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親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二十四節氣在我國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在周代的時候,人們就通過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最早的四個節氣,這個節氣之中就包括夏至,至的意思就是達到的意思,所以夏至的意思就是說,夏天已經來臨了,夏至這一天白晝的時間最長,太陽的角度最高,古人非常看重夏至這個節氣,認為這一天是自然界陽極陰生的日子。
關於夏至的俗語老話很多,人們到了夏至最常念叨的就是,夏至三庚入伏的說法,畢竟到了夏天,人們就要關心什麼時候是這個夏天最熱的時間段,古人為了計算一年中最熱的那段日子,所以總結出來「伏「的說法。
根據天氣炎熱的程度,人們又把伏天分成「三伏」,分別是頭伏、二伏、和三伏,從夏至開始後人們開始數庚日,庚日是我國古時候記載時間的一種排列順序,共分為天幹和地支兩種計數方式,庚日就是天幹中的一個數字,天幹共有十個數字,每個庚日之間是十天,所以從第三個庚日開始,第一個十天被稱為是頭伏,第二個十天被稱為是二伏,到了立秋的節氣之後,人們從立秋開始數第一個庚日後的十天被稱為三伏。
進入了伏天,就代表了天氣逐漸開始炎熱起來,但是每個伏天的溫度變化程度不同,所以人們又總結出來「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也就是說夏天最炎熱的一段時間會出現在三伏天。
今年啥時入伏呢?
庚日的日期是有變化的,並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但入伏日期總是在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間。2020年6月21日正好是夏至節氣的開始,這一天的天幹地支紀年是庚子年 壬午月 乙未日,所以從今天開始往後查三庚日是入伏的頭一天,按照時間來推算今年的入伏日期是2020年07月16日。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啥意思?今年啥時入伏呢?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