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伏」前一天廣州降溫了,你感覺到沒?
金羊網 2020-07-15
7月16日至25日,全國將進入「三伏天」中的「頭伏」階段。在「頭伏」前一天,廣東省繼續受高溫天氣煎熬。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7月16日至25日,全國將進入「三伏天」中的「頭伏」階段。在「頭伏」前一天,廣東省繼續受高溫天氣煎熬。據悉,持續影響廣東的副高,疊加此前曾攪局的「颱風胚胎」,以及比往年偏少的降水等因素,皆讓廣東多地最高氣溫近期創出歷史記錄。但在「頭伏」前一天,廣東個別地方出現「及時雨」,廣州最高氣溫相比前一天還有所下降。只是這些輕微變化,短期難以改變廣東高溫天氣大局。
7月15日的衛星雲圖,副高和熱帶擾動疊加,為廣東「加溫」廣東省氣象臺微博圖
副高+下沉氣流+少雨,廣東多地高溫突破歷史記錄
記者從廣東省氣象臺獲悉,多項「加溫」的天氣因素,讓廣東近期氣溫持續走高。
據悉,廣東近期持續受到副高控制,其內部盛行下沉氣流,使天氣持續晴熱。此前在菲律賓以東發展出來的「颱風胚胎」非但沒有為廣東帶來降溫效果,其發展期間帶來的下沉氣流,為廣東帶來額外的下沉氣流。受兩股產生下沉氣流的天氣系統影響,廣東多個市縣區最高氣溫創下歷史記錄。7月14日大埔錄得的39.9℃,打破當地1988年7月18日39.8℃的高溫記錄;梅縣、豐順、興寧等地,均在2020年7月14日打破了歷史高溫。
除了大氣環境,廣東省近期的少雨天氣,也助推了氣溫。廣東省氣象臺介紹,今年7月1日至14日,廣東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62%,讓天氣在晴和熱之間疊加「幹」,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體對高溫天的不適感。
廣州7月15日最高氣溫比7月14日降了1℃,網友的反應是...... 廣州市氣象臺微博截圖
廣州最高氣溫略降了1℃,你感受到沒有?
在多個氣象因素助推高溫之下,偶發的降雨成為廣東個別地方獲得短暫降溫的「涼方」。7月15日午後,粵東、粵北、粵西部分市縣區,出現午後降雨。粵東部分市縣區一度出現10℃以上的降溫。在省會廣州,代表廣州的五山站,7月15日記錄到最高氣溫為36.7℃,比7月14日略略降了1℃.
省市兩級氣象臺預報顯示,廣東全省和廣州市,短期內高溫情況難以緩解。預計7月16-17日,粵西、珠江三角洲市縣和韶關、清遠多雲到晴,有分散(雷)陣雨局部大雨或暴雨,其餘市縣晴到多雲,局部有(雷)陣雨。最高氣溫:南部沿海市縣30℃~33℃,其餘市縣35℃~36℃局部37℃。7月18日,韶關、清遠多雲到晴天,有分散(雷)陣雨,其餘市縣晴到多雲,局部有(雷)陣雨。最高氣溫:南部沿海市縣31℃~34℃,其餘市縣35℃~37℃局部38℃。廣州市氣象臺預計,7月16日至7月18日,廣州市全為晴到多雲天氣,其中7月16日有分散雷陣雨,7月17日和18日局部有雷陣雨,3天氣溫全為28℃~36℃。
廣州南沙黃山魯森林公園,近期午後持續報出低於30℃的氣溫 廣州市氣象臺官網圖
氣象機構新媒體曬花式降溫大法,老廣想消暑不妨喝凍檸茶逛南沙黃山魯森林公園
在持續高溫之下,省市兩級氣象臺除了預報天氣,也頻頻利用新媒體推薦「花式降溫大法」。廣東省氣象臺官方微博「@廣東天氣」,7月13日向用戶推薦了涼拌土豆絲、撈汁涼菜、自製烏梅汁、仙草凍奶茶、獼猴桃冰沙、涼拌苦瓜、紅棗雲耳燉雪梨、藕絲薏仁綠豆湯、清甜絲瓜湯等消暑美食做法,供用戶參考製作。廣州市氣象臺官方微博「@廣州天氣」,7月12日至7月14日,分別轉發了福建四果湯、冬瓜湯、凍檸檬茶的製作方式,供用戶「消暑解渴」。
在全省普遍高溫的背景下,個別沿海地區,成為高溫中的「一點綠洲」。廣州市南沙區雖然如市區一樣發出高溫橙色預警,但根據廣州市氣象臺公布的自動氣象站實況,該區的黃山魯森林公園,7月14至15日多次記錄到低於30℃的全市最低溫。7月15日15時50分,黃山魯森林公園報出了26.9℃的全市最低溫,比當時報出39.6℃的花都區赤坭鎮西邊村自動氣象站,足足低了12.7℃。喝凍檸茶逛黃山魯森林公園,也許是老廣們消暑的好辦法。
廣州市氣象臺官方微博,教用戶做凍檸茶 廣州市氣象臺官方微博截圖
編輯: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