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RP在汽車車身上的應用與研究

2021-01-14 新材料平臺複合材料行業中心


(1)車身上用CFRP的總概況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輕量化結構,首先在跑車的車身上開始應用,後來所有小批量OEM廠商生產的產品中都會採用這種大量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輕量化方案。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加工是一種手工加工工藝,且由於周期時間長,材料昂貴,因此多用於賽車、跑車或研究。奧迪通過R8 GT概念詮釋了改進方法,提高了在車身區域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方面的認知。該車將平面碳纖維複合材料集成在現有的型材結構中,並努力使白車身的質量再減輕10%以上,如圖1所示。


圖1 奧迪R8 GT


M.Goede博士的路線圖(圖2)試圖在質量(輕量化潛力)上將材料與汽車製造的量產大小聯繫起來。該路線圖反映出在考慮碳纖維複合材料和多材料設計(MMD)方法的前提下電動汽車較高的輕量化潛力。


研究歐洲車身年會的交流資料,把車身分成兩組,一組是深度輕量化的車身(以鋁或碳纖維為主體材料),另一組是一般輕量化車身(包括高強鋼、熱成形鋼等),見圖3。用橫坐標表示車身的體積V(長X寬X高),縱坐標是車身的質量(重量),可以看出,鋁和碳纖維對車身的輕量化有顯著的作用,由2013 Alfa Romeo 4C Coupe(FRP)、2010 Lexus LFA(FRP)、2013 BMW i3(FRP)、2010 Audi A8(鋁)、2013 Range Rover Sport(鋁)、2012 Range Rover(鋁)組成的深度輕量化的車身質量遠低於其它車身的質量。以纖維和鋁為主的深度輕量化車身質量與車大小的關係可表示為:Gs1=15.048Vs+68.88,其它一般輕量化車身(平均水平)表示為:Gsa=23.764Vs+81.703,兩者的差值是:△Ga1=8.716Vs+12.8,也就是說纖維和鋁為主材的深度輕量化車身比其它一般輕量化車身輕△Ga1=8.716Vs+12.8,(Vs是車輛的大小),車身輕量化材料與車身輕量化詳見文獻,這裡不再詳述。


圖2 電動汽車多材料設計[MMD]趨勢


圖3 車身的輕量化統計圖


對比近10年的歐洲車展中車身材料的構成,按纖維複合材料佔比的多少進行排序,如圖4所示,不論是小批量的跑車,還是大批量的一般乘用車,寶馬i3的碳纖維佔比都是領先的,也是碳纖維在汽車上應用的成功範例。


(2)寶馬汽車的複合材料應用


圖4 纖維材料在車身應用佔比排序圖


複合材料在民用汽車上的商品化應用,寶馬汽車公司是捷足先登的,BMW i3是第一款大批量生產的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車身的車型,圖5是2013年在歐洲車身年會上展出BMW i3車型和車身,不論是在車身結構,還是在製造技術上,顛覆了傳統汽車的結構與製造工藝,在整車設計上,採用了傳統的非承載式的車身型式,將車劃分成上下兩個部分,即兩個所謂的模塊,下部分是「驅動(drive)」模塊,上部分是「生活(life)」模塊,下部的驅動部分主要是動力系和行走系,包含車架與電池平臺、電機傳動和底盤部分,上部的生活部分就是車身,車身沒有B柱,對開式車門,上下車極為方便,如圖6所示。在被動安全的設計上,前部撞擊時通過drive和life的兩個模塊,達到最佳效果,高強度CFRP乘員艙幾乎無變形,側撞能量由車身裙部主動吸收並傳遞給drive模塊及life的模塊(駕乘艙)的上部,高強度的CFRP大大降低了碰撞後的車身侵入量,更好地保護乘員。


圖5 BMW i3車型(上下模塊)

圖6 BMW i3無B柱,對開車門


為實現車身結構、性能、間隙品質、維修和輕量化等多方面的需求,BMW在車身內部結構件和覆蓋件上有不同的取向,車身內部結構主要由CFRP材料製作,還有少量的鋁材和鋁型材,主要出於結構強度、剛度、安全等性能方面的考量,利用CFRP的高強度、纖維方向和鋪層多少,滿足不同部位的力學要求,但車身的外部覆蓋件是熱塑性塑料,滿足前罩蓋的行人保護、車外表的間隙控制、車輛的維修和車輛改型方面的需要,但車頂是CFRP,合適的材料用在適合的地方。圖7和圖8所示,車身上大量地使用了非金屬材料,各種材料的質量佔比分別是:CFRP佔49.41%、熱塑性塑料9.55%、熱塑性彈性體0.5%、膠粘劑和泡沫14.04%,圖8是質量佔比餅圖。車身的內部結構共有34個CFRP零件如圖9,其中包括:13個RTM整體件(48個預成型件),2個剖面有泡沫支撐核(Flechtpro⁃file)的RTM件,19個整體纖維增強模壓件。


圖7 BMW i3車身的裡子[車身內結構]和面子(覆蓋件)

圖8 BMW i3車身材料的重量佔比

圖9 BMW i3車身結構的CFRP部件


對於幾何複雜的車身部件採用RTM工藝,考慮滿足大部件不同位置的較大力學變化需要進行設計與製作,由多個預成型件來實現不同要求,選擇纖維方向,形成各向同性或各向異性的預製件,再採用RTM成型為一個件,34個CFRP零件中的最複雜的典型部件,CFRP側圍內板如圖10所示,是由多重的預製件(9個)組合而成,A柱為各向異性,A柱下腳板基本是各向同性的。主要由纖維和樹脂構成的纖維複合材料,如同建築中的鋼筋和混凝土,部件與複合材料一起形成;與航空和航天工業用的複合材料有所不同,符合大批量生產需要的外形設計是必須的。纖維織物套系中的每個織物具有固定的重量和方向,可實現設計靈活性和成本優化。


作為傳統的鋼製或鋁製車身,其中的三大工藝,衝壓、焊接和塗裝,在碳纖維的車體中,都有所改變,衝壓和塗裝也不再需要,焊接也變成了以粘接為主的工藝過程,見圖11。


圖10 BMW i3CFRP部件中的側圍內板

圖11 CFRP部件的工藝改變


車身的外覆蓋件都是熱塑性材料(圖7右),包括發動機罩、前後車門外板、前翼子板和後防護板,材料都是PP/EPDM TV30,塗漆溫度為85℃;車頂縱梁材料是ABS/PC在(85℃)下Min20的塗漆;車頂蓋的材料為CFRP在85℃塗清漆。


對於CFRP結構,BMW公司有CFRP車身損傷和維修的應對策略,定義了幾個維修界面,例如側圍外板如圖12。受到側面衝撞後,如果需要更換損壞的轎車門檻邊梁,車間進行目視檢查和損失評估。使用獲得專利的銑削刀具拆除需要修復的門檻邊梁部分。製造必要的門檻邊梁組件,然後安裝在損壞的車輛上。使用維修材料將新的零件粘合到分離點。任意授權的BMWi經銷商可以修復車身外部,維修中心有專業的員工修理CFRP結構損壞的車輛。


圖12 BMW i3 CFRP部件中的維修


在2015年的歐洲車身年會上,寶馬公司又在7系上推出了新概念「碳核(Carbon Core)」,在車身中有16個碳纖維複合材料部件,佔車身總重的3%,採用了CFRP−溼壓模、CFRP−樹脂傳遞成型、CFRP−鋼混合、CFRP−片狀模塑料共4種工藝製造技術。CFRP−溼壓模製件用在車身頂橫梁、中通道、門檻縱梁等部位,CFRP−樹脂傳遞成型件用在中柱上橫梁和車頂縱梁上;與鋼的混合結構用在B柱處;CFRP−片狀模塑料在C柱和包裹架上,見圖13−16。


圖13 BMW 7的CFRP部件

圖14 BMW 7 CFRP溼模壓和樹脂傳遞成型

圖15 BMW 7 CFRP-鋼混合

圖16 BMW 7 CFRP-片狀模塑料


(3)奧迪和奔馳的混合材料應用


奧迪公司的輕量化以鋁為主,但2017年歐洲車身年會新一代奧迪A8後座椅背板是用碳纖維材料製作的,與前一代相比,密度下降45%,重量降低50%,2013年歐洲車身年會,奔馳S的後背板用的是塑料與鋁的混合材料,整個背板模塊重量為7kg。


(4)CFRP在車身上的應用研究


當前的乘用車懸架固定座,按傳統的設計是鋼板衝壓焊接或雷射拼焊而成,已量產的輕量化結構基本上是鑄鋁製作;前縱梁是鋼板衝壓焊接成盒型,已量產的輕量化方案是鋁型材;在「車輛模塊中的複合材料強化輕量化設計」中,有多個CFRP和鋼或鋁的混合結構的在研示例,比如前懸架固定座用CFRP和鋼板衝壓件的混合設計如圖17(左),還有前縱梁角處、縱梁結構、前保險槓橫梁、車門、儀錶板橫梁等地方,都是利用CFRP材料發揮著獨特作用,見圖19~21。


圖17 奧迪A8的CFRP背板

圖18 奔馳S塑料與鋁混合的背板

圖19 CFRP用在儀錶板橫梁和車門

圖20 CFRP用在懸架固定座和縱梁角處

圖21 CFRP在防撞系統和混合縱梁中的應用


(5)一汽CFRP在轎車上的應用研究


在紅旗H7的開發中,一汽在發動機罩蓋和行李箱蓋上,進行過鋼、鋁和碳纖維的多方案研究與開發,其中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的開發如圖22(a)所示,前後蓋由碳纖維和玻璃纖維複合材料製成,前後蓋外板都是9層,其中碳纖維有6層,玻璃纖維有3層,採用熱壓罐工藝,與鋼板結構相比,發罩降重達13kg,行李箱蓋降重4.4kg,進行了試驗與驗證,由於成本原因,在生產上最終沒有應用。


以「小型乘用車輕量化技術研究」為課題,一汽在B30的電動車平臺上,開展了碳纖維乘員艙的研究與開發,如圖22(b)。在車身的結構設計、CAE分析與仿真、車身的性能試驗和碰撞安全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試製了兩輛車並進行了部分整車的試驗。


圖22 (a) 一汽的CFRP發罩的行李箱蓋

圖22 (b) 一汽的CFRP乘員艙


(6)碳纖維複合材料車身的比較


在車身方面,按結構型式分為承載式車身和非承載式車身(殼式結構),與如前所述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車身結構相比,另一種「加強筋−空間−框架結構」的車身型式與之相比,在變更驅動系統和模塊化方面有靈活性,在由傳統燃油車向電動化方向過渡時期更具優勢,見圖23。


圖23 碳纖維複合材料車身結構對比

相關焦點

  • CFRP在汽車底盤上的研究與應用
    (1)底盤部件的輕量化趨勢在乘用車中,車身的輕量化是重中之重,因為車身在底盤的上部,車身的質量是簧上質量,車身也是乘用車中最大最重的總成,車身和乘員的質量都是由底盤來承擔,底盤是承載系統,底盤的輕量化用承載能力來評價,就是在同樣的能力下,關注哪個最輕。
  • 全球汽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研究報告
    主要研究成果有「硝酸一步法聚丙烯腈原絲」獲國防科委科技成果二等獎 、「化學纖維成型理論和結構性質的研究」獲國家教委二等獎等。前言: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激增、不可再生燃油的消耗,汽車輕量化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
  • CFRP用於新能源乘用車車身輕量化及經濟性分析
    3用於汽車的應用優勢在選擇汽車材料時需要考慮一系列因素,比如力學性能、輕量化、材料穩定性、材料的可設計性和可加工性等。每一個因素都會對汽車的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等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由此可見,碳纖維車身的應用目前仍存在較大的問題。如果要推廣輕量化車身,只能從降低工藝和設備的投入方面入手。以上數項合計,每臺車可平均節約0.6+0.432+0.2+0.1=1.332萬元成本,但這些費用不足以衝減因為碳纖維的引入所帶來的材料本身成本的增加。由此可見,碳纖維車身的應用目前仍存在較大的問題。如果要推廣輕量化車身,只能從降低工藝和設備的投入方面入手。
  • 鋁合金在汽車輕量化上的應用
    雖然鋁合金成本較高,但是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每輛汽車跑到2萬km時,其所節省的燃料費足以抵回成本。2.散熱好。鋁合金的熱傳導係數為鋼的3倍。散熱效果好,長途高速行駛之時,能使輪胎保持在適當的溫度,使剎車鼓及輪胎不易老化,增加壽命,降低爆胎的機會。3.真圓度好。精度高達0.05mm,運轉平衡性能佳,有利於消除一般車身超長及方向盤抖動現象。4.美觀。
  • 汽車達人秀(41) 捷豹XE高密度鋁車身
    鳳凰汽車·汽車達人秀 無論汽車製造未來的發展怎樣,車身輕量化都會是永恆的話題,它的意義絕非只是減掉幾百公斤負擔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關乎著汽車駕控性、碳排放以及製造產業鏈等多層面的關係。9月8日,捷豹全新XE車型正式發布,這也是其在鋁合金材質應用方面交出的最新答卷。
  • CFRP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是汽車輕量化必由之路
    全球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壓力,各國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使汽車輕量化已經迫在眉睫。十三五規劃及《中國製造2025》要求,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到汽車市場需求總量的20%,約500萬輛。同時根據國內相關政策要求,到2017年,新能源汽車要通過使用輕量化複合材料實現車身較大幅度減重的目標,這就給諸多材料企業帶來了較大了空間和機會。
  • 車身新材料的種類以及新材料應用的現狀
    由於蜂窩夾芯複合板具有輕質、比強度和比剛度高、抗振、隔熱、隔音和阻燃等特點,故在汽車車身上獲得較多應用,如車身外板、車門、車架、保險槓、座椅框架等。英國發明了一種以聚丙烯作芯,鋼板為面板的薄夾層板用以替代鋼製車身外板,使零件質量減輕了50%~60%,且易於衝壓成型。
  • 汽車白車身指什麼?白車身概念科普
    汽車白車身指什麼?白車身概念科普前段時間鬧得紛紛揚揚恆大和賈躍亭時間,已經讓FF的汽車命運置於了生死邊緣。不說這件事情爭權奪利的狗血部分,就汽車生產製造的的工程技術來說,FF的的汽車量產計劃已經過了白車身後的部分,據量產也只差兩個重要步驟了。
  • 汽車車身顏色有哪些學問?
    2020-11-19 09:37圖文來源: 新華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汽車已經走進千家萬戶。
  • 【科普知識】汽車車身顏色有哪些學問?
    【科普知識】汽車車身顏色有哪些學問? 調查研究發現,汽車顏色和交通事故發生頻率之間存在相關性,即:汽車顏色的顯眼度與交通事故存在著密切的聯繫,黑色、金色、綠色、藍色的汽車因顏色太深,且容易與道路周邊環境顏色混淆,交通事故發生的機率高;嫩黃色、米色、奶色、白色等淺色系汽車顏色較為明亮,並且顯眼度較高,交通事故發生的機率低。這是為什麼呢?
  • 汽車上的車身穩定系統(ESP)開關有什麼作用?
    車身穩定系統(ESP)是汽車上一項非常重要的主動安全配置,其作用是在車輛高速過彎,當具有驅動和轉向作用的前輪或後輪出現打滑時,ESP會通過對其他車輪自動制動及對發動機管理系統進行幹預,防止出現側滑和失控。
  • 華威大學研究人員開發有機太陽能電池 可用於汽車曲面車身
    (圖源:華威官網)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發現此外,這種電池還能應用於汽車車身等曲面。這一發現挑戰傳統觀念,有助於早日實現太陽能電池的商業化應用。在基本的有機太陽能電池中,有機半導體薄膜夾在兩個電極之間。該薄膜將有機半導體層中產生的電荷提取到外部電路中。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電極表面需要達到100%導電,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取電荷。
  • 雷射焊接技術在一汽-大眾白車身焊接中的應用
    來源:汽車材料網   摘要:介紹了雷射焊接技術在一汽-大眾各種車型白車身焊接上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車身防腐性能,而且使車身強度提高30%,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確保車身製造精度高,又保證了汽車車體的美觀,同時減輕了車身質量。
  • 乾貨|聚丙烯(PP)材料在汽車零部件上的應用與展望
    基於PPCP材料的薄壁前保險槓集成式格柵部件減輕了車身400g的重量,從而有效實現低排放和低成本。擋泥板(fender)汽車擋泥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在行車過程中泥土濺到車身、拉杆、球頭上。當泥土飛濺到擋泥板上時,則容易引起生鏽,並且在外力衝擊時擋泥板容易被破壞。
  • 雷射焊接在汽車行業應用與前景
    靠螺絲緊固、膠粘連接等傳統加工方法並不能滿足現代汽車製造中對精密性和堅固性的要求,並且新材料的應用,也讓傳統加工方法略顯劣勢。雷射焊接是無接觸性的,在加工過程中,可以不觸碰產品就能實現精密焊接,在連接的堅固性、無縫性、精密性和清潔性上實現了工藝的跨越式進步。
  • 空氣品質傳感器在車身控制器電子系統中的應用分析
    打開APP 空氣品質傳感器在車身控制器電子系統中的應用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4 13:58:47 車身控制器(BCM)是汽車中重要的電子系統之一。
  • 車身改色貼膜,汽車改色貼膜教程
    玩車時代,五花八門的汽車改色裝飾讓人眼前一亮。但是,關於車身改色貼膜,卻不是所有人都全部知曉,尤其是車身改色貼膜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更需要玩車愛好者好好的學習,那麼,什麼是汽車改色貼膜呢?車身改色貼膜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徹底的學習一下吧。
  • 17種汽車新材料的研究發展及應用
    以下為正文: 在汽車的發展當中,新材料的應用不可或缺,從最開始的金屬車身結構、發展到現在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車身結構,都展現著材料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這些在汽車以及整個行業當中所應用的新材料有哪些,相信看完這些你會大吃一驚。
  • 汽車車身改色貼膜避免這幾點交警絕對不管
    隨著汽車市場的日益普及,細心的車主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彩色汽車在路上行駛,而這些彩色汽車都是通過換色膜來實現的。然後這些五顏六色的汽車在路上跑交警就不管嗎,如何你想給汽車改變一下原有的顏色,下面讓我給大家一 一介紹一下。
  • 光固化在汽車塗料方面的應用
    顯而易見,汽車表觀的好壞是購車者所首先關注的,如果汽車塗料不好,即使汽引購車者,汽車車身的塗料實際是一種藝術品,生產者力求做到令人賞心悅目,美玉無暇。另一方面汽車年復一年地要經受日曬雨淋、風刀霜劍的侵蝕,還有酸雨、來自溶雪劑的鹽水、石擊等的侵蝕,在此情況下,保持美麗外觀和防止鏽蝕是對塗料提出的嚴格的要求。因此汽車塗料被認為是塗料**高水平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