接是主要的連接方式。


2.2機械連接

機械連接一般使用的是鉚釘和螺栓,是最常用的一種連接方式。機械連接的主要優點是連接可靠性高,維修或更換中可重複拆卸和裝配,不需要處理表面,對環境的影響比較小等。機械連接的主要缺點是會增加質量,會導致應力集中,金屬與複合材料接觸產生電化學腐蝕等問題。鉚釘連接和螺栓連接的對比情況如圖1所示。


2.3混合連接

為了提高連接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一些重要的連接部位,通常同時採用膠接和機械連接的混合連接方式,充分利用2種連接方式的優點,確保連接部位有足夠的強度和較高的可靠性。


2.4焊接

焊接技術主要應用於熱塑性複合材料部件,其基本原理是,加熱熔融熱塑性複合材料表面的樹脂,然後搭接加壓,使之接成一體。焊接主要有超聲波焊接、電感應焊接和電阻焊接3種方式。焊接的優點是連接效果好且周期短,無需表面處理,連接強度高,應力小等;不足之處是不易拆卸,需要加入導電性材料或金屬絲等。此外,在複合材料結構件成型過程中,可以在纖維預成型體中預埋金屬連接件,成型後複合材料與金屬預埋件成為一體,複合材料部件間可以通過金屬預埋件連接,以避免機加工損傷複合材料。


3用於汽車的應用優勢

在選擇汽車材料時需要考慮一系列因素,比如力學性能、輕量化、材料穩定性、材料的可設計性和可加工性等。每一個因素都會對汽車的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等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近年來,碳纖維增強聚合物基複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CFRP)以其獨有的性能特點,成為頗受人們關注的汽車新材料。與其他汽車材料相比,碳纖維增強聚合物基複合材料具有以下優勢。


3.1綜合力學性能優異

車用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CFRP)的密度為1.5~2g/cm3,僅為普通碳鋼的1/4~1/5,比鋁合金還要輕1/3左右,但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綜合力學性能明顯優於金屬材料,其抗拉強度是鋼材的3~4倍。鋼和鋁的疲勞強度是抗拉強度的30%~50%,而CFRP可達70%~80%.同時,CFRP還具有比輕金屬更好的振動阻尼特性,比如輕合金需要9s才能停止震動,而碳纖維複合材料2s就能停止,比強度和比模量高。


3.2可設計性強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可設計性強,可依據使用性能要求合理選擇基體材料,設計纖維的排列方式和複合材料的構造形式,靈活地進行產品設計。例如,將碳纖維按照受力方向排布,可充分發揮複合材料強度的各項異性,從而達到節約材料和減輕質量的目的。對於要求具有耐腐蝕性能的產品,在設計時,可選用耐腐蝕性能好的基體材料。


3.3可實現一體化製造

模塊化、整體化也是汽車結構的一種發展趨勢。複合材料在成型時易於製成各種形狀的曲面,實現一體化製造汽車零部件產品。一體化成型製造不僅可以減少零部件的數量和模具數量,減少零部件連接等工序,還可以極大地縮短生產周期。例如,如果汽車前端模塊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作,可實現整體一體化成型,避免金屬製件的後續拼焊和後續加工產生的局部應力集中,在保障產品精度和提高性能的同時,減輕汽車零部件質量,降低製造成本。


3.4吸能抗衝擊性強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CFRP)具有一定的黏彈性,並且碳纖維與基體之間有微小的局部相對運動,可產生界面摩擦力。在黏彈性和界面摩擦力的協同作用下,CFRP製件具有更好的吸能抗衝擊性能。另一方面,經特殊編織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碰撞吸能結構在高速碰撞中碎裂為較小的碎片,吸收大量的撞擊能量,其能量吸收能力比金屬材料高4~5倍,能有效提高車輛安全性,保障成員安全。


3.5耐腐蝕性好

碳纖維增強聚合物基複合材料主要由碳纖維絲束和樹脂材料組成,具有優異的耐酸鹼性能,用其製造的汽車零部件無需進行表面防腐處理,其耐候性和耐老化性能較好,壽命一般為鋼材的2~3倍。


3.6高溫性能好

碳纖維在400℃以下性能保持非常穩定,在1 000℃時仍無太大變化。


3.7抗疲勞性能好

碳纖維增強材料因纖維對疲勞裂紋擴展有阻礙作用,其抗疲勞性能可達70%~80%碳纖維的結構穩定,製成的複合材料經應力疲勞數百萬次的循環試驗後,其強度保留率仍有60%,而鋼材和鋁材分別為40%和30%,玻璃鋼只有20%~25%因此,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抗疲勞性能適合廣泛應用於汽車行業。


4用於新能源乘用車的經濟性分析

由於碳纖維的引用,車身可減重50%以上,以典型A級車型的車身減重100kg為例,整車輕量化的意義非常明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略加闡述:①對於1臺續駛300km、裝電量45kW·h的乘用車來說,以行業專家「每減重100kg,增加8%左右的續駛裡程」計算,同樣的續駛裡程可以減少3.6kW·h的裝電量,節約電池費用約為0.6萬元;②以行駛40萬公裡生命周期、電費平均按照0.9元/kW·h計算,整車生命周期內可節約電費400000/100×1.2×0.9=0.432萬元(按100km節省1.2kW·h電量計算);③因為碳纖維材料的應用,以5萬輛的整車生產規模為例,所節約的工藝投資、設備投資折算到電動汽車的經濟當量中,每臺車中的攤銷約節約2000元;④因為工藝精簡,人員成本至少節約1000元/臺。


以上數項合計,每臺車可平均節約0.6+0.432+0.2+0.1=1.332萬元成本,但這些費用不足以衝減因為碳纖維的引入所帶來的材料本身成本的增加。由此可見,碳纖維車身的應用目前仍存在較大的問題。如果要推廣輕量化車身,只能從降低工藝和設備的投入方面入手。以上數項合計,每臺車可平均節約0.6+0.432+0.2+0.1=1.332萬元成本,但這些費用不足以衝減因為碳纖維的引入所帶來的材料本身成本的增加。由此可見,碳纖維車身的應用目前仍存在較大的問題。


如果要推廣輕量化車身,只能從降低工藝和設備的投入方面入手。


如果汽車實現碳纖維車身量產,碳纖維材料本身的成本也會大幅度下降,整個行業效應也相當巨大,經濟效益也將越發明顯。這些僅僅是從碳纖維的角度分析的,如果再考慮鋁合金車身減重達50kg的因素,按同樣的道理正向疊加,經濟效應不言自明。


5用於車身的發展趨勢

鑑於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特點,這類材料逐漸受到了汽車製造商的青睞。據估計,在汽車領域,碳纖維使用量正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2.3萬噸。圖2為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用於車身的發展路線圖。


當前,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主要應用於車身覆蓋件、車身上的裝飾件和結構件上。例如,寶馬公司已在其開發的多種車型中大量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車身結構件,這已經成為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於汽車製造的重要時刻。同時,寶馬公司還與德國西格裡公司(SGL)進一步合作,投資1億歐元研發低成本碳纖維,並將碳纖維產量從每年3000t提高到9000t,用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寶馬i系列電動汽車以及其他車型的需求。


6結束語

綜上所述,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CFRP)以其獨特的性能優勢成為未來汽車新材料的重要發展方向。然而,這種材料要想在汽車領域推廣應用,還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開展產學研協同研發:①進一步尋求更低成本的碳纖維先驅體;②研發碳纖維製造新工藝,比如先驅體材料的穩定化技術;③優化碳纖維製造工藝參數或採用納米碳纖維,以進一步提高CFRP複合材料的性能;④研發快捷、有效的CFRP製件成型製造技術,比如成型快速固化技術、複合材料流動性控制技術等;⑤利用計算機仿真分析技術(CAE)遴選不同的碳纖維複合材料,並優化成型工藝參數。

相關焦點

  • 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是新能源電動車的必然選擇
    按照目前國際的嚴格的車輛燃料經濟性標準和二氧化碳排放法規,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新能源汽車的首選材料
  • 純電動乘用車能耗現狀及提升措施分析
    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0.6萬輛,在行業整體萎靡的狀態下雖然同比下滑4.0%,但是依然表現出強勁的需求和被接受程度。從2015年起,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連續5年產銷量全球第一。在新能源汽車銷量結構中,純電動乘用車佔到6成以上份額。
  • CFRP在汽車車身上的應用與研究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加工是一種手工加工工藝,且由於周期時間長,材料昂貴,因此多用於賽車、跑車或研究。奧迪通過R8 GT概念詮釋了改進方法,提高了在車身區域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方面的認知。該車將平面碳纖維複合材料集成在現有的型材結構中,並努力使白車身的質量再減輕10%以上,如圖1所示。
  • 在新能源乘用車上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到底能便宜多少?
    在新能源乘用車上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到底能便宜多少?磷酸鐵鋰電池由於循環性和安全性優勢,在儲能、備電及低速動力等領域應用廣泛,磷酸鐵鋰電池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能量密度提升加持成本優勢,磷酸鐵鋰電池展開反擊戰。
  • 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製造技術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名單
    今日,經各單位審核推薦及第三方機構組織專家評審後,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公布《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奇瑞新能源汽車全鋁車身製造技術成功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名單。此次入選再次彰顯了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製造技術實力,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以及汽車行業綠色製造的共同進步。在「新四化」浪潮下,輕量化勢在必行。
  • 輕盈伴「鋁」:鋁合金底盤零部件主打汽車輕量化下半場
    相關研究表明,國產乘用車油耗與整備質量呈正相關,大致關係為:油耗(L/100km)= 0.0051 x 整備質量(kg) + 2.3579因此,乘用車重量每降低 100kg,平均油耗可以降低 0.5L/100km。1.2 輕量化是緩解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痛點的重要途徑 電池續航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之一。
  • 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製造技術實力 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
    今日,經各單位審核推薦及第三方機構組織專家評審後,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公布《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奇瑞新能源汽車全鋁車身製造技術成功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名單。此次入選再次彰顯了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製造技術實力,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以及汽車行業綠色製造的共同進步。
  • 奇瑞新能源獲2020年「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奇瑞新能源高立新團隊牽頭完成的「鋁基輕量化新能源乘用車短流程研發製造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獲得2020年度「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這是安徽省近20年以來獲得的第三個「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其中之一是由奇瑞汽車2013年 CVT 無級變速器項目獲得。
  • 中國汽車輕量化及輕量化材料行業前景預測
    到2020年,除美國之外的全球主要的汽車生產與消費國家和地區對乘用車燃油油耗的要求都將嚴格限制在5L/100km以下的水平,而且碳排放也更為嚴格(國內在2020將採用國Ⅵ的排放標準)。  汽車輕量化將成節能減排主攻方向。汽車行業的節能減排主要是指通過汽車製造商一些技術措施配合相應的國家政策,建立起完善的機制等來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
  • 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積分計算方法註解及體會總結
    2017年10月17日,工信部等五部委在北京聯合組織召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積分辦法》」)宣貫會。筆者對課件進行了學習後的理解,對企業而言最核心的是,要掌握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積分計算方法,進而就可以指導企業如何安排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科學地得到正積分,有效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健康發展。1)《積分辦法》計算方法的具體對象新能源乘用車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是具體到計算方法時,卻是具體車型了。
  • 鋁合金在汽車輕量化上的應用
    隨著空氣汙染問題日益惡化、資源日益減少以及汽車的快速發展,各國均要求汽車製造企業降低產品能耗、減少汙染、提高燃料的經濟性,達到以上目的,汽車輕量化勢在必行。而要減輕車重,可通過改進汽車結構或採用輕量化材料來實現。前者已無太大潛力可挖,因而汽車行業普遍注重開發輕量化材料來解決這一難題。例如採用鋁合金和碳纖維複合材料。
  • CFRP在汽車底盤上的研究與應用
    (1)底盤部件的輕量化趨勢在乘用車中,車身的輕量化是重中之重,因為車身在底盤的上部,車身的質量是簧上質量,車身也是乘用車中最大最重的總成,車身和乘員的質量都是由底盤來承擔,底盤是承載系統,底盤的輕量化用承載能力來評價,就是在同樣的能力下,關注哪個最輕。
  • CFRP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是汽車輕量化必由之路
    全球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壓力,各國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使汽車輕量化已經迫在眉睫。十三五規劃及《中國製造2025》要求,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到汽車市場需求總量的20%,約500萬輛。同時根據國內相關政策要求,到2017年,新能源汽車要通過使用輕量化複合材料實現車身較大幅度減重的目標,這就給諸多材料企業帶來了較大了空間和機會。
  • 全球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北汽EC系列提前一個月拿到年度總冠軍
    中國中國新能源(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勢如破竹,11月銷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87776輛,同比增長近一倍。今年前11個月的累計銷量超過49萬輛,同比增長60%。當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份額首次突破2%,打破了去年創下的歷史記錄1.5%,隨著市場擴張銷量增多,市場份額年底觸及2.5%。
  • 奇瑞新能源高分子複合材料車身覆蓋件了解下
    因此,輕量化技術應用成為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在輕量化這方面,奇瑞新能源作為國內最早開發新能源的汽車公司,可以說是緊跟時代趨勢,致於構建全場景綠智慧的用車活。其自主研發的高分子複合材料車身外覆蓋件,實現了車輛「減重」和「增強」的並駕齊驅。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高分子複合材料打造的車身外覆蓋件究竟有何優勢?
  • 【擴大鋁應用】新能源汽車鋁合金電池託盤
    【鋁道網】與傳統汽車不同,新能源汽車是採用電池作為動力來驅動汽車運行,而電池託盤是將電池單體、模塊以有利於熱管理的方式排列固定在車輛上的金屬材質殼體
  • 引領電動潮流,上汽乘用車新能源版塊再傳捷報
    10月份,上汽乘用車再傳銷量捷報,新能源車型銷量達13646輛,環比大漲96.6%、同比大漲196.3%,一舉超過特斯拉,成為當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三名!尤其是在上海發布更嚴格的限行政策後,上汽榮威、上汽MG在上海地區銷量激增,10月24日到10月28日僅5天的時間就賣出了近1000輛新能源車,平均1天就能賣出超過200輛新車。
  • 特斯拉Model3整車輕量化技術分析
    輕量化是汽車領域的發展趨勢,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不僅可以提升車輛動力性,降低行駛能耗,增加續航裡程,還可以降低客戶使用成本,輕量化的效果及意義可見一斑。 Model 3是電動汽車的行業標杆,其在輕量化上有何建樹?是否值得借鑑?國內輕量化水平與國外還有多大差距?這一期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一番。
  • 焊接在汽車行業中的應用分析
    3.消費結構主要以乘用車為主  1980年前後,我國轎車年產量只有約5000輛,大部分的轎車市場需求只能靠進口解決。在確定以合資方式發展汽車產業的方針後,國家把轎車作為發展重點,2005年,我國乘用車銷量第一次超過商用車,2014年,我國乘用車產量接近2,000萬輛。2006年-2014年,我國乘用車市場的平均增速為20%左右,高於商用車市場9%左右的平均增速。
  • 推廣應用高性能新型材料 廣東發布團標促乘用車翼子板質量升級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胡釗、記者皮澤紅報導 2021年1月5日,廣東省標準化協會發布實施《乘用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翼子板》團體標準。此舉將促進國產乘用車翼子板質量規範和升級。翼子板是汽車車身上遮蓋車輪的外飾件,因該部件形狀及位置似鳥翼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