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業績暴增淨賺6.31億!碳纖維龍頭光威復材迎來「高光時刻」

2021-01-13 第一紡織網

威海光威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威復材」)今天(1月11日)晚間披露頗為靚麗的2020年成績單,公司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31億元-6.57億元,同比增長21%-26%。

對於業績變動原因,光威復材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軍、民品碳纖維(含織物)業務穩定交付,風電碳梁業務因疫情反覆最終影響部分訂單執行,公司營業收入整體上保持穩定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光威復材成立於1992年,發展初期以碳纖維漁具為主營業務。彼時國內還沒有成熟的碳纖維生產企業。公司以進口碳纖維為原料將漁具產品做到世界知名,至今仍是公司重要的營收來源之一。為了擺脫對進口碳纖維的依賴,公司在創始人陳光威先生的帶領下於2002著手研製碳纖維。公司憑藉較強的工程化能力攻克了大量技術難點,在2005年成為國內首家實現T300級碳纖維工程化生產的企業。2007年,公司T300級別碳纖維通過軍方驗證,正式進入軍品碳纖維供應體系。 

依託光威精機的碳纖維設備設計製造能力,光威復材不斷改進、完善碳纖維生產線,實現了碳纖維生產設備的全面自主設計、製造,使得碳纖維設備不再受制於國外,保障了軍品碳纖維的持續穩定供應能力。威海拓展是光威復材負責碳纖維研發生產的子公司,通過嘗試新工藝、新方法,開發了一系列具備不同性能特徵的碳纖維牌號,豐富了公司產品品類,為軍民品碳纖維業務貢獻技術和產品支撐。

財報顯示,光威復材憑藉軍品業務穩定發展和民品業務開拓,實現了營收淨利潤的連續增長。公司營業收入由2015年的5.43億元上升至2019年的17.15億元,年化增速達到33.3%;淨利潤由2015年的1.76億元上升至2019年的5.22億元,年化增速31.2%。公司整體毛利率常年維持在50%以上,以軍品為主的碳纖維及織物業務板塊毛利率達到80%左右,展現了強勁的盈利能力。

2020年前三季報,光威復材實現營業收入16.0億元,同比增長22.5%,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5.24億元,同比增長18.1%,其中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98億元,同比增長26.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1.73億元,同比增長28.8%。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光威復材與A客戶籤訂的合計9.98億元(含稅)的《武器裝備配套產品訂貨合同》已履行83.1%,公司軍品業務穩步推進。而由於疫情因素公司風電碳梁業務銷售略受影響,導致公司前三季度綜合毛利率同比提升3.1pct至52.1%。公司銷售/財務費用率同比下滑0.52/0.04pct至1.0%/0.4%,而管理/研發費用率同比提升0.4/1.2pct至15.1%/11.7%,公司固定資產環比續增0.85億元至5.65億元,主要是由於復材中心項目轉固,有望持續提升公司研發強度。

華安證券分析師劉萬鵬認為,軍品碳纖維業務是光威復材的壓艙石,更是催化劑。一方面,我國軍事航空裝備仍處於追趕期,先進戰鬥機、艦載機、通用直升機等機型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成為裝備建設投入的重點方向。光威復材作為我國軍工航空航天碳纖維的核心供應商,有望受益於在役型號的放量周期,以及新型號帶來的增量空間;另一方面,持續的軍工需求對碳纖維企業保障自身生存、維持研發投入起著關鍵支撐作用。光威復材利用軍品業務帶來的穩定現金流進行民用技術、低成本碳纖維技術、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技術開發,可以更高概率地抓住下遊需求爆發帶來的機遇,實現整體營收的穩步增長。

據了解,光威復材依靠原有漁具業務積累了大量纖維織物、熱固性樹脂、預浸料、複合材料成型加工領域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經驗,並在此基礎上不斷開拓新的碳纖維應用領域。公司自身對碳纖維下遊應用邏輯有深刻理解,促進了公司碳纖維製造技術的進一步精細化、實用化。2016年公司與維斯塔斯籤訂了風電碳梁的供應合同,正式進入了碳纖維的工業應用領域。公司目前以維斯塔斯指定的進口碳纖維為原料,通過拉擠成型的方式大規模連續化生產風電碳梁。

劉萬鵬認為,風電碳梁業務雖然毛利率相對較低,但是光威復材第一次工業化應用,也是中國碳纖維產業在全球民用領域(除體育用品)走的最遠的一步。未來隨著低成本大絲束碳纖維產能配套,光威在碳梁業務上盈利能力或增強。

2018年,光威復材還與風電巨頭維斯塔斯合作,向後者大規模供應碳梁。2018年風電業務實現營收5.21億元,營收佔比達到38.2%,已經接近碳纖維及織物板塊營收。

在劉萬鵬看來,風電碳梁業務對光威復材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豐富了公司產品種類,帶來了新的營收增長點,另一方面擺脫了對軍工訂單的過度依賴,光威復材自此進入工業用碳纖維及複合材料領域。未來隨著內蒙古1萬噸/年低成本大絲束碳纖維的逐步落地,風電碳梁業務的整體盈利水平有望迎來大幅提升。

截至第一紡織網記者今天晚間發稿前,光威復材收報96.81元/股,跌幅7.80%,市值502億元;截至2021年1月8日,光威復材股東戶數達37722戶,較上期增加2721戶,增長率達7.77%,平均每戶持股13741.32股。(第一紡織網 martin)

相關焦點

  • 光威復材:預計2020年度淨利潤約6.31億~6.57億元,同比增長21%~26%
    每經AI快訊,光威復材(SZ 300699,收盤價:96.81元)1月11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6.31億元~6.57億元,同比增長21%~26%。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軍、民品碳纖維(含織物)業務穩定交付,風電碳梁業務因疫情反覆最終影響部分訂單執行,公司營業收入整體上保持穩定增長。經初步測算,公司2020年度非經常性損益約為7532萬元。2020年半年報顯示,光威復材的主營業務為新材料製造、裝備製造業,佔營收比例分別為:99.06%、0.68%。
  • 碳纖維行業龍頭光威復材深度解析
    1. 全產業鏈布局的碳纖維龍頭,軍品與民品業務協同發展1.1. 國產碳纖維產業化的先驅,技術與產品競爭優勢明顯公司是國產碳纖維產業化的先驅,率先打破國外碳纖維領域的封鎖。1992 年成立的 光威復材前身是一家漁竿廠,所生產的「光威」牌魚竿享譽全球。
  • 光威復材:2019利潤增近四成 包頭萬噸級碳纖維項目有序推進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光威復材於3月30日披露2019年年報,年報披露的第二天,即3月31日,公司三位高管,即董事、常務副總經理王文義,財務總監熊仕軍,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王穎超出席2019年年度業績機構交流會,與200多家機構投資者交流、互動。
  • 新股- 光威復材IPO過會發審委追問四大問題
    光威復材IPO過會公開資料顯示,光威復材是一家專業從事碳纖維及碳纖維複合材料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碳纖維行業的全產業鏈布局。此前其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擬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創業板公開發行不超過920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3.68億股,華泰聯合證券和中信證券聯合保薦。
  • 光威復材:在壓力容器領域 公司目前主要是以相關牌號碳纖維材料...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7日訊,有投資者向光威復材(300699)提問, 請問公司在2020年壓力容器儲氫罐方面有什麼進展?客戶穩定嗎?另外在無人機材料方面拓展新客戶了嗎?
  • 中國工程院院士嶽清瑞調研光威復材
    6月14日,中國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嶽清瑞到光威復材調研,先後考察了碳纖維產業園、高強高模碳化線、千噸級生產線,對公司在國產碳纖維領域的技術突破和創新發展給予肯定。在陳亮董事長的陪同下,嶽清瑞院士來到碳纖維產業園,了解光威復材碳纖維、預浸料、風電葉片碳梁、復材製品、裝備的發展情況,對以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為依託,建設碳纖維產業園,實現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共同發展,集聚資源、集成創新、集群發展的發展模式表示讚賞。
  • 軍工行業核心賽道——「黑色黃金」碳纖維,三大頂級龍頭
    昨天的文章:深度研究——軍工之軍用飛機,3大核心賽道+6大龍頭公司 ,我們為各位梳理了軍用飛機行業中的產業鏈全景,深度剖析了產業鏈中的核心賽道和龍頭上市公司。
  • 光威復材:子公司牽頭修訂的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國家標準獲批准發布
    摘要 【光威復材:子公司牽頭修訂的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國家標準獲批准發布】光威復材(300699)3月12日午間公告,公司從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官方網站獲悉,公司全資子公司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簡稱「拓展纖維」)作為牽頭單位組織並參與修訂的國家標準《聚丙烯腈基碳纖維
  • 中國•丹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
    其中,中復神鷹、光威復材、恆神股份等龍頭企業的合計年產量(碳絲)已經接近國產碳纖維總年產量的80%,且產業技術進步明顯,規格和產品結構更加豐富。」  蔣士成指出:「從2005年至今,在國家、企業、相關科研院所和行業協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碳纖維產業實現快速發展,目前已形成年產萬噸的產業規模。
  • 光威復材:以T700S/800S級碳纖維為產品的募投項目預期年底可以建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3月22日訊,有投資者向光威復材提問, 你好,請問延期的募投項目生產線(以民用為主要目標應用領域的2000 噸/年12K 碳纖維 T700S、T800S)預計何時可以投產?公司包頭項目一期竣工投產預計在何時?公司當前產能利用率大致什麼水平?
  • 添迎讀2021策略系列之化工:景氣繼續向上,龍頭優勢凸顯
    需要指出的是,若2021 年農產品價格持續走高,農化板塊農藥化肥以及棉花相關產品粘膠均有可能受益漲價。二是減水劑行業集中度提升,推薦蘇博特。自主可控,進口替代:一是電子化學品、關鍵新材料領域迎來發展良機。推薦萬潤股份、光威復材等,關注雅克科技、國瓷材料等。
  • 解密中國碳纖維龍頭:你所不知道的另一個高技術含量材料產業,全球...
    我們強烈看好公司未來前景,保守預計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30、4.66、6.68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39.06%、41.31%、43.42%,相應18年至20年EPS分別為0.90、1.27、1.82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47、34、23倍,維持增持評級。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下遊應用領域廣闊,國內增長空間巨大
    2008年全球碳纖維需求量36.4千噸,2018年達到92.6千噸,十年間的平均增長率為9.8 ,且近年來增長率有所提升,2015-2018年間的增長率分別為28 、15 、7、10 ,平均而言高於此前的增長率。若按每年10 的增長率計算,預計2019與2020年全球碳纖維的需求量將分別達到101.9與112.1千噸。
  • 受量子通信及業績向好雙重刺激 軍工股大幅拉升 藍盾股份、凱樂...
    截至10月16日收盤,共有17家軍工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三季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達10家,佔比板塊內已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公司總數的58.82%,位居申萬一級行業前列。
  • 光威復材(300699)融資融券信息(01-08)
    摘要 光威復材(300699)2021年1月8日融資淨買額-10,439,178元,融券餘額709,320,496元。 光威復材(300699)2021年1月8日融資融券信息顯示,光威復材融資餘額709,320,496元,融券餘額58,729,125元,融資買入額81,443,100元,融資償還額
  • 【碳纖】碳纖維未來的機遇在哪?6大行業深度分析
    Vestas 憑藉拉擠成型工藝迅速打開市場,一躍成為風電產業龍頭,據賽奧碳纖維數據,2019 年 Vestas 風機新增裝機容量 9.6GW,以 18%的份額領先全球。2017 年國內為 TPI 公司(Vestas 風電葉片主要供應商之一)等進口的碳纖維量由2016年的2465 噸銳減至240噸纖維,差額主要源於Vestas堅定了使用大絲束拉擠成型工藝製備梁帽的路線,使得碳纖維的供應來源向國內的光威復材和江蘇澳盛轉移。2018 年光威復材生產碳梁 5002 千米,2019 年生產 6979 千米,同比增長40%。
  • 化工行業:中國輪胎行業或將迎來一波大行情
    核心結論  本周西部化工行業指數為78.86,環比上周上升1.54%,同比下降9.61%。根據我們對輪胎行業的跟蹤,我們認為中國輪胎行業或將迎來重大行情。  短期邏輯:1)國內基建市場強勁+乘用車復甦;2)海外生產恢復速度落後於海外需求復甦速度,自6月起,中國輪胎出口由利空轉向利好。我們在下半年有望繼續看到輪胎企業業績超預期。  中期邏輯:1)配套業務撬動,國產輪胎品牌接納度提升;2)外資輪胎在中國市場逐年退潮,零售渠道被滲透蠶食。量變引起質變,中國輪胎對於外資輪胎展開配套和渠道的雙重打擊。
  • 光威復材被中信合夥減持935萬股
    光威復材被中信合夥減持935萬股 2018-12-20 08:13:40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
  • (附6個標的)
    2021財年資金相比 2020 財年大幅上漲,漲幅 30.3%,這是近年來美軍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第六塊,科學與技術,141億美元。最後,基於中線邏輯和近期抗美形勢,建議重點關注的軍工龍頭中航沈飛(戰鬥機龍頭)、宏大爆破(飛彈龍頭)、航天彩虹(軍用無人機龍頭)、寶鈦股份(鈦材料龍頭)、光威復材(碳纖維龍頭)、火炬電子(軍工電子龍頭)。下面簡單點評一下。
  • 【復材資訊】碳纖維復材是如何成為現如今炙手可熱的熱門材料的?
    【復材資訊】碳纖維復材是如何成為現如今炙手可熱的熱門材料的?碳纖維增強的複合材料可用作飛機結構材料、電磁屏蔽除電材料、人工韌帶等身體代用材料以及用於製造火箭外殼、機動船、工業機器人、汽車板簧和驅動軸等。那麼碳纖維復材是如何成為現如今炙手可熱的熱門材料的呢?它的優點究竟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