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數頭伏」2018年7月17日才「入伏」 伏天長達40天】

2021-03-01 丹東FM1017

夏至,並不是伏天的開始。

2018年,哪天開始入伏?

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記者周潤健)

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節氣。「夏至三庚數頭伏」,天文專家通報說,今年的入伏日期是7月17日,「三伏天」長達40天。

  夏至不僅是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還決定著當年「三伏天」的長度。
   據了解,「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幹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庚,在天幹中排列第七,在與五行搭配中屬金,金怕火,在數伏天氣中逐日消減,因此古人以庚日來計「伏」。
   傳統推算方法規定,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總稱為「三伏」。
   「由於庚日在陽曆中的日期每年都有變化,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但都是在7月中旬入伏。」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當出現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今年夏至到立秋有5個庚日,因此今年的中伏是20天。」
   具體到今年的「三伏天」來說,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入「末伏」,8月26日「出伏」
   「三伏天」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保健專家提醒說,此時節,公眾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溫,清淡飲食,及時補水,注意補充鉀元素,多吃苦味食物,規律睡眠,高溫時段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完)

 更多關注請點擊:

恭祝大家一路暢通 一路平安!


丹東廣播電視臺

FM101.7MHz AM891KHz 

路況、尋物招領、表揚信息

請隨時發簡訊到:13904151017 13304151017

發送「天氣」「路況」到本平臺 可查詢最新信息

相關焦點

  • 6月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節氣 7月17日「入伏」伏天長40天
    原標題:「夏至三庚數頭伏
  • 入伏是哪一天 入伏是如何算的?2018三伏天時間表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18三伏天時間表,以及相關入伏小知識,有興趣的小夥伴不妨了解下這些小知識吧。入伏是什麼意思?入伏,意指進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伏」,亦有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
  • 農村老人說夏至不是入伏,那麼今年啥時候入伏?一共有多少天?
    而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它本身也是非常熱的一天,所以很多人會誤將夏至認為是入伏的開始,但真的不是這樣的,這一點和冬至即正式進入「數九天」有些區別。 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說,夏至並不是入伏,但夏至之後天氣一天熱過一天卻是肯定的,按照老話說「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往往頭伏是會在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到來。
  • 「入伏」第一天,你知道「三伏」從哪天開始,到哪天結束嗎?
    所謂「三伏天」,就是指出現在小暑和處暑兩個節氣之間的日子,大約是陽曆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之間。「三伏天」一般持續三、四十天,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暑氣潛伏於地」(想想都覺得熱),所以「三伏天」代表一年裡最炎熱的時期。
  • 2018年入伏時間,三伏天快到了.
    2018年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2018年三伏天從2018年7月17日開始。2018年三伏天時間:共40天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為初伏,10天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為中伏,20天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為末伏,10天
  • 趣談夏至:三伏天還有個奇怪的英文名
    《恪遵憲度抄本》說,"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這是從天文角度解釋了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最北端,這一天北半球各地白天達到一年最長,太陽照射下的影子達到一年最短。01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正所謂物極必反,夏至,既是太陽相對地球運動的轉折點,也是陰陽的轉折點。我國古人認為,從夏至這一天開始,陽氣漸漸減少,陰氣日漸滋生。
  • 夏至是入伏的頭一天嗎 2019今年入伏從哪天算起時間表
    入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夏至也屬於比較熱的時候,因此,有的人認為夏至就是入伏了。那麼,夏至是入伏的頭一天嗎嗎?2019入伏從哪天算起?今年哪天入伏哪天出伏?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夏至是入伏的頭一天嗎嗎:  夏至不是入伏,但是入伏和夏至有關。
  •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啥意思?看看今年哪天入伏?
    今天是父親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二十四節氣在我國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在周代的時候,人們就通過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最早的四個節氣,這個節氣之中就包括夏至,至的意思就是達到的意思,所以夏至的意思就是說,夏天已經來臨了,夏至這一天白晝的時間最長,太陽的角度最高,古人非常看重夏至這個節氣
  • 2018年夏至是農曆幾月幾日
    到了夏至節氣,北半球迎來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時候,也代表著夏天的到來,但是還沒到最熱的時間段,那麼,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2018年夏至是農曆幾月幾日。問:2018年夏至是農曆幾月幾日?答:農曆二零一八年五月(小)初八,2018年6月21日,星期四。中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
  • 2020年三伏天有40天!伏的日期是怎麼確定的 三伏天時間計算公式...
    2020年三伏天有40天!伏的日期是怎麼確定的 三伏天時間計算公式了解一下時間:2020-07-06 17:58   來源:今日新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三伏天有40天!
  • 明日入伏!津城天氣……
    明日入伏今年7月16日進入「頭伏」。專家提醒,「入伏」後,全國多地進入「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要注意防暑降溫,平安度過「苦夏」。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所謂「三伏」是頭伏(也叫初伏)、中伏(也叫二伏)和末伏(也叫三伏)的總稱,這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按傳統曆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幹支紀日法中帶「庚」的那天)為頭伏(10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10天)。
  • 夏至日我省雨水減弱 今年三伏天將有40天之長
    夏至來,數伏至 22日夏至,白晝最長,黑夜最短。夏至的到來,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伏天要數著日子跟大家見面啦,據說今年的三伏天將有40天之長。 夏至是古老的節日,古代還要放假一天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中最北端的時候,《恪遵憲度抄本》中說:「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夏至是我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有一種觀點認為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就是源自夏至節。
  • 2020年閏四月,最熱的「三伏天」啥時候來?這份時間表收好了
    古人規定,夏至節氣以後出現的第三個庚日就開始「入伏」了,這也就是常說的「夏至三庚數頭伏」的意思。那麼什麼是「庚日」呢?這就得聯繫到我國古代流行到「幹支紀年法」了。「幹支紀年法」是古代人記錄時間到一種方式,其中有10個天幹和12個地支,它們組合起來循環使用就是幹支紀年法。
  • 農村老人說夏至不是入伏,哪啥時候才是入伏呢,今年三伏多少天
    夏至剛過,夏至雖然是全年日照最長的一天,但還真的不是入伏的到來,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個,而入伏則不在節氣之列的,夏至跟冬至雖然一樣,一個是冷的開端,一個是熱的開啟,但數九跟入伏,是這兩個節氣截然不同的表現,有句老話叫做:冬至當天數九,夏至則不是,這句老話全稱叫做:冬至當天數九
  • 農村老人說「夏至三伏數頭伏」什麼意思?今年何時入伏?
    再過十幾天就是夏至了,夏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時間最長的一天,農村人都說長到夏短到冬。就是說白晝時間最長到夏至,最短到冬至。今年的夏至是六月二十一,夏至也就意味著最熱的天氣來了。因為農村人習慣性的將夏至跟冬至對應,都說如果冬至不冷,夏至也不會太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去年冬天三九天暖冬,不知道今年三伏天是不是會熱的輕一些。
  • 夏至到了,什麼時候入伏?一共多少天呢?
    夏至是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夏至到了,代表著三伏天即將要來了。最炎熱的三伏天要來了,農村有諺語「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可以知道三伏的天氣是非常炎熱的。三伏是時節,並不同於夏至節氣,三伏是入伏、中伏、末伏這三伏,是夏至過後出現的。
  • 入伏從哪天算起2018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便是初伏
    2018年入伏從7月17日開始算起,一直到8月25日結束,共計40天,這段時間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因此大家要做好防暑的準備。   入伏是從夏至日後數到第3個庚日是初伏,由於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   就是說,庚日的日期是有變化的,並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但入伏日期總是是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間。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
  • 老話說:「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你知道哪天開始數九?
    但是這種數九的方法其實是錯誤的,有句話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這才是真正的數九方法,下面就來看看真正的數九到底是怎麼數的。夏至三庚入伏這個「伏」是一個形象字,表示犬趴伏在人身旁。與「副」同音,而這個「副」字意思就是用刀刨開的意思,在一些方言中,還把「殺狗」說成「副狗」,因此「伏」就是因狗而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