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研究報告

2021-01-14 艾邦高分子

汽車輕量化、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朋友都在關注的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戳藍色字體關注吧!

艾邦高分子開通評論功能了!

本期話題:國內碳纖維生產商,哪家強?

快來參與討論吧,只要夠精彩,就有機會贏得我們精美的禮品哦~


作者介紹:潘鼎,東華大學材料學學科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增強體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研究成果有「硝酸一步法聚丙烯腈原絲」獲國防科委科技成果二等獎 、「化學纖維成型理論和結構性質的研究」獲國家教委二等獎等。


前言: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激增、不可再生燃油的消耗,汽車輕量化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碳纖維(CF)及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在汽車產業的應用,為其提供了可能;事實表明:CFRP是汽車工業輕量化道路上的主要材料。

但是,CFRP的高量產應用受到成本高、循環時間長、回收性難等挑戰。在各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國內外已經開始形成「碳纖維、複合材料供應商+零部件供應商+主機廠」的聯盟式產業化布局,在原料及加工技術的低成本化、零部件及車體製造技術一體化、零部件回收再利用方面已逐步取得進展。

推薦閱讀:我國碳纖維生產落後美日30年

回復「碳纖維」等關鍵詞,可查看更多相關文章



圖1:碳纖維車身,圖片來源於carbonfiber


我們先看一個實例:


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在汽車車體及零部件中的廣泛應用已成為當下一大市場主流。德國寶馬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生產商於2007年確立可持續發展戰略,率先全面開啟CFRP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模式。


圖2:寶馬新一代7系,車身大量使用了碳纖維

在寶馬汽車中有三十多種零部件使用了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分別有:車身、底盤、車頂、車門、頭蓋、引擎蓋、尾翼、壓尾翼、中控臺、裝飾條、儀錶盤、傳動軸、特殊動力傳動系統、座椅、座椅套墊、前擴散器、尾擾流板、後擴散器、後視鏡外殼、懸掛臂、前唇、側裙、側格柵、車用箱包、導流罩、A柱、遮陽罩、散熱器面罩、側護板、低位踏板、副保險槓等外部和車身、內飾和外飾配件等系統。


圖3:CFRP在寶馬汽車零部件的應用比例


一、全球車用碳纖維供需情況

CFRP應用在汽車中的比例顯著提升。2010-2017年,年均增長率將達到31.5%。預計2017年,全球汽車CFRP需求量將增長至7885t。



圖4:世界碳纖維消費結構示意圖

2013年CFRP在交通工具領域產值達22億美元,其中汽車領域10.1億元,佔總產值46%,卡車領域佔18%,摩託車佔15%,客運火車佔13%。2020年汽車市場CFRP產值將達到60億美元。


表1:全球各領域碳纖維需求量(長按圖片可以放大清晰查看)


二、汽車輕量化的途徑和效益

使用清潔燃料、輕量化、提高發動機及驅動系統效率、和減少風阻是傳統汽車節能減排的最有效的四大要素。

改換石油能源為零毒排放的新能源汽車,固然是節能減排的最優選擇,但電源系統的明顯增重,採用增大電源的做法只能「惡性循環」節能難以見效;提高發動、驅動效率及減少風阻對於節能減排具有一定功效;而「輕量化」是與傳統及新能源汽車都密切相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推薦閱讀:科普:汽車碳纖維部件誤區

回復「碳纖維」等關鍵詞,可查看更多相關文章


1、輕量化兩大要素

1)材料:在沒有找到汽車用鋼合適的替代材料時,只有寄希望於汽車結構的優化或鋼材性能的提高上。但鋼材的比重是無法逾越的天敵。故成效不大。尋找最佳的鋼材替代材料是汽車界有史以來始終孜孜以求的目標。

2)部件設計:模塊化、整體化的設計,可以大大節省連接件的數量和重量。


圖5:通過模塊化設計的碳纖維底盤

2CFRP在汽車中應用的十大優越性:

1.比強度高,最佳輕質高強車體材料。

2.軸向強度、模量高,無蠕變,製作傳動軸。

3.正面碰撞時成無數細小碎片,吸收大量的撞擊能(4倍於鋼結構)高安全性。

4.兼備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強。

5.有機溶劑、酸、鹼中不溶不脹,耐蝕性好,壽命長,維修費用低。

6.冷熱膨脹係數小,極端氣候條件下尺寸穩定性高。

7.活性碳纖維超級電容器可提高能量密度,又可降低成本適用於電動車制動。

8.複合材料容易成型,製得滿足空氣動力學原理及美觀需求的外形曲面。

9.表皮光滑美觀,製造車身,可以省去高成本、繁瑣的塗裝工藝。

10.將不同零件一體成型,便於汽車結構的模塊化、整體化製造。


圖6:寶馬全CFRP輪轂的比一般輪轂輕35%


3、高量產五大挑戰:

1)CF成本高(20%

鋼材0.8~1$/kg鋁材2.4~2.6$/kg 樹脂5~15 $/kg 碳纖維20~30$/kg 鋼材20倍。

2)循環周期長加工成本高(70~80%

循環周期:金屬衝壓部件,1個/60s (幾十年不變),俗稱「60s工藝」;CFRP熱固性樹脂固化交聯時間:數小時(上百倍)。

3)設計和工程開發難度大,缺少成熟資料庫

CFRP 鋪層數量、角度、層間結合、零部件集成方式、脆性材料,應力集中,連接部位力學分布、連接位置及強度需充分考慮等均需複雜設計。

4)材料回收:

95%報廢零部件需回收再利用,熱固性樹脂CFRP不溶不熔,難以達到。

5.其它問題:

材料表徵、虛擬模擬、廢料水平。


推薦閱讀:360手機的秘密武器——碳纖維材質外殼+獲無邊框專利

回復「碳纖維」等關鍵詞,可查看更多相關文章


三、已有創新及關鍵技術

1、快速鋪層

三維預成型創新技術。一種為層壓複合材料生產織物層的新方法,用了像尼龍搭扣一樣的可在Z軸方向上實現連接的鉤-環鎖扣,將臨近的織物層連接起來。


圖7:Z-pins嵌入全厚度縫合三維預成型技術


傳統工藝:Z-pins嵌入全厚度縫合三維預成型技術

1)複雜、耗時、勞動密集型手工鋪層;

2)低強度;

3)高成本。


圖8:鉤/環搭接的「互鎖型」技術


最新工藝:鉤/環搭接的「互鎖型」技術

1)快速、方便自動化操作巡迴周期90s;

2)撕裂、耐壓、剪切、衝擊強度分別提高50%~100%、20%、15%及60%~100%;

3)直接生產成本及間接成本分別降低50%及30%。


2、寶馬樹脂傳遞模塑工藝:

圖9:樹脂傳遞模塑工藝


3、一體成型設計,模塊化、整體化製造創新技術

通過設計和工程開發,用自動化加工方法,使多個金屬部件複合成幾個部件來解決。車身零部件數減少到1/10。材料特性既能滿足自身要求,又達到減重及縮短循環周期的目的,潛力無量。



圖10:一體成型設計


4、低成本新型碳纖維製造創新技術

1)改性瀝青

日本三菱公司通過裂解輪胎冷凝物為原料,合成優質瀝青,規模化生產廉價高性能瀝青基碳纖維及納米碳管。


圖11:改性瀝青合成高性能瀝青基碳纖維過程


2)木質素碳纖維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從紙漿廢液中提取的木質素,通過熔紡和碳化製成了低成本碳纖維。生產成本可控制在4~5$/kg。


3)聚烯烴碳纖維

陶氏化學將聚乙烯等纖維以無氧狀態「蒸烤」炭化,把碳纖維在平面上排列或編織成片,再用樹脂加固之後才成為CFRP。35%高碳化率製備低成本碳纖維。降低成本1/2 (11$/kg)以下。避免大量極毒廢氣體排放。


4)低成本高強PANCF原絲的製備

東麗公司採用高與超高分子量混合聚合體,用溫度致變及力致變凝膠化紡絲方法紡絲,提高紡速百倍以上的創新工藝,製備了高強(超過T-1000)高模(超過M-50)低成本PANCF 原絲。東華大學也在跟蹤研究。並已試製出紡速為500~1000m/min的熔融紡絲的低成本PAN原絲。


推薦閱讀:再次分享:一篇臺灣人寫的碳纖維介紹,很有深度,看完幾遍碳纖維產業鏈就掌握了!

回復「碳纖維」等關鍵詞,可查看更多相關文章


5)節能加工能源

美國ORNL用新型微波等離子源碳化技術高速製備低成本CF。

寶馬利用成本僅3美分/kwh(降低成本4/5)水力發電能源制碳纖維。


5.挑戰循環周期的創新工藝

1)高壓樹脂傳遞模塑成型技術(HP-RTM

寶馬與西格裡合作開發了固化時間為2min及5min的環氧樹脂。採用壓力高達2900psi(203kg/cm2),注射速率為200g/s的HP-RTM技術,優化了樹脂系統、工藝和模具設計正確組合的RTM工藝,實現了「一分鐘循環周期」。


2)熱塑性基體材料預浸料

通用汽車公司與帝人公司聯合採用無需更長的時間來進行交聯或固化的熱塑性基體材料的預浸料複合材料加工技術。


3)短周期RTM工藝

戴姆勒公司和東麗工業公司採用東麗公司開發的「短周期RTM(Short Cycle RTM)」工藝,大大縮短了CFRP部件的循環周期。


4)ØSMC成型加工技術

戴姆勒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採用重疊加料,混合CF和玻纖SMC材料技術。縮減了零件數量,減輕重量,提高剛度22%。


6、其他CFRP零部件加工創新技術

1)CFRP零部件3D列印技術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用熔融沉積製造技術將碳素纖維顆粒列印成一體式汽車底盤。剛度、強度分別提高了5-7倍與3倍不但提高零件的屬性,還減少了加工時間。


圖12:3D列印技術,圖片來源carbonfiber

2)虛擬手勢識別系統

用兩臺3D攝像機、紅外傳感器等部分組成的圖像識別系統,只需幾個手勢,即可完成檢驗工作:可加速檢測過程,精確記錄偏差數據。提升了檢驗員工作的舒適度及工作效率。


3)連接技術

集散板熔融、震動熔融、超聲波熔融一體加熱、加壓連接法。對一體化加工,增加結合部CF體積分數。提高強度避免開裂有顯著效益。


7、國內創新技術

1)碳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結構件成型關鍵技術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在複合材料體系、熱壓成型工藝、液態成型工藝、設計技術、連接技術以及關鍵裝備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推薦閱讀:out,還用玻纖增強改性塑料?來認識下什麼碳纖維改性塑料



圖13:專家驗收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的成果

2)聚賽龍工程塑料公司發明專利《碳纖維增強聚醚醯亞胺/聚苯硫醚複合材料》被授權

2015年3月11日,聚賽龍公司申請的發明專利《碳纖維增強聚醚醯亞胺/聚苯硫醚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被授權,專利號ZL201210493679.3。


圖14:聚賽龍(圖片來源於2015年廣州橡塑展,由艾邦高分子拍攝)

據悉,該技術採用PPS與PEI製備PEI/PPS合金材料,可明顯改善PEI的耐溶劑性能、耐熱性、加工流動性,同時還可以降低PEI的材料成本。本發明材料具有高強度、高模量、耐熱溫度高、耐溶劑、加工流動性好等優點。可應用於機械、電子電氣、航天航空、軍工、交通運輸等領域。


8CFRP回收技術

1)CFRP碎料回用

寶馬用退役戰鬥機的機翼等可提供足夠載體的部件,切碎後,重新合成CFRP用於汽車零部件製造。

2)CF溶出回用

英國諾丁漢大學利用超臨界流體的溶解能力,用廉價溶劑體系,溶解CFRP中的環氧樹脂,可分離出單一形式、性能幾乎100%保留的碳纖維。


四、CFRP應用的實施效果及發展趨勢


1、汽車輕量化設計總方案


圖15:全生命周期內汽車輕量化技術體系構成


2、CFRP應用的實施效果

行駛安全化:強度為鋼及塑料的200%及400% 撞擊吸收能量4倍於鋼;

節能資源化:最適合抵償新能源汽車能源部分帶來的增重;

零件壽命化:高強高模、耐高溫、抗蠕變、耐疲勞、防腐;

環境人性化:質輕、轉動慣性小,低噪音、阻尼震動,舒適度高;

環保清潔化:廢氣排放銳減自潤滑性免加潤滑劑;

車體輕量化:比鋼及塑料輕300-400%及30~40%;

車型個體化:加工性良好易形成多種外型。


3、CFRP應用的發展趨勢

1)高端汽車向普及型發展;

2)裝飾件向結構件發展;

3)實現汽車燃油化向清潔能源化發展。


推薦閱讀:再次分享:一篇臺灣人寫的碳纖維介紹,很有深度,看完幾遍碳纖維產業鏈就掌握了!


該文章節選潘鼎教授PPT,PPT原題目為《車用碳纖維材料-國內外現狀及應用開發進展》,部分由艾邦高分子編輯,需要完整PPT的朋友可以聯繫小編:18319055312。轉載請註明來源

加入碳纖維產業鏈群,請加微信:1866585194513058121209,並註明「碳纖維+公司名稱



如您有在本平臺報導、廣告、贊助或是其他合作意向,請致電18666186648(江先生),或郵件聯繫:polytpe@126.com


本期話題:國內碳纖維生產商,哪家強?

↓↓↓

相關焦點

  • CFRP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是汽車輕量化必由之路
    全球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壓力,各國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使汽車輕量化已經迫在眉睫。十三五規劃及《中國製造2025》要求,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到汽車市場需求總量的20%,約500萬輛。同時根據國內相關政策要求,到2017年,新能源汽車要通過使用輕量化複合材料實現車身較大幅度減重的目標,這就給諸多材料企業帶來了較大了空間和機會。
  • CFRP(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特點
    正如碳纖維的材料特性:輕質,堅固且不會腐蝕」把傳統的金屬零部件,變更為碳纖維複合材料,可以減小尺寸,重量和能耗什麼是CFRP?
  • 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是新能源電動車的必然選擇
    按照目前國際的嚴格的車輛燃料經濟性標準和二氧化碳排放法規,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新能源汽車的首選材料
  • CFRP在汽車車身上的應用與研究
    (1)車身上用CFRP的總概況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輕量化結構,首先在跑車的車身上開始應用,後來所有小批量OEM廠商生產的產品中都會採用這種大量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輕量化方案。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加工是一種手工加工工藝,且由於周期時間長,材料昂貴,因此多用於賽車、跑車或研究。奧迪通過R8 GT概念詮釋了改進方法,提高了在車身區域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方面的認知。該車將平面碳纖維複合材料集成在現有的型材結構中,並努力使白車身的質量再減輕10%以上,如圖1所示。
  • CFRP在汽車底盤上的研究與應用
    通過用纖維增強塑料代替鋼可以減輕約4kg的質量(圖5)。也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汽車用扭力杆的例子,其扭力彈簧由碳纖維複合材料管制作,扭轉臂是鑄鋁,見圖6。減振器用碳纖維的例子,如圖7所示,減振器的油缸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整個重量達到了原鋼製件的27%。
  • 合肥工業大學在碳纖維復材組合結構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是一類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高性能新型材料,在航空航天宇宙空間事業基於有限元法建立了考慮碳纖維斷裂失效特性和混凝土約束狀態分區的理論分析模型,用試驗結果驗證了分析模型的準確性。研究對碳纖維的側向包裹工作機制、約束應力三維傳遞機理以及混凝土約束狀態分布規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闡釋,提出了碳纖維復材在受壓構件中的優化布置方法,建立了碳纖維復材環向約束鋼管混凝土受壓構件的計算方法。研究發現,環向布置碳纖維復材與鋼管混凝土受壓柱的協同工作性能良好,碳纖維復材顯著提高了鋼管混凝土柱的受壓承載力,且限制了鋼管向外屈曲,提升了構件變形能力。
  • 2020年複合材料行業狀態報告(1)——玻璃纖維市場和碳纖維市場
    美國《複合材料製造》雜誌報導發布了年度行業狀態報告,引用了6位行業專家對行業內重要材料和市場的關注。由於報告篇幅過長,我們採取分期推送的形式,今天為大家呈現玻璃纖維市場和碳纖維市場的情況。( 文中數據系原文所載,僅供參考。)
  • 飛機為什麼要用碳纖維複合材料?
    近年來,大家對碳纖維複合材料一定耳熟能詳。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身影充斥在各個科幻、賽車電影當中。在現實生活中碳纖維複合材料也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軌道交通、體育用品等領域。碳纖維複合材料有很強的力學性能,它的比強度、比模量,比其它與之功能類似的航空航天合金高很多倍。也就是說,在相同的抗拉強度和拉伸模量下,當產品滿足性能要求,碳纖維製品的重量要遠遠低於合金製品。
  • 中國· 丹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行業發展規劃的研究基礎上,形成完整的碳纖維產業發展報告,儘可能科學地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基於此,江蘇恆神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錢京介紹了恆神中模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的研製與工程化歷程、HF40B/HF40C中模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的應用情況。他認為,跟國外材料相比,我國的碳纖維材料性能上雖有不足,但並不影響工程化驗證和批量使用,其關鍵在於如何設計好和使用好;從現有的研究數據來看,國內的中等模量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已經具備工程化應用的條件和批產供貨能力。HF40(T800級)碳纖維就是個好的例子。
  • 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領域是什麼?
    碳纖維複合材料是先進複合材料中重要的增強材料,被廣泛的應用用於國防工業領域,是軍用飛機、無人機、軍用箱體、火箭、飛彈、衛星、艦船等先進裝備不可缺少的戰略性材料。在風力發電、體育休閒、交通運輸、汽車工業、能源、化工、建築等民用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
  • 應用在軍事裝備中的碳纖維複合材料
    為破解這一難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採取了很多辦法,最終採用多達35%的碳纖維複合材料才大幅降低了機體重量。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碳纖維複合材料成就了F-35戰機。 如今,碳纖維複合材料不僅成為實現高隱身性能不可或缺的基礎性材料,更成為衡量武器裝備系統先進性能的重要標誌。
  • 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或將取代熱固性碳纖維
    碳纖維複合材料根據樹脂基體的不同,可分為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和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兩大類,目前,市場上應用的還是以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為主,尤其是以環氧樹脂基碳纖維複合材料居多。與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相比,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優勢表現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可回收性,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在達到一定熔點後,可以實現二次成型,而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不具備這種特性,無法實現回收利用;二是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預浸料需要低溫保存,而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儲存期、儲存條件等方面沒有要求;三是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在成型過程中與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發生的反應不同,在成型周期上時間更短
  • 【會議動態】「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技術發展論壇」於2020年11月6日-8...
    徐堅教授以《「卡脖子」關鍵材料碳纖維國產化四十五年攻關歷程的得與失》為題講述了碳纖維複合材料近年來在材料界的重要地位,以及碳纖維國產化取得的技術突破與成效;楊小平教授圍繞碳纖維樹脂基複合材料的高性能化研究進展進行了報告,重點針對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性能特點、界面設計、層間增韌、回收利用等多方面進行講解。
  • 碳纖維複合材料阻燃性能的應用意義
    碳纖維複合材料是具有輕質、高強度等特點的新一代結構材料,在汽車、航空航天、工業軌道交通等領域有著良好的應用,但由於碳纖維複合材料中最常見的環氧樹脂具有耐高溫性差、點火點低等最大缺點,因此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受到限制,使得碳纖維複合材料具有阻燃性能,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安全性,而且還可以拓寬碳纖維在未來的應用局限。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碳纖維成型工藝及瓶頸探討
    根據碳纖維力學性能的差異,我國已於2011年11月13日頒布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國家標準(GB/T26752-2011)》,將碳纖維分為高強,高強中模,高模與高強高模四種,由於日本東麗在全球碳纖維行業具有絕對領先優勢,國內在一些相關報告中也會使用日本東麗的T系列與M系列標準進行分類。
  • 環境友好、阻燃且可回收的碳纖維複合材料
    韓國科學技術院(簡稱KIST)宣布,其先進複合材料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在Yong chae Jung博士的領導下,採用源自植物的鞣酸開發了一種阻燃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同時還提出了一種環保的回收方法。
  • CFRP材料顛覆汽車製造
    CFRP,即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 )的縮寫。這種材料的特點是輕質高強,例如F1賽車、軍用直升機等很多部件都用這種材料製成。
  •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優缺點有哪些?
    江蘇博實科技: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碳纖維複合材料還是很陌生,最多也就是知道這種材料好,但是價格挺貴,對於它的一些性能還不是很了解。其實碳纖維複合材料沒必要給它放置在「神壇」上面去「膜拜」,今天江蘇博實就帶大家來簡單了解一下它的優缺點。
  • 碳纖維複合材料與鋼材的對比
    它通過與聚合物基體複合,而被廣泛用於製造輕質高強的複合材料零件。碳的物理性質使碳纖維非常堅固且堅硬,通常而言PAN基碳纖維的彈性模量(材料抗變形的度量)在150-700GPa之間。碳纖維力學性能範圍之所以廣泛,是因為可以通過其製造過程工藝調控來調整剛度和強度。碳纖維的拉伸強度是所有已知可用材料中最高的。
  • 中國•丹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
    中國複合材料集團專家張定金也指出:「今年,相比國際知名碳纖維企業經營業績的普遍下滑,我國碳纖維龍頭企業的業績逆勢而上,仍然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依據日本東麗發布的2020財年一季度(4月~6月)業績報告,期內,其銷售收入為454億日元,同比下降26.2%;其中,航空航天領域的銷售收入為174億日元,同比下降40%;其利潤為17億日元,同比下降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