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化所高模量碳纖維表面處理技術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1-01-08 中國科學院

  由於碳纖維表面惰性,複合材料中碳纖維和基體材料間應力載荷無法有效傳遞,直接影響其性能發揮,限制其規模化應用,工業主要採用陽極氧化法來解決這一問題。高模量碳纖維具有表面晶面尺寸更大、剛性更好、抗彎折性更差、表面惰性更突出的特性(圖1),採用傳統的陽極氧化法進行表面處理,不僅毛絲、斷絲多,而且表面處理效果不均勻,反映在複合材料中界面結合性能明顯偏弱。

  日前,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碳纖維表面工程課題組在表面改性方面取得新進展。該課題組採用新型非接觸電化學處理方法處理高模量碳纖維,經工藝設計及工藝條件優化,可實現良好處理效果並有效減少導絲輥對纖維絲的磨損,建立了高模量碳纖維的連續化表面處理試驗線。據連續試驗線效果統計:(1) 該工藝對高模量碳纖維無明顯損傷,可大大減少高模量碳纖維在表面處理過程中的毛絲、斷絲發生量;(2) 表面處理後,碳纖維表面元素含量均勻(圖2)、可調控;(3) 經評價與環氧樹脂界面剪切強度值提高55.2%;(4)經第三方單位評價,環氧樹脂複合材料層間剪切強度可達80MPa,彎曲強度可達340MPa,均明顯高於目前國內外報導值。該方法克服了傳統陽極氧化方法的固有缺陷,工藝環境友好,為高性能碳纖維,特別是高模量碳纖維的連續化製備及其應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技術。該研究成果已在2019年度的SAMPE會議上以口頭報告的形式進行了介紹。

 

圖1 高強度碳纖維(左)與高模量碳纖維(右)的結構特徵差異 

 

圖2 經新型表面處理後高模量碳纖維表面的元素mapping分析

 

  由於碳纖維表面惰性,複合材料中碳纖維和基體材料間應力載荷無法有效傳遞,直接影響其性能發揮,限制其規模化應用,工業主要採用陽極氧化法來解決這一問題。高模量碳纖維具有表面晶面尺寸更大、剛性更好、抗彎折性更差、表面惰性更突出的特性(圖1),採用傳統的陽極氧化法進行表面處理,不僅毛絲、斷絲多,而且表面處理效果不均勻,反映在複合材料中界面結合性能明顯偏弱。
  日前,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碳纖維表面工程課題組在表面改性方面取得新進展。該課題組採用新型非接觸電化學處理方法處理高模量碳纖維,經工藝設計及工藝條件優化,可實現良好處理效果並有效減少導絲輥對纖維絲的磨損,建立了高模量碳纖維的連續化表面處理試驗線。據連續試驗線效果統計:(1) 該工藝對高模量碳纖維無明顯損傷,可大大減少高模量碳纖維在表面處理過程中的毛絲、斷絲發生量;(2) 表面處理後,碳纖維表面元素含量均勻(圖2)、可調控;(3) 經評價與環氧樹脂界面剪切強度值提高55.2%;(4)經第三方單位評價,環氧樹脂複合材料層間剪切強度可達80MPa,彎曲強度可達340MPa,均明顯高於目前國內外報導值。該方法克服了傳統陽極氧化方法的固有缺陷,工藝環境友好,為高性能碳纖維,特別是高模量碳纖維的連續化製備及其應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技術。該研究成果已在2019年度的SAMPE會議上以口頭報告的形式進行了介紹。
 
圖1 高強度碳纖維(左)與高模量碳纖維(右)的結構特徵差異 
 
圖2 經新型表面處理後高模量碳纖維表面的元素mapping分析 

相關焦點

  • 山西煤化所主持制定首個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這項國際標準從提出到正式發布,歷時4年,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於2016年10月首次提出,2017年8月正式立項,標準項目組組長為山西煤化所709組陳成猛研究員,黃顯虹擔任執行負責人,項目組成員包括來自中、加、德、意、俄5個國家的9名專家。
  • 山西煤化所主持制定首個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這項國際標準從提出到正式發布,歷時4年,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於2016年10月首次提出,2017年8月正式立項,標準項目組組長為山西煤化所709組陳成猛研究員,黃顯虹擔任執行負責人,項目組成員包括來自中、加、德、意、俄5個國家的9名專家。
  • 【碳纖】碳纖維表面處理技術,值得學習!
    故事要從模具之母說起碳纖維(CF)作為一種低密度、高強度、高模量比的纖維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熱性、尺寸穩定性和耐酸鹼性,已成為一種極具發展潛力和廣闊應用前景的增強材料。由於碳纖維表面惰性,複合材料中碳纖維和基體材料間應力載荷無法有效傳遞,直接影響其性能發揮,限制其規模化應用,所以要對碳纖維進行表面處理。
  • 轉型進行時丨「搶灘」碳纖維,山西為什麼要力爭「下遊」
    碳纖維造價每千克20美元,是傳統鋼質材料的20倍。正因如此,輕如鴻毛的碳纖維卻有貴比黃金的美譽。 常說做什麼事都要力爭上遊,但碳纖維卻要力爭「下遊」。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碳纖維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呂春祥這樣解釋:碳纖維材料要在100多公裡長度上實現穩定,反覆拉扯中不能折斷,這些都是難關。從技術角度講,碳纖維製備需要1400攝氏度高溫。
  • ...實驗室聯盟」啟動會暨 2020 年學術交流會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進行
    ,再到系統集成優化的全鏈條研發體系,促進重大科研成果產出,引領相關領域未來科學技術和產業發展方向,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八家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單位,聯合成立了「煤炭清潔高效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以下簡稱「聯盟」)。
  • 碳纖維表面改性研究進展
    碳纖維表面改性研究進展 發表時間:2017/6/9 文 | 杜 帥 何 敏 劉玉飛 李莉萍 張道海
  • 碳纖維表面處理技術,值得學習!
    由於碳纖維表面惰性,複合材料中碳纖維和基體材料間應力載荷無法有效傳遞,直接影響其性能發揮,限制其規模化應用,所以要對碳纖維進行表面處理。通過表面改性技術來提高碳纖維的表面活性,強化碳纖維與基體材料之間的界面性能,改善了其與基體的粘結效果,從而提高纖維材料在工業應用中的價值。
  • 抗一氧化碳毒化的高效選擇性加氫鉑基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這部分痕量一氧化碳由於和貴金屬催化劑(尤其是鉑催化劑)具有很強的相互作用,在催化反應過程中會很快佔據催化活性位點,從而使得反應物分子無法在催化劑表面吸附,從而導致催化劑中毒失活。因此,現代催化加氫過程一般使用更為昂貴而且工業裝置更為複雜的高純氫(純度高達 99.99%以上)系統作為氫源。
  • 合肥工業大學在碳纖維復材組合結構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王靜峰教授課題組在碳纖維復材組合結構領域取得研究進展,其論文Performance and design of partially CFRP-jacketed circular CFT column under eccentric compression發表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上,並被國際著名工程學科技網站
  • ACS Catalysis 山西煤化所在CO2加氫轉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902課題組針對CO2加氫的研究現狀,重點開展了CO2加氫制甲醇、芳烴、異構烷烴及高品質汽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CS Catalysis、Journal of Catalysi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ChemCatChem等期刊上
  •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黃戒介研究員團隊:固體化學鏈燃燒技術及汙染...
    由於固體燃料本身存在的汙染元素在2種技術運行過程中均會以汙染物的氣相形式釋放出來,因此,在燃料反應器出口的釋放將影響CO2質量,而空氣反應器的出口將直接排放到大氣中,造成環境汙染。化學鏈燃燒過程中針對汙染物的釋放問題可在原料處理和工藝開發過程尋找解決辦法。
  • 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3D列印取得階段性成果
    目前,位於示範區晉中開發區的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與省城口腔醫療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在3D設計模型轉化為現實產品方面取得了突破。記者了解到,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在牙科3D列印方面取得的成績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研究院自2016年12月掛牌運行以來,已在教育、醫療、工業、文創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國內3D列印行業佔有重要地位。
  • 又一T1000級碳纖維破冰!中科院驗收再傳佳績,美國至今未能造出
    在現代化工業體系中,合金是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但相對於傳統合金金屬,在航空發動機葉片、新一代戰機機身和民用客機領域,碳纖維因遠超於合金的性能以及低質量特性,向著日後成為工業新材料的趨勢邁進。近日我國中科院再傳高端碳纖維攻克的消息,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成功製取的聚丙烯腈基中空碳纖維通過驗收。中國也在聚丙烯腈基碳纖維領域也正式與日本和德國並列為第三國,也就是說全球僅有這三國有能力生產聚丙烯腈基中空碳纖維,傳統碳纖維強國美國至今也沒能研發出來。
  • 日美競相突破第三代碳纖維技術
    隨著美國啟動第六代戰鬥機、新一代遠程轟炸機、第一代無人艦載作戰飛機的研製,航空武器裝備對巡航速度、航程、機動性、隱身性能、防護能力和維修性等指標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需要拉伸強度、斷裂韌性、衝擊性能等綜合性能更高的碳纖維。要獲得綜合性能高的碳纖維,就必須在強度和模量這兩個基本屬性上取得突破,而第三代碳纖維的主要技術特徵就是同時實現高拉伸強度和高彈性模量。
  • 碳纖維行業深度研究:技術、市場、格局、標杆啟示
    隨著項目的進展,複合材料的用量一退再退。原因之 一是沒有合適的國產複合材料」。國產飛機造機難審飛更難,國際碳纖維廠商產業鏈完整,多參與 前期技術研發,先發優勢下後續廠商難以進入原有供應鏈。為保障飛 機的安全性,適航審定是重中之重。任何廠家生產的任何型號飛機唯 有取得適航當局頒發的適航證,並 經過運行合格審定或補充審定才能 投入運營。難點一:專業設備短缺。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碳纖維成型工藝及瓶頸探討
    1、前言碳纖維(carbon fiber,簡稱CF),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它是由片狀石墨微晶等有機纖維沿纖維軸向方向堆砌而成,經碳化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
  • 碳纖維3D印表機原理詳解以及行業應用分享
    碳纖維3D列印可能是繼金屬3D列印之後第二個最受追捧的增材製造技術。有賴於增材製造領域的最新發展,人們終於實現能夠使用各種難以捉摸的材料進行列印的現實。然而,並非所有碳纖維3D印表機都是相同的——一些機器使用微觀短切纖維來增強傳統的熱塑性塑料,而另一些機器使用鋪設在熱塑性基體(通常填充有短切纖維)內部的連續纖維來在零件內部創建"骨架"。
  • 全球汽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研究報告
    主要研究成果有「硝酸一步法聚丙烯腈原絲」獲國防科委科技成果二等獎 、「化學纖維成型理論和結構性質的研究」獲國家教委二等獎等。前言: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激增、不可再生燃油的消耗,汽車輕量化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
  • 碳纖維自行車— 10個你可能不知道的真相
    大部分自行車行業的碳纖維製品都是來自臺灣,或者中國大陸。但是也有一部分碳纖維車架和零件是美國(Zipp 和TREK)和法國造(Time和Look)。      碳纖維早期是作為航天材料被大眾認識,所以在大家的印象裡碳纖維是一種非常先進且高大上的材料,那麼碳纖維及其製品的製造工藝應該也同樣技術含量非常高,只能由那些實力雄厚的企業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