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期中測試習題參考答案詳解
繼續上次課程的內容,這次課程我們先來展示一下自主探究題,然後給出所有題目的答案詳解,滿分100分,你拿到了多少分?
自主探究題(共16 分)
當我們思考過去的事情,並從中得到經驗或教訓時,就是反思自己。競選班長失敗了,我很難過,也從中()。
②、五年級暑假參加夏令營,第一次離開父母,生活中的問題都需要自己解決,我才發現()。
③、去年跳繩比賽,我練了半個月,成績提高很快,我明白了()。
④、上美術課時,我發現自己忘帶美術工具了,這已經是第三次了,我應該。
2、材料:《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稱,汶川地震發生後,深入災區的國內外志願者超過300萬人,而在後方參與抗震救災的志願者超過1000萬人。
鏡頭一:在災情最重的北川縣,一名受災者從廢墟中爬出來。他強忍著在地震中失去15個親人的悲痛,到處救人,用雙手從廢墟中刨出10名倖存者。
鏡頭二:一天中午,一名頭髮花白的拾荒老人,用顫抖的手從口袋裡掏出5元錢,放進了募捐箱。下午,老人再一次出現,又捐出了100元。原來,他中午到銀行把零錢兌換了整錢。「災區的人比我更困難!」
問:1.請列舉你身邊類似的示例,這些事例體現了怎樣的抗災精神?(8分)
2.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應該怎麼辦?(7分)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如果對基本考點完全掌握了,此處是滿分,為客觀題)
自尊 自重 自愛 自卑道德 法律和諧 友善 內心 愉快維生素經驗 能力堅持 收穫可持續 協定 法律生命 傷及 規律團結互助 抗災共同體 危害二.判斷題(考核學生的基礎判斷能力,比較簡單)
1.√2. √3. ×4. √5.×6. √7. √8. √9. ×10. √11. ×
三.選擇題(考核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熟練掌握程度,不難)
1.A 2.B 3.C 4.A 5.C 6.C 7.A 8.B 9.B 10.C
四.簡答題
1、答:尊重他人不單表現在話語上,更應該落實在行動上。與人交往時,謙虛有禮,平等友善,重視他人意見,關注他人需要也是尊重他人的體現
①選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回憶事情的經過。②在這件事情上,哪些地方做得對?有什麼成功經驗?哪些地方做錯了,有什麼教訓
果重新來一遍,你會怎樣做。3、答:①提高防災避險意識、自救自護的知識和能力。
②我國建立了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以及防災減災工程。
③法律也是約束人們的行為,減少自然災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五.情景分析題
1、分析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以後努力鍛鍊自己。
②.自己有好多事情不會做,以後一定要學會自立。
③.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學習上也要努力積累。
④.自律,不能這麼拖拖拉拉。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分析:(1).我身邊的事例:三年級時我用積攢的零花錢為災區捐款10元。以上事例體現的精神①對災害,我們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堅強面對災害,不能被災害打倒。②面對災難,我們要有團結互助的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③面對災難,我們應該有尊重生命,永不放棄的精神。
(2).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首先應該學會自救、自護,降低災害的危害。
在災害面前,我們要盡最大的力量,全國上下形成減災共同體,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預防、減少自然災害對我們的危害。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此題為客觀題,圍繞主題展開描述的都是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