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這天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

2020-12-03 村東張二狗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這天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

夏至到伏天來,夏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個節氣,過了夏至意味著夏天真的來了,天氣越來越熱,伴隨著火辣的太陽就入伏了,開啟了一年中的桑拿季節。而這個時候正是農作物的生長旺季,所以夏至節氣的變化對農業生產也有著較大的影響,俗話說的好「夏至無雨三伏熱」,那麼對於我們農民來說,夏至這天是天晴好好還是下雨好?看完心裡有數了

今年的夏至是在6月21日,這個時候對於我們農民來說,入夏三忙基本結束,小麥早已收割完畢,玉米稻穀已經完成播種,由於今年氣溫較高,北方普遍乾旱少雨,所以夏至能夠來場透雨那真的是再好不過了,所以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講,夏至這天下雨是最好不過了。

而且在我們這裡還有「夏至雨點值千金」的說法,意思很明顯,夏至過後正是農作物生長旺季,尤其是玉米這種高水高肥作物,對水分的需求較大,這個時候能夠下雨不光可以緩解一下當前的旱情,而且對於剛剛播種的玉米,稻穀也有提高出芽生長的好處。

在我們農村關於夏至的俗語有很多,比如「夏至不下犁耙高掛」,「夏至大晴天,無雨到秋邊」,「夏至無雨三伏熱」,這些俗語充分表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夏至下雨對農作物是有著很大的好處。

另一方面聽村裡的老輩人講,如果夏至這天下雨的話,三伏天裡的雨水也會相應增多,天氣也不會那麼的悶熱難熬,降水量充沛,莊稼生長也是一天一個樣,這也就為莊稼的豐產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所以我們農村也有「夏至有雨,穀倉有米」的說法。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因為科技落後,莊稼種植基本完全靠天吃飯,所以在常年累月的勞動生產中積累了很多的俗言俗語,來作為農業生產的指導。所以說夏至節氣的變化,對後期的天氣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不過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加上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很多流傳下來的俗語已經失去它的實際作用,不過個人認為夏至這天如果下雨的話,對我們農民還是有著較大的幫助的。你們說是不是呢?夏至這天到底是有雨好?還是晴天好?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俗話說「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雨點值千金」夏至下雨的說法是什麼
    俗話說:「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雨點值千金」,這是什麼意思?怎麼說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與農村流傳的24個節氣相關的許多常見說法和農場都是古代農民在長期勞動實踐中的經歷,也是古人的智慧節氣。這些農場在回應當時的節日節日時非常準確。
  • 小滿節氣這天,對於農民來說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呢?為什麼?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小滿節氣這天,對於農民來說是天晴好還是下雨好呢?為什麼?大家好!今天是5月21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小滿。
  • 農村俗語「重陽無雨一冬晴,重陽放晴一冬凌」啥意思?有道理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田園生活無不讓人嚮往,農村雖然不比城市的繁華,但卻有著屬於自己的那份寧靜,在這裡,農人們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雖然不是很富裕,但卻很知足。在這裡除了每天能欣賞原生態的環境外,還能聽到許多耐人尋味的俗語,比如說「不看家中寶,單看門前草」,說的是,要看一個家庭能否長期富裕下去,家中有多少金銀財寶是次要的,關鍵要看門前是否有雜草,如果連自家門前都是懶得除掉,那麼則說明這個人十分藍短,即使家產萬貫也是揮霍不了多久的。朗朗上口的同時讓人也悟出一些道理,我想這就是俗語的魅力吧。
  •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啥意思?看看今年哪天入伏?
    今天是父親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二十四節氣在我國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在周代的時候,人們就通過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最早的四個節氣,這個節氣之中就包括夏至,至的意思就是達到的意思,所以夏至的意思就是說,夏天已經來臨了,夏至這一天白晝的時間最長,太陽的角度最高,古人非常看重夏至這個節氣
  • 2019年夏至是幾月幾日幾時幾秒?夏至節氣習俗禁忌及氣候特點
    夏至節氣農事諺語諺語是俗語的一種。是流傳於民間的比較簡練而且言簡意賅的話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都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之一,關於夏至的諺語流傳下來的有很多,今天小編匯總了一下看看吧,很有意思的哦…夏至有雷三伏熱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餛飩免疰夏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漣漣。芒種火燒天,夏至水滿田。
  • 春分是下雨好還是天晴好?老祖宗留下兩句俗語,有道理嗎
    關於春分期間降雨的農諺還有很多,春分是下雨好還是天晴好?可以肯定的說,春分期間出現降雨,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如果沒有出現降水,這個春季以及後續的一段時間裡,出現降水的頻率會減少,天氣都會比較的乾旱。一、春分有雨是豐年,春分無雨劃耕田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春分無雨劃耕田」,古人把立春當作是春天的開始,通過觀察發現,春分節氣這天的天氣可以預測後面雨水的多少。春分節氣當天下雨了,那利於春播,並且預示著這一年會風調雨順,糧食也容易豐收。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夏至:日至長而影至短,夏至有雨三伏熱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個節氣,也就是太陽達到黃經90°時,約在芒種節氣之後15天,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一般每年在公曆6月20、21、22三天之中,2018年6月21日為今年夏至節氣。夏至夏至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我國先民所確定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夏至節氣的天文特徵很明顯,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到最北,位於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白晝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位於北回歸線及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這些都是非常獨特的天文特徵,也方便了人們確定夏至日的時間。
  •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2020-06-20 21:25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代表的寓意是炎熱將至,開始有暴雨、梅雨、高溫桑拿天氣。
  • 農村老人常說:冬至魚生夏至狗!對這天的荔枝狗肉節咋看?
    在農村每當遇到一些節日,總會帶出一些民間的俗語,有些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有些是經過日積月累民眾自發形成的。比如題主這句俗語「冬至魚生夏至狗」,至今仍流傳著三種說法。而且廣西等地還有夏至舉辦荔枝狗肉節的習俗,外人乍看有點難以接受,是否該保留這種習俗也是飽受爭議!
  • 夏至到了,各地都流傳那些諺語啊
    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芒種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時管時;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裡鋤一遍,賽過水澆園;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夏至風從西邊起初頭夏至十頭割,十頭夏至兩頭割,兩頭夏至騎拉著割;夏至狗無處走;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 ;夏至有雷三伏熱 ;
  • 夏至是什麼時候 2018年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是什麼時候?  今天(6月21日)是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  2018年夏至時間:6月21日 18:07:12,農曆2018年五月(小)初八  節氣簡介  《禮記》曰:「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
  • 農村俗語「冬至始打霜,夏至幹長江」,什麼意思,明年莊稼歉收?
    眼下,冬至節氣馬上就到了,冬至在農村有祭祀的習俗,不過在我們這裡冬至這天少不了蘿蔔餡的大餃子,隨著寒潮的結束,這幾日氣溫有了4~5度的升溫,很多村民為了節約,白天也停了火爐子,走到村口和鄰居聊天。在農村冬至即將到來,村裡老人說,冬至這一天能預測來年的收成和天氣的變化,大家看看靠譜嗎?一、冬至月半腰,過年不戴帽村裡老人說,冬至這一天如果在陰曆的月半,那麼今冬不會太冷,將比往年暖和一些,過年出門拜年也不用穿很厚的衣服!
  • 地理老師雷亞鳴眼中的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直射23° 26′N。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夏至是太陽直射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 夏至:在最長的白晝,遇見天長地久
    夏至,北半球有最長的白晝和最短的夜,你希望和誰一起地久天長?夏至,「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你是否也曾有「那年那天」的故事?夏至不過不熱,炎熱夏天真正開始,你又是否感受到了這種「熱情」?——又見下雨天出太陽的古典君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今年的夏至時間是2019年6月21日23:54:09 星期五農曆己亥年 五月十九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恪遵憲度抄本》夏至,如約而至這是北半球
  • 農村俗語「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為啥三九最冷?今年何時三九?
    今天是1月2日,在前幾天強冷空氣的影響下,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出現了強降溫天氣,雖然現在溫度已經降到很低,但是卻還沒有到全年最冷的時候,在農村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意思是全年之中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熱。那麼為啥三九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呢?今年什麼時候是三九呢?
  • 二十四節氣詩書——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  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到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候。  夏至氣候特點: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時有雷陣雨。唐代劉禹錫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名句。物候為: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夏至陽極陰生,一直到「三伏」陽氣盛於外。《黃帝內經》主冬病夏治,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吸收陽光,多食苦菜,治療秋冬疾病。
  • 2020年夏至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夏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2020年已經過去了五個月份,現在迎來了六月份,六月有不少節日和節氣,例如兒童節、芒種、夏至以及端午節等。 那麼2020年夏至日是哪一天?夏至節氣是什麼意思呢?2020年夏至日是哪一天  2020年的夏至在6月21日,今年的夏至剛好與父親節是同一天。
  • 6月21日夏至兼日食,南寧天氣如何?
    南寧會展中心北面全景圖第一注意到雲層較厚,又有烏雲,稍感悶熱,再聯想到最近廣西的「龍舟水」天氣,今天很可能會下雨。那麼夏至日下雨好不好呢?氣象預測先看氣象諺怎麼說:「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雨點值千金」。意思是說如果今天不下雨,那麼接下來的時間會又旱又熱,要注意防旱災;反之如果下雨的話,那接下來雨水會很多,要注意防滂。另外廣西還有一句氣象諺:夏至鳴雷旱三伏。意思就是如果今天打雷的話,可能會有旱災。總之根據以上推斷,如果今天不下雨,那麼很可能會有旱災。如果今天下雨但不打雷,接下來雨水充沛。
  • 22日夏至:年中最熱即將到來
    新華網天津6月20日專電(記者周潤健)6月22日將迎來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有關專家表示,夏至後不久,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將隨即到來,值此時節,公眾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
  • 夏至的詩句有哪些 夏至節氣圖片 描寫夏至夏天的句子
    今日12時24分,迎來夏至節氣。這一天,太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太陽在一年中所能達到北半球最高的緯度,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夏至的到來意味著炎熱天氣的開始。一年最熱的階段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