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英雄》有句宣傳語,叫做「拯救拉拉隊長就是拯救世界」(Save the cheerleader, save the world)。最近關於電影《銀河護衛隊》翻譯的話題非常熱絡,很多人批評、吐槽影片中文字幕翻譯者賈秀琰,稱她幾乎毀了這部科幻喜劇。一位微博大V在其文中更列出了80多處字幕問題。有網友還提出了兩個方案:一、請網絡字幕組翻譯將來的這類大片;二、加上中英文雙字幕,以使有一定英文能力的人可以不受中文爛字幕的幹擾。我覺得大家似乎都想把《英雄》的那句宣傳語改成「幹掉壞翻譯,拯救銀河系」了。
賈秀琰的翻譯好不好?很顯然,確實問題多多,比如反派指控者羅南有一句「my father and his father shall finally be revenged」,字幕翻譯成了「我父親和祖父醞釀了這次復仇」,實際應該是「我父親和我祖父的仇終於報了!」除了一些明顯的硬傷,更大問題是賈翻譯的字幕不能傳遞出影片獨特的味道,反而讓很多對白變得乏味無趣。比如羅南對幕後大反派滅霸發怒時說的那句「You call me boy!!!」,字幕翻譯成了「你叫我孩子!」語氣和用詞都顯得無力,完全不能呈現出羅南拿到原石,終於可以揚眉吐氣的意味,如果翻譯成「你竟敢叫我小子?!」那種勁頭就出來了。其他像網友吐槽的「Nova」翻譯成「諾瓦軍團」而不是「新星軍團」等等問題不一而足。
這些吐槽、批評總體上自然沒錯,賈翻譯也不是第一次被網友猛踩了——之前她就貢獻出過「地溝油」、「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黑衣人3》)、「天馬流星拳」(《環太平洋》)等令人捶胸叫絕的經典範例。但到現在,裁判就是不吹哨換人,枉急死了各位觀眾。
要說引進片的中文字幕翻譯並非易事。首先,出於保密等各種原因,翻譯者往往看不到電影全片,只能按照劇本翻譯。翻譯周期也很短;還有,這類超級英雄大片,其人物、綽號、地點、重要器物等名詞往往直接由外方電影公司提供,未必是翻譯者的選擇;另外,英語原聲的中文字幕經常要和中文配音版配套製作,二者不能相差太大,因此每句話都有字數和音節的限制。引進片的譯製工作完全不市場化,屬於分配的任務,要想換人或找網絡字幕組談何容易。何況網絡字幕翻譯者也是良莠不齊,如今各種所謂「接地氣」的翻譯滿天飛,未必就能保證品質。某些高水準的字幕翻譯者也不是靠這個吃飯的,請還請不來呢。
想把《銀河護衛隊》這樣充滿大量美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文化以及各種俚語俗語、諧音雙關對白的片子翻譯好非常難。你幾乎無法把凱文·貝肯在《渾身是勁》中引領大家扭屁股的典故轉換成「他動次大次(dǒng ci dà ci)地帶領大家大跳廣場舞」這種普通觀眾能看懂的字幕。一般觀眾也無法明白為什麼跟大反派對決前要響起「Cherry Bomb」的歌聲顯得又熱血又逗比。這種精益求精,在文化層面巧妙傳達的翻譯在當前還顯得有點奢侈。
其實不用太多糾結於「諾瓦軍團」還是「新星軍團」,「特藍星」還是「地球」,只要字幕翻譯者能把《銀河護衛隊》中四位逗比主角:星爵、小浣熊、樹人、德拉克斯的不同口吻、語氣翻譯出來,讓星爵混混式的油嘴滑舌、小浣熊的貧貧叨叨、樹人的惜字如金、德拉克斯的一根筋亂用詞體現出來,就足以把影片的喜劇感傳達給觀眾。
引進片的翻譯說起來也是個大問題,光幹掉一個「壞」翻譯解救不了整個銀河系。能改變現狀,找到最合適的翻譯者,讓問題市場化自然是最好。最次,我們也只能期待譯者摸摸良心,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把關鍵地方翻譯好。否則,影院中老是出現外國友人狂笑,國內觀眾撓頭的場景,也太對不起我們的大國地位了!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