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網】華東理工大學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設計獲新進展
乙烯工業是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乙炔選擇性加氫是石腦油裂解製備聚合級乙烯的關鍵技術之一。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催化反應工程團隊教授段學志、博士曹約強等在乙炔選擇性加氫Pd催化劑次表面結構調控和Ni催化劑活性位點設計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分別發表於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和《德國應用化學》。
-
提出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設計新策略
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設計概念圖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催化反應工程團隊在乙炔選擇性加氫Pd催化劑次表面結構調控和
-
科學網—讓工業催化劑不再「怕」一氧化碳
事實上,不僅人怕一氧化碳,工業上用的催化劑也怕它。微量一氧化碳導致貴金屬催化劑「中毒」,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化學工程界。 最近,《自然—納米科技》雜誌發表新研究成果稱,一種新型鉑—碳化鉬雙功能加氫催化劑,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現象發生。該研究成果由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馬丁課題組、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科學學院研究員周武課題組與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溫曉東課題組合作完成。
-
原子級分散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北京大學、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及香港科技大學等單位的研究團隊通過合作,實現了原子級分散銅催化劑有效催化乙炔高效選擇性加氫
-
蘇州大學科研團隊在多組分鉑基納米材料研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交匯點訊 鉑基納米材料在越來越多的能源和催化領域中展現出良好的應用潛力,因此鉑基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及其能源催化應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和社會價值。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黃小青教授帶領的團隊在該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近日,團隊開展的「面向燃料電池應用的多組分鉑基納米材料研究」榮獲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ACS Catalysis 山西煤化所在CO2加氫轉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902課題組針對CO2加氫的研究現狀,重點開展了CO2加氫制甲醇、芳烴、異構烷烴及高品質汽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CS Catalysis、Journal of Catalysi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ChemCatChem等期刊上
-
科學網—提出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設計新策略
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設計概念圖 本報訊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催化反應工程團隊在乙炔選擇性加氫Pd催化劑次表面結構調控和Ni催化劑活性位點設計方面取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分別發表於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和《德國應用化學》。
-
合肥研究院在肉桂醛選擇性加氫轉化研究中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張海民課題組在肉桂醛選擇性加氫催化轉化研究中獲進展。通過構築具有高催化活性、選擇性及穩定性的Fe-Co合金催化劑,實現肉桂醛的高效催化轉化。
-
【科技日報】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有了高選擇性催化劑
科技日報合肥4月29日電(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曾傑教授研究團隊,與上海光源司銳研究員合作,通過構築負載在金屬有機框架MIL-101上的鉑單原子催化劑,揭示出其在二氧化碳加氫反應中的金屬-配體相互作用,該相互作用通過調控反應路徑提高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的選擇性。該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
-
上海科學家在二氧化碳加氫催化劑研究上有了突破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近日,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暨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學低碳能源聯合實驗室研究員孫予罕、高鵬和李聖剛帶領的團隊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氫催化劑研發中取得重要進展
-
鉑基電催化劑 「丟失」白金的原委找到了
新知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陳豔霞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一同首次直接在電化學環境中觀察到鉑表面空穴及其動態行為,為揭示其形成機制提供了直接證據。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化學—通訊》上。 鉑是一種天然的貴金屬,俗稱白金。
-
鉑基電催化劑「丟失」白金的原委找到了
新知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陳豔霞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一同首次直接在電化學環境中觀察到鉑表面空穴及其動態行為,為揭示其形成機制提供了直接證據。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化學—通訊》上。鉑是一種天然的貴金屬,俗稱白金。在很多電極反應過程中,鉑都可以成為活性高且穩定性較好的電催化劑。
-
孫予罕/高鵬課題組:高效CO2加氫催化劑集錦
對於CO2加氫催化轉化,大多數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氧化碳(CO)、甲烷(CH4)、甲醇等C1小分子物質的合成。由於CO2的化學惰性以及C–C偶聯的較高能壘,將CO2轉化為含兩個碳及以上(C2+)的高附加值化學品或液體燃料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
《科學進展》:電催化劑研究取得進展 高效電解氫更近一步
原標題:《科學進展》:電催化劑研究取得進展,高效電解氫更近一步 來自康奈爾大學、俄勒岡州立大學以及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近日取得新成果,使得從水中高效地大量生產氫氣更接近成為現實
-
中國科大在腈類化合物加氫選擇性調控方面取得進展
與傳統有機合成路線相比,基於負載型金屬催化劑的腈類化合物選擇性加氫製備胺類化合物是一種原子經濟性高、環境友好的合成路線,進而受到催化屆的廣泛關注。然而由於腈類分子中的CoN三鍵具有較高的還原勢,導致該催化路線的選擇性普遍較低,往往得到伯胺、仲胺、亞胺,以及附加值較低的氫解副產物等多種產物的混合物,大幅度增加了該合成路線中的後續分離成本。
-
銅基催化劑界面結構調控及其催化碳氧鍵高效加氫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結合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結構現狀,迫切需要推進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從而有效地解決由原油短缺和溫室氣體排放而引起的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在這些能源催化反應中,碳氧鍵選擇性加氫反應是至關重要的催化轉化過程之一,其主要包括酯類、酸類、酮類、醛類、CO2以及CO分子等化合物的催化加氫,涉及了C−O鍵和C=O鍵的選擇性斷裂,並保持C−C鍵穩定存在。
-
合成氣選擇性製備乙醇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肖建平團隊與浙江大學教授肖豐收和研究員王亮團隊合作,在合成氣一步法製備乙醇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乙醇是重要的化學品和燃料。通過合成氣高效並高選擇性地直接製備乙醇是目前能源研究領域的熱點。
-
研究揭示氮化鐵在二氧化碳高效加氫制C2+烴反應中的催化活性來源
研究揭示氮化鐵在二氧化碳高效加氫制C2+烴反應中的催化活性來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6:54:24 天津大學化學系張兵課題組在氮化鐵催化劑催化二氧化碳加氫反應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
-
低碳烷烴活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孫予罕課題組聯合培養研究生鄧宇超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學》(Science)上在線發表了新的科研成果,在可見光催化低碳鏈烷烴C(sp3)–H鍵活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第一作者為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的Gabriele Laudadio,Timothy Noel為通訊作者。
-
北化工衛敏/楊宇森:金屬間化合物催化不飽和醛高效選擇性加氫
背景介紹α,β-不飽和醛選擇性加氫獲得不飽和醇是一個重要的化學轉化過程,並且在醫藥、食品和精細化學品合成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近年來,這類反應引起了人們極大的研究興趣,開發高效的選擇性加氫催化材料對於提高工藝效率和工藝經濟性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