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在碳纖維復材組合結構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2020-11-13 中國高校之窗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王靜峰教授課題組在碳纖維復材組合結構領域取得研究進展,其論文Performance and design of partially CFRP-jacketed circular CFT column under eccentric compression發表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上,並被國際著名工程學科技網站Advances In Engineering(簡稱AIE)作為關鍵科學文章進行了專題報導。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2016級博士生沈奇罕為論文第一作者,王靜峰教授為通訊作者。

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是一類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高性能新型材料,在航空航天宇宙空間事業、海洋開發以及土木、機械、運輸等工程工業領域有著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建築結構、道路交通和海洋工程中具有巨大的性能優勢和應用潛力。然而,碳纖維在建築結構中使用至今仍面臨著如碳纖維布界面粘結強度、提升效果和混凝土約束特性影響等一些關鍵難題。如何揭示結構構件在碳纖維復材的不同布置方式下的約束機理,對性能化設計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王靜峰教授課題組通過開展21根碳纖維間隔包裹圓鋼管混凝土柱的偏壓性能試驗,研究了不同材料強度和碳纖維復材布置對鋼管混凝土柱的破壞形態、承載力和延性等約束效果影響。基於有限元法建立了考慮碳纖維斷裂失效特性和混凝土約束狀態分區的理論分析模型,用試驗結果驗證了分析模型的準確性。研究對碳纖維的側向包裹工作機制、約束應力三維傳遞機理以及混凝土約束狀態分布規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闡釋,提出了碳纖維復材在受壓構件中的優化布置方法,建立了碳纖維復材環向約束鋼管混凝土受壓構件的計算方法。研究發現,環向布置碳纖維復材與鋼管混凝土受壓柱的協同工作性能良好,碳纖維復材顯著提高了鋼管混凝土柱的受壓承載力,且限制了鋼管向外屈曲,提升了構件變形能力。該研究成果對碳纖維復材在建築工程中的發展和應用具有指導性意義,受到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際著名學者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王靜峰教授課題組連續在土木工程領域Thin-Walled Structures、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等多本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了涵蓋鋼結構與組合結構、智能建造和建築工業化、工程結構抗震減震等方向的重要研究成果60餘篇,研究成果被廣泛應用於實際工程。

Advances in Engineering於2005年在加拿大成立,其主要目的是及時快速地報導重要的科學研究成果和創新技術。AIE所報導的論文由國際專家顧問組選出,方向包括材料、化學、電子、機械、土木、生物醫學工程以及通用工程,中選率為以上領域發表論文總數的1‰。AIE擁有廣泛的讀者群,每月閱讀量高達85萬次,除受到全球主要研究機構的關注外,還被全球排名前50位的工程公司所連結,用於跟蹤全球最新突破性科技進展。

該項工作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資助。

Advances in Engineering(AIE)報導原文連結:https://advanceseng.com/performance-design-partially-cfrp-jacketed-circular-cft-column-eccentric-compression/

相關文章連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3974X19311393

(通訊員:劉用 沈奇罕 劉梅 劉紅平)

相關焦點

  • 從奧迪R8碳纖維復材後壁看汽車結構的複合材料應用之路
    奧迪碳纖維復材預研發階段所面臨的難題然而,鋼材和鋁材仍受到汽車行業的青睞,復材的成長還需要時間和業內同行的努力,因為其面臨以下挑戰:復材結構複雜,由於這類復材由纖維材料與其他材質混合而成,這意味著要實現所需的性能參數,當前的設計及模擬實驗還面臨很多難度。
  • 光威復材:在壓力容器領域 公司目前主要是以相關牌號碳纖維材料...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7日訊,有投資者向光威復材(300699)提問, 請問公司在2020年壓力容器儲氫罐方面有什麼進展?客戶穩定嗎?另外在無人機材料方面拓展新客戶了嗎?
  • 【復材資訊】碳纖維復材是如何成為現如今炙手可熱的熱門材料的?
    【復材資訊】碳纖維復材是如何成為現如今炙手可熱的熱門材料的?>《超能陸戰隊》 大白的軀幹在現實生活中碳纖維複合材料也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軌道交通、體育用品等領域。
  • 碳纖維行業龍頭光威復材深度解析
    全產業鏈布局的碳纖維龍頭,軍品與民品業務協同發展1.1. 國產碳纖維產業化的先驅,技術與產品競爭優勢明顯公司是國產碳纖維產業化的先驅,率先打破國外碳纖維領域的封鎖。1992 年成立的 光威復材前身是一家漁竿廠,所生產的「光威」牌魚竿享譽全球。
  • 【復材資訊】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十六個主要應用領域及技術進展(下)
    利用懸索橋非線性有限元專用軟體BNLAS,研究主跨3500m的CFRP主纜懸索橋模型的靜力學和動力學性能最優結構體系,得出:CFRP主纜自身質量應力百分比大幅降低,活載應力百分比提高到13%(鋼主纜為7%),結構的豎彎、橫彎及扭轉基頻大幅提高;CFRP主纜安全係數的增加將提高結構的豎向和扭轉剛度;增大CFRP主纜的彈性模量可大幅減小活載豎向撓度,提高豎彎和扭轉基頻。
  • 合肥工業大學吳宗銓教授團隊在手性高分子可控合成領域取得...
    -10-17 15:27:05 來源: 化學加網 舉報   導讀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吳宗銓教授團隊在手性高分子可控合成領域取得新進展
  • 國際新研發:碳纖維增強復材分配器成功應用於Vaga太空飛行器
    原創 復材網 近日,由貝塞拉公司(Bercella)為創新型小型太空飛行器任務服務研發的CFRP(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分配器結構,由維加(Vega)成功為歐洲航天局推出,並進入軌道。碳纖維增強復材分配器由模塊化架構組成,旨在一次託管多個小型衛星的組合:一個六角形下部,每側有2個納米衛星部署器,總共12個部署器和46個立方體衛星總共有一個上部區域,能夠容納微型,納米和微型衛星的各種配置,即此次發射的7個微衛星
  • 碳纖維複合材料在無人機等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復材網 碳纖維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碳素材料,與其他高性能的纖維相比具有最高的比強度和比模量,因此,力學性能十分優異。此外,碳纖維還具有密度低、耐高溫、耐腐蝕、耐摩擦、導電導熱性、電磁屏蔽性、易加工性等優良性能。因此,碳纖維被廣泛的應用於軍事及民用工業的各個領域,在航空航天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尤其受矚目。
  • 【復材資訊】熱固性和熱塑性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有什麼區別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以及市場的需求,要求碳纖維複合材料具備更多的功能特性,如耐磨性、電磁屏蔽性、耐熱性等。為了適應各種領域的需求,碳纖維複合材料主要有碳纖維增強熱固性樹脂複合材料(CFRTS)、熱塑性樹脂複合材料(CFRTP)、碳纖維增強碳基複合材料(C/C)、碳纖維增強金屬基複合材料(CFRM)、碳纖維增強陶瓷基複合材料(CFRC)和碳纖維增強橡膠複合材料(CFRR)等。
  • 碳纖維行業深度研究:技術、市場、格局、標杆啟示
    我國民機碳纖維的使用相比於 波音和空客仍處於追趕階段,2012 年 12 月中航工業西飛公司向中國 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交付的 C919 大型客機中央翼、襟翼及運動機 構部段是國內首次在民用大型客機主承力結構上使用複合材料。但只 有取得了中國民航局、歐洲航空安全局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適航 證,C919 才能投入國際市場運營,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持續幾年。
  • 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在無人機等航空航天領域
    碳纖維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碳素材料,與其他高性能的纖維相比具有最高的比強度和比模量,因此,力學性能十分優異。此外,碳纖維還具有密度低、耐高溫、耐腐蝕、耐摩擦、導電導熱性、電磁屏蔽性、易加工性等優良性能。因此,碳纖維被廣泛的應用於軍事及民用工業的各個領域,在航空航天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尤其受矚目。
  • 合肥工業大學數學學院在Riemann猜想的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12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王青山)近日,合肥工業大學數學學院代數與編碼課題組吳小勝副研究員,成功處理了Dirichlet L函數的一類修正二次均值,作為應用證明了每個Dirichlet L函數都有超過41.72%的非平凡零點的實部為1/2。
  • 【復材資訊】用碳纖維製作一副撲克…
    【復材資訊】用碳纖維製作一副撲克… 2021-01-0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量子力學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量子力學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中國科技大學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等開展合作,利用我國「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對一類預言引力場導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論模型進行了實驗檢驗。
  • 山西煤化所高模量碳纖維表面處理技術研究取得新進展
    日前,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碳纖維表面工程課題組在表面改性方面取得新進展。該課題組採用新型非接觸電化學處理方法處理高模量碳纖維,經工藝設計及工藝條件優化,可實現良好處理效果並有效減少導絲輥對纖維絲的磨損,建立了高模量碳纖維的連續化表面處理試驗線。
  • 碳纖維龍頭光威復材迎來「高光時刻」
    對於業績變動原因,光威復材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軍、民品碳纖維(含織物)業務穩定交付,風電碳梁業務因疫情反覆最終影響部分訂單執行,公司營業收入整體上保持穩定增長。公開資料顯示,光威復材成立於1992年,發展初期以碳纖維漁具為主營業務。彼時國內還沒有成熟的碳纖維生產企業。公司以進口碳纖維為原料將漁具產品做到世界知名,至今仍是公司重要的營收來源之一。
  • 【復材資訊】連續碳纖維增強PPS預浸帶實現穩定量產
    【復材資訊】連續碳纖維增強PPS預浸帶實現穩定量產 2020-08-30 2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威復材:2019利潤增近四成 包頭萬噸級碳纖維項目有序推進
    2019利潤同比增長近40%光威復材位於山東威海,是專業從事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碳纖維為核心,以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產業鏈上下遊應用領域為主線,形成了從聚丙烯腈原絲開始的碳纖維、織物、樹脂、高性能預浸材料、到複合材料部件和複合材料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盈利模式。公司主要有五大業務板塊,即碳纖維板塊、通用新材料板塊、複合材料板塊、能源新材料板塊、精密機械板塊。
  • 合肥工業大學學者在古生物學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針對2008年在雲南羅平縣發現的三疊紀海洋頂級掠食者——「張氏幻龍」化石,合肥工業大學資源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劉俊與中國地質調查局、美國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北京大學、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學者進行了長達6年的研究,揭示了張氏幻龍及其對二疊紀三疊紀生物大絕滅之後生物圈復甦的意義。
  • 國產高強中模碳纖維增強高韌性樹脂基複合材料研究進展
    因此,在目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高強中模碳纖維仍將在航空結構複合材料中佔據絕對主導的地位。01.國產高強中模碳纖維進展在技術積累、需求牽引和資本市場的共同推動下,2015年前後國內已有多家碳纖維企業的高強中模T800H級碳纖維的力學性能達到了東麗T800H碳纖維的水平,並在碳纖維需求單位的牽引下進一步解決了影響複合材料製備工藝的碳纖維毛絲問題、影響複合材料綜合力學性能的界面問題等,逐步把國產高強中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