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先進位造》!一本與佛山有關的英文學術期刊誕生了

2021-01-10 南方新聞網

記者從季華實驗室獲悉,季華實驗室將與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專注於先進位造及交叉領域的英文學術期刊,雜誌定名為《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光:先進位造》,簡稱LAM)。

  記者從季華實驗室獲悉,季華實驗室將與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專注於先進位造及交叉領域的英文學術期刊,雜誌定名為《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光:先進位造》,簡稱LAM)。

  據介紹,《光:先進位造》將專注於光學與先進位造交叉領域,主要發表面向先進位造,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儀器科學與技術、複合材料、光學、生物醫學工程等跨領域的優秀論文,重點報導國內外最新進展和突破,反映跨領域的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並實現全球免費瀏覽下載。

  該雜誌首任主編為季華實驗室理事長、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曹健林,共同主編由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教授Wolfgang Osten及西南交通大學教授閆連山擔任。編輯委員會由來自國內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的29位世界一流科學家組成。

  季華實驗室(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是廣東省委、省政府啟動的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圍繞國家和廣東省重大需求,集聚、整合國內外優勢創新資源,打造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領域國內一流、國際高端的戰略科技創新平臺。

  此前,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於2012年3月正式創刊與英國自然出版集團合作推出了合作期刊《光:科學與應用》,致力於推動全球範圍內的光學研究,刊載光學領域基礎、應用基礎以及工程技術研究和應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而此次全新問世的《光:先進位造》,堪稱《光:科學與應用》的姊妹刊,目前已正式開放投稿,內容涵蓋創新產品的設計、製造、測試及應用等範疇。

  南方日報記者 趙越

相關焦點

  • 季華實驗室打造佛山首個高端學術期刊
    佛山迎來首個高端學術期刊!由季華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簡稱「長春光機所」)主辦的《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以下簡稱為Light)姊妹刊《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光:先進位造》,以下簡稱LAM)已經獲得ISSN國際標準刊號,並於近日發布創刊號,開始面向全球徵稿。
  • ...食品英文學術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被SCI...
    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食品英文學術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被SCI資料庫收錄 關注中金在線:
  • 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食品英文學術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5日(記者 王城)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以下簡稱:FSHW,中文譯名《食品科學與人類健康》)9月21日正式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以下簡稱
  • 揚帆起航——國家癌症中心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 JNCC 創刊
    2020 年 12 月 11日-13 日第八屆國家癌症中心學術年會在京召開,會上隆重宣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主管、國家癌症中心主辦的英文腫瘤學術期刊 Journal of the NationalJNCC2021 創刊封面國家癌症中心肩負著引領我國癌症防控戰略的使命,承擔開展科學研究、促進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職責
  • 上海英文學術期刊已進入國際頂尖評價體系
    近年來,上海英文學術期刊高速發展,打造了一批有國際影響力、領跑全國的品牌英文學術期刊。數據統計報告顯示,上海共有英文學術期刊23種,其中17種被國際最具權威的SCI資料庫收錄,佔所有英文學術期刊的73.9%,被SCI收錄的百分比名列全國前茅。
  • 快速發表、全球發行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
    快速發表、全球發行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
  • Protein&Cell告訴你:「中國血統」的英文學術期刊靠什麼被認可
    原標題:Protein & Cell告訴你「中國血統」的英文學術期刊靠什麼被認可   英文學術月刊Protein &Cell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以及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聯合創辦,由Springe(施普林格)負責海外發行。
  • Science:消失的學術期刊
    該研究沒有發現有著名學術期刊或論文消失的例子,也沒有收集有關期刊影響因子和文章引用率的數據。這些消失的期刊中大約一半是由研究機構或學術團體出版的。而這些消失的期刊沒有一個是由大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儘管如此,這項研究依然表明,各個學科、各地區均有處於消失的危險中的研究成果,出版商應該投入資金改善當前的保存條件。
  • 湘雅系統第一本全英文期刊 Xiangya Medicine
    11 月 30 日,湘雅醫學期刊社和 AME 出版公司籤約,雙方就英文期刊 XiangyaMedicine 相關合作達成協議。
  • 【中國科學報】英文學術期刊《能源化學》在大連首發
    Bell共同擔任主編的英文學術期刊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JEC,《能源化學》)在大連舉辦首期出版發行儀式。該刊編輯部設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能源化學》替代了1992年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JNGC,《天然氣化學》),目的是增強期刊的學術視野,涵蓋豐富的科學創造和技術創新信息。
  • 《科學》:那些消失的學術期刊,妥善保存學術論文刻不容緩
    該研究沒有發現有著名學術期刊或論文消失的例子,也沒有收集有關期刊影響因子和文章引用率的數據。這些消失的期刊中大約一半是由研究機構或學術團體出版的。而這些消失的期刊沒有一個是由大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儘管如此,這項研究依然表明,各個學科、各地區均有處於消失的危險中的研究成果,出版商應該投入資金改善當前的保存條件。
  • SCI 新收錄了 15 本中國學術期刊
    目前,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等單位,對學術期刊出版高度重視,相信這幾家還會有更多的 SCI/SSCI 期刊出現。更相信,更多的大學會結合 「雙一流」 建設,創建一批英文學術期刊,為中國創建世界一流學術期刊貢獻自己的力量。3.
  • 科學網—科技論文作者如何選擇發表論文的國際英文期刊
    科學研究成果在學術界的交流與傳播,在世界範圍內的主要手段和載體之一是學術期刊。如今世界範圍內的英文科技期刊總數之大,令人瞠目。每當一門新的學科萌芽而出,與其相應的一本新的學術期刊便會接踵而至。
  • 央視《對話》解碼佛山製造轉型升級奧秘
    節目現場還吸引了來自佛山工商企業界、有關部門及專家學者逾百名嘉賓。這一代,要把先進治理體系傳承下去,發揚光大。佛山故事具有樣本意義主持人:對中國製造,佛山留下了哪些經驗?張燕生:佛山完全是靠市場經濟發展起來的,非常開放。佛山製造走的每一步都伴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印記。佛山人不管怎麼走,都離不掉一個根,就是實業。
  • 超越影響因子之《光》—新聞—科學網
    這份獨具慧眼的期刊正是來自本土的英文期刊《光》。 「國際頂級學術刊物對我國學者還存在某些偏見,很多優秀成果甚至沒有同行評議的機會,導致首發權被搶佔。《光》希望能將更多最好的研究成果留在祖國的大地上,提高我國在國際學術界的話語權。」白雨虹說。
  • 西南醫院英文學術期刊被國際著名醫學期刊檢索系統收錄
    近日,西南醫院燒傷研究所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Burns & Trauma》是西南醫院創辦的第一本英文期刊,同時也是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中國康復醫學會燒傷治療與康復學專業委員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瘢痕醫學分會、中國醫促會生物物理與再生修復醫學分會的會刊。作為國內唯一本燒傷外科學專業英文期刊,《Burns & Trauma》致力於報導燒(創)傷領域基礎、臨床與轉化醫學研究的最新進展。
  • 超越影響因子,拒稿率82%,諾獎得主也不例外:這本中國期刊何成領域頂刊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經驗談
    今年4月,這塊陣地又擴張了版圖,新刊《光:先進位造》(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創立。主編曹健林在發刊詞中表示,在全世界都迫切需要先進位造業的今天,希望這本期刊能成為同道中人的交流平臺。
  • 《衛星導航(英文)》期刊上線出版
    《衛星導航(英文)》(Satellite Navigation)上線出版。這是我國衛星導航領域的第一本英文期刊。  期刊由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科學委員會、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中科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共同支持、發起創立,基於施普林格·自然開放獲取信息平臺(Springer Open)和先進辦刊理念,採用國際同行評議、完全開放獲取的辦刊模式。
  • 我校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建成遺產(英文)》被Scopus資料庫收錄
    我校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Built Heritage」被Scopus資料庫收錄 來源: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時間:2020-11-26
  • 產業創新公地 賦能佛山製造
    強大的製造能力也是產業公地的必要元素,許多創新活動就是在這種環境中完成的。南京的集成電路產業、鄭州的智慧型手機產業、武漢的光電子信息產業,都是首先引進行業龍頭企業的製造環節,再逐漸推動研發創新領域發展。高端顯示產業是武漢打造萬億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